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8篇
医药卫生   2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该文通过揭示铁皮石斛叶片多糖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为铁皮石斛叶片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苯酚-硫酸法和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测定铁皮石斛3个优良品系不同月份的叶片中多糖和浸出物含量.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叶片多糖质量分数为4.45% ~ 12.17%,约为茎的1/4,醇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为7.45% ~29.34%,约为茎的1.5倍.铁皮石斛叶片多糖含量变化与物候期密切相关,冬季、萌芽初期和落叶期植株代谢水平降低,叶片多糖含量减少;植株生长旺盛期,叶片多糖含量较高.叶片中浸出物含量在萌芽前达到最高值,促进了新芽的萌动.  相似文献   
22.
目的:比较来曲唑(LE)联合尿促性素(HMG)与他莫昔芬(TMX)联合HMG对排卵障碍患者的促排卵效果及其对生殖激素的影响。方法:拟行促排卵治疗的197例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随机分实验LE+HMG组(105例、211周期)和对照TMX+HMG组(92例、201周期),实验组于月经周期第3~7天口服LE 5.0 mg/d共5天,第8天起肌注HMG 75~150U/d至HCG日;对照组于月经周期第5~9天口服TMX 10 mg,2次/d共5天,第10天起肌注HMG 75~150 U/d至HCG日。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并于月经周期第8天和HCG注射日取静脉血测定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观察优势卵泡数、成熟卵泡数、排卵率、妊娠率、子宫内膜厚度、多胎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及生殖激素变化。结果:LE+HMG组的排卵率和周期妊娠率与TMX+HMG组相似(P>0.05),HCG日其优势卵泡数和成熟卵泡数均显著低于TMX+HMG组(P<0.05)。两组在HCG日子宫内膜的厚度无明显差异(P>0.05),其在月经周期第8天和HCG日的血清E2水平均显著低于TMX+HMG组(P<0.05),血清T水平及LH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LE+HMG组未发生1例OHSS及多胎妊娠。结论:LE+HMG用于排卵障碍的不孕症妇女具有良好的排卵率和周期妊娠率,且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初步探讨辛伐他汀对脓毒症大鼠血清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盲肠结扎穿孔术复制脓毒症模型,收集血清备用。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分为三组(对照组、脓毒症组、辛伐他汀干预组),培养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性,AO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细胞Bcl-2 mRNA、Bax mRNA表达。结果 MTT:与脓毒症组相比,辛伐他汀干预组细胞活性明显提高;AO染色:对照组细胞形态基本正常,脓毒症组可见大量凋亡细胞,辛伐他汀干预组可见少量细胞凋亡;RT-PCR: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辛伐他汀干预组,Bcl-2 mRNA、Bax mRNA高表达(P<0.01);与脓毒症组相比,辛伐他汀干预组Bcl-2 mRNA高表达(P<0.05),Bax mRNA低表达(P<0.01)。结论辛伐他汀可抑制脓毒症大鼠血清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上调Bcl-2和下调Bax表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颈椎牵引、手法、中药热敷综合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102例,与针灸50例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优53例,良28例,好转18例,无效3例,有效率97.06%。对照组优20例,良11例,好转7例,无效10例。有效率79.17%。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综合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5.
周师傅因旧城区改造而搬进了新公寓,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搬进新房不久,周师傅便发现自己七十五岁的妈妈神情恍惚,说话颠三倒四,干活丢三落四,孙女走后,她将孙女的照片贴在自己的床头,每天都要看上几遍。现在,周奶奶竞连自己的孙女也认不出来了,她问儿子,这是谁家的姑娘,长得这么秀气,把她的照片贴在咱家干啥?看着老娘的糊涂相,周师傅鼻子一酸,泪水夺眶而出。  相似文献   
26.
测量血压时听诊器胸件与袖带位置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对象和方法随机抽取住院患者 12 0例 ,平均年龄 (4 5 0±6 2 )岁 ,其中高血压患者 6 0例 ,非高血压患者 6 0例。选用常用的台式汞柱血压计 ,测验前血压计先进行校正。按平卧位下将听诊器胸件塞入袖带为临床位 ,不塞入袖带为标准位 ,分别采用两种方式测量血压。测量在病人午休后清醒安静下进行。每组各包括 30例左上肢血压和 30例右上肢血压。2 结果 临床位血压值低于标准位血压值 ,经统计比较有显著差异 (表 1~ 3)。表 1 不同组别的收缩压数值Tab 1 Sytolicpressureofdifferentgroups(n =6 0 , x±s,P/kPa)  Group AverageSt…  相似文献   
27.
电化学刺激兔迷走复合区对胆道运动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兔迷走复合区(DVC)调节胆道运动的作用,用置入兔胆囊内膀胱法测量胆囊内压(GP)及钩式康铜丝双极电极引导奥迪氏括约肌(SO)肌电。实验结果:(1)电刺激迷走神经背核(DMV)引起GP升高,SO锋电位频率(FSPSO)和SO锋电位幅度(ASPSO)增加;(2)电刺激孤束核(NTS)GP改变不明显,但引起胆囊位相性收缩频率(FRCGB)增加,FSPSO和ASPSO增加;(3)DVC(DMV+NTS)内微量注射谷氨酸钠(MSG)后GP升高,FPCGB、FSPSO、ASPSO增高,反应持续10~20min后消失;(4)静脉注射阿托品后10min,电或化学刺激DVC不再引起胆囊与SO活动的改变。实验结果提示,DVC对胆道运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该作用可能通过外周M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28.
冲击波(shockwave,SW)也称"激波",是一种双相高能量声波,频率为16~20 MHz,它区别于普通意义上的声波,是一种不连续峰在介质中的传播,当它在三维空间中迅速传播时,伴随着介质给它的压力突然上升至其最大压力,随后高峰压力在10μs内迅速下降。冲击波发生过程中能引起介质的特性(如压力、温度、速度等)产生一个正的阶梯函数般  相似文献   
29.
N 烷(芳)基苯甲酰胺与氯化亚砜作用后,在三乙胺存在下与芳伯胺或脂肪伯胺反应,方便、高产率地得到了6个N,N′ 烷基或芳基苯甲脒;然后将其作为配体应用于铜催化的碘苯与二苯胺的偶联反应中,该类配体显示出了良好的活性,其中N 苯基 N′ 叔丁基苯甲脒(L6)的活性最高,产率达到96%;不同取代的碘代芳烃和含有吸电子或供电子基团的二苯胺用这一催化体系进行底物扩展,均能以很高的产率得到偶联产物。将这一催化体系应用于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空穴传输材料N,N,N′,N′ 四苯基联苯二胺(TPB)及其溴代的衍生物的合成中,分别以77%和70%的产率得到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30.
目的:以我院骨科双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住院病人为对象进行临床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作用机理。方法:参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西医治疗,采用骨肽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膝关节中药熏蒸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6.67%、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愈率37.78%、总有效率68.89%,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双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得以明显改善,而且在治疗效果上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