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41.
竹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竹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色谱方法 分离化学成分,波谱数据及理化常数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木栓酮(I)、正二十四烷酸(Ⅱ)、豆甾醉(Ⅲ)、正十六烷酸(Ⅳ)、胡萝卜苷(Ⅴ)、β-谷甾醇(Ⅵ).结论 化合物Ⅰ、Ⅱ、Ⅲ、Ⅳ为首次从竹亚科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2.
运用推拿手法配合指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7例,经1~5个疗程治疗,治愈41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95%。  相似文献   
43.
我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化县人民医院是一所拥有床位325张,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共有护理人员147人(在岗人数)。为了配合卫生厅搞好此次护士人力资源编制的研究工作,我院遵照卫生厅的精神,由分管护理副院长亲自抓,护理部主任具体落实,抽专人负责,于2003年2月17日开始对全院部分病房护理人员进行工作量测定及相关调查并就护理人员资源相对不足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以便为护理人员合理利用、定员定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目的快速发现冬凌草中抗肿瘤对映贝壳杉烯迈克尔反应受体分子。方法以乙醇钠为催化剂,将冬凌草提取液与紫外分子探针对硝基苯甲酰乙酸乙酯进行柱前衍生迈克尔加成反应。反应完毕后,加入乙酸中和催化剂终止反应得反应液。将反应液与冬凌草原提取液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HPLC对比分析。发生加成反应的对映贝壳杉烯色谱峰面积将相应减小,并产生迈克尔加成产物新色谱峰。综合保留时间、色谱峰形和DAD紫外光谱图确定原提取液和反应液HPLC图谱中的对映贝壳杉烯迈克尔反应受体分子。结果从冬凌草提取液HPLC图谱上鉴定出对映贝壳杉烯迈克尔反应受体分子12个。结论首次采用对硝基苯甲酰乙酸乙酯分子探针HPLC—DAD法快速发现冬凌草中对映贝壳杉烯迈克尔反应受体分子。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阑尾炎患者中的实施效果,为患者选择最佳的医疗、护理模式。方法 将40例实施临床路径后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医疗费用、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由过去的(7.10±1.21)下降至(6.07±0.61)d,p〈O.01(u=5.163),平均医疗费用由(3210.00±F356.00)元下降至(2579.25±151.00)元p〈O.01(u=11.137),患者的满意度由91.7%上升至97.5%,并发症由8.3%下降至2.5%。结论 临床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的医疗护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切实可行,他有效地解决了医疗护理质量的改进和医疗成本节约之间的矛盾,从而将成为医院管理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46.
南天竹种子中酚酸类成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南天竹种子的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正反相硅胶、凝胶、微孔树脂柱色谱,薄层色谱等手段分离,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 结果: 从南天竹种子中分离得到9个酚酸类化合物:丁香酸(1),没食子酸乙酯(2),鞣花酸(3),咖啡酸(4),对羟基苯甲酸(5),没食子酸(6),原儿茶酸(7),3,3'-二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8),岩白菜素(9). 结论: 化合物 1~9 均为在此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研究马鞭草Verbenae Herba的苯乙醇苷类成分。方法 马鞭草8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TLC、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verbofficoside A(1)、肉苁蓉苷D(2)、广防风苷A(3)、毛蕊花糖苷(4)、异毛蕊花糖苷(5)、肉苁蓉苷C(6)、肉苁蓉苷F(7)、去咖啡酰基毛蕊花苷(8)、jionoside C(9)。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6~9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8.
目的建立从甜茶药材中高效制备分离甜茶苷的方法。方法采用高速逆流色谱(HSCCC)分离目标化合物,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数据鉴定结构,HPLC法检测纯度。结果以乙酸乙酯-正丁醇-水(4.75∶0.25∶5)为HSCCC溶剂体系,从10 g甜茶中分离制备甜茶苷(319 mg)。HPLC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得甜茶苷的纯度为97.37%。结论实验方法适于从甜茶药材中大量制备高纯度的甜茶苷。  相似文献   
49.
蒋红霞  伍秋珊  刘莉  刘建群 《中成药》2022,(4):1223-1231
三萜类化合物是雷公藤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等药理活性.最新研究表明,以雷公藤红素为代表的三萜类化合物在治疗肥胖、糖尿病、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综合征等方面展示出很大潜在价值.三萜类成分变化是雷公藤煨制减毒增效的物质基础.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雷公藤三萜类化合物的文献报道进行梳理,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  相似文献   
50.
王加文  李洁  刘建群  彭财英  舒积成 《中草药》2024,55(11):3588-3592
目的 研究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醋酸乙酯抗炎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多种色谱技术和波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化合物,通过抑制一氧化氮(NO)生成实验评价新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 从马鞭草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8个生物碱类成分,分别为马鞭草碱A(verboffidine A,1)、5-羟基-2-吡啶甲酯(2)、6-羟甲基-3-羟基吡啶(3)、烟酸(4)、尿嘧啶苷(5)、腺苷(6)、苯乙胺(7)和吲哚-3-乙醇(8)。体外抗炎实验显示,化合物1具有抑制NO分泌作用,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为38.5 μmol/L。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马鞭草碱A(verboffidine A),并且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化合物2378为首次从马鞭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