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ARF)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水平与病情危重程度相关性。方法方便选取郑州颐和医院该院从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50例ARF患者,30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使用ELISA法检测受试者中血清cystatin C和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浓度;根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Ⅲ(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Ⅲ, APACHE Ⅲ)系统评分将ARF患者分为5组(每组30例)并分析cystatin C水平与5组患者的APACHEⅢ评分的关系。结果 ARF患者血清cystatin 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3.1±0.8) vs (1.1±0.2) mg/L],并与APACHEⅢ评分呈正相关。结论血清cystatin C水平升高可以作为判断ARF病情加重的一项生物指标,可以使用cystatin C对急性肾损伤病情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固本泄浊颗粒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气虚湿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气虚湿阻证患者,采用平行对照研究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及降血压、抗凝血、降血脂等对症治疗,并联合氯沙坦钾片治疗,每天1次,每次5~10 mg,使血压控制在140/90 mm Hg(1 mm Hg=0.133kPa)以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固本泄浊颗粒治疗,方药组成:黄芪15 g,党参10 g,熟地黄10 g,怀山药10 g,茯苓10 g,泽泻10 g,川芎6 g,车前子9 g。偏于气虚者加黄精9 g,白术6 g;偏于阳虚者加肉桂6 g,仙灵脾9 g;偏于阴虚者加沙参6 g,知母5 g;偏于血瘀者加地龙6 g,红花6 g;偏于湿热者加黄连3 g,竹茹5 g;水肿明显者加冬瓜皮10 g,赤小豆9 g。以上药物均选用中药颗粒,加水冲服,每天2次。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和各项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 hour urinary protein,24h UTP)、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与治疗前比较,以及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比较,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 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 transferase,AST)和血钾(K+)指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以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本泄浊颗粒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气虚湿阻证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蛋白尿,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胎孕期岁运与其发病的相关性,以及与糖尿病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共收集436例东直门医院肾内科住院糖尿病患者的出生日期的岁运信息以及合并症情况、一般人口学资料等,分成糖尿病肾病组共277例,非糖尿病肾病组159例,分组进行比较。结果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老年人(年龄≥60岁)是并发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在各个合并症中,他们的构成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可能引起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增加的岁运是土运不足。结论糖尿病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年龄≥60岁,岁运当中的土运不足。糖尿病肾病发病与其胎孕期岁运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及血液透析后实验室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开始进入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84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观察正虚证和标实证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糖肾组)和其他原因导致的肾病患者(非糖肾组)中的分布差异,并观察透析后1周、1个月、2个月时各时点的肌酐、尿素氮、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糖肾组患者正虚证候以气阴两虚证最多,其次为阴阳两虚证,脾肾气虚证最少,邪实以瘀血、水气、湿热多见。透析前,糖肾组患者肌酐、尿素氮均明显低于非糖肾组(P<0.05);血液透析后1周及1个月时,两组患者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较透析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在透析后1周均较透析前有所下降,其中血红蛋白下降明显(P<0.05);透析后1个月与透析后1周相比,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明显升高(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以阴虚证及湿热证较突出,糖尿病肾病较其他肾脏病患者开始血液透析的时机较早,透析2个月时,糖尿病肾病患者相关实验室指标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不同分期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情况,为中医临床辨证提供可能的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初步探讨不同分期中医症状及证候要素的分布情况。结果:慢性肾脏病1、2期患者以脾肾气虚为主,兼有血瘀。3期以肝肾气阴两虚为主,可兼有不同程度的阳虚、血瘀证。4期以肝肾气阴两虚为主,兼脾肾阳虚、血瘀证及湿浊证。5期虚实夹杂,气血阴阳俱虚,阳虚证表现突出,兼挟湿浊、水气、血瘀证。结论: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特点为本虚标实,血瘀证贯穿疾病的始终;本虚证从早期的气阴两虚证,逐渐发展到晚期的阴阳俱虚,标实证以血瘀证、湿浊证为主。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瘀证与尿蛋白的相关性,为中医临床辨证与疗效评价提供可能的依据。方法:依据Mogensen分期方法将糖尿病肾病分为Ⅱ、Ⅲ、Ⅳ期,在此基础上借助于Spearman相关性研究,探讨其血瘀证与尿蛋白的相关性。结果:血瘀证组24 h尿蛋白定量大于非血瘀证组,24 h尿蛋白定量与血瘀证之间有负相关关系。结论:可以认为血瘀证可能是导致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增多的原因。  相似文献   
28.
为更好地评价异基因骨髓移植(alo-BMT)后的嵌合状态,采用可变串联重复区(VNTR)D1S80位点多聚酶链反应(PCR)法对10例白血病患者alo-BMT后的嵌合状态进行检测。结果9例为完全嵌合(CC),1例为混合嵌合(MC),其中2例经核型分析结果证明为CC,6例经小卫星DNA探针Southern杂交分析也证明为CC。说明VNTR位点PCR法检测alo-BMT后的嵌合状态具有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的优点,且不需放射性同位素操作,不受血型、性别、HLA配型及骨髓增生低下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