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冠心病西医药物治疗虽可控制发作,但有时不能延缓病情发展,非药物治疗过程中围手术期多风险,易病情反复。中医辨证治疗存在证型不统一且证候消失后难根治的问题。倪诚教授秉承王琦国医大师"体病相关""体质可调"理论,认为血瘀体质、痰湿体质、气虚体质是冠心病的发病基础,瘀阻阴维是冠心病的病机要点,祛瘀化痰、补气通维是冠心病的主要治法,临床上自创通维止痛汤,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2.
中医体质学认为,不同的个体体质对某些疾病具有易罹性、倾向性。现代研究表明,血瘀体质的易患疾病涉及冠心病、黄褐斑、子宫肌瘤、肝癌等诸多疾病,改善和调节血瘀体质可起到防治相关疾病的作用。文章提出活血化瘀、调畅血脉为主,益气行血、理气行血、清热凉血、滋阴养血为辅的血瘀体质调体法则,并根据血瘀体质的稳定性和调体的长期性,阐述活血调体主药的适中性与调体辅药的前瞻性筛选原则。进而结合血府逐瘀汤的原方主治,并深入分析其组方结构和加减运用,将血府逐瘀汤移植作为血瘀体质的调理主方,以期对临床血瘀体质的调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3.
依据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按照国医大师王琦教授倡导的"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提出慢性病"3+4+3"防治路向:面向三类人群(一般、高危、患病人群),朝向四种状态(无病、病前、病中、病后状态),指向三辨模式(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进而探讨其应用策略:对于一般人群无病状态——辨体养生,固本防病;对于高危人群病前状态——辨体干预,治本救萌;针对患病人群病中状态——"三辨"施治,标本兼顾;针对患病人群病后状态——辨体调理,固本防复。文中结合案例加以佐证,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估在超声引导下采用平面内方法,经外侧肋间入路行胸椎旁阻滞技术的可行性和成功率。方法: 选取27例择期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于术前进行胸椎旁阻滞。超声探头置于脊柱旁8 cm左右,平行肋骨长轴在第5肋间隙进行扫描,以肋间内肌和肋间最内肌之间的间隙作为穿刺目标进针,穿刺针到达目标区域后,推注0.5%(质量分数)罗哌卡因20 mL后置管,在超声下评估导管头端位置是否良好,记录给药后10、20、30 min冷触觉阻滞平面。术后连接镇痛泵经导管持续泵注0.2%罗哌卡因6 mL/h进行镇痛,记录术后1、6、24、48 h冷触觉阻滞平面及疼痛程度评分。结果: 1次置管成功率81.48%(22/27), 另5例患者分别在第2次置管和第3次置管后成功。给予负荷剂量给药后10、20、30 min冷触觉阻滞平面数中位数分别为2、3、4,术后1、6、24、48 h冷触觉阻滞平面数及疼痛程度评分中位数分别为5、5、5、4以及1、1、2、2,无患者发生双侧阻滞、气胸及误穿血管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上述外侧肋间入路技术进行胸椎旁阻滞具有良好的可行性,阻滞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5.
<正>师承,这一特定的概念,既代表了一种教育和学习方式,也蕴含了深刻的理念和内涵。在中医界,古往今来,它延绵了学术和文化,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学人。当今,师承工作被提到了应有的高度。"薪  相似文献   
26.
皮悦  耿姣  郑宇祥  倪诚 《北京医学》2024,(3):236-239+243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A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如中枢炎性反应、氧化应激等有关。川陈皮素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多甲氧基类黄酮,广泛存在于柑橘类水果,具有抗炎、抗氧化等功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影响MAPKs、PI3K/AKT和NF-κB炎症通路、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而减少促炎介质生成和多种途径协同作用增加ATP产量、降低活性氧水平有关。此外,川陈皮素还以非竞争的方式抑制β蛋白裂解酶的活性,减少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protein-β, Aβ)的水平,影响昼夜节律基因的表达等方式,对昼夜节律稳定起调节作用,并通过调节肠道功能影响肠道菌群活性等缓解AD的临床症状。本文将从AD相关药物的研究现状和川陈皮素在AD防治中的可能机制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7.
中医体质学基础实验方法和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实验研究是中医体质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生物化学、免疫遗传学、生物物理学、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蛋白组学等实验方法被应用于中医体质学研究。但目前体质基础研究仍存在报道数量较少,实验数据缺乏深入分析等不足之处。今后中医体质实验研究在思路上仍然应以整体性和系统性为指导,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方法学上则应当充分借鉴表观遗传学、免疫组库等现代科学新的研究理念和实验技术。并且应加强基础研究的投入,以期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28.
张惠敏  王东坡  靳琦  倪诚 《中医药通报》2012,2(4):14-16, 22
本文主要介绍王琦教授治疗疑难病证的"辨体-辨病-辨证"临证模式和主病主方,深研中医经典、博采众家之长,以及借鉴现代医学,拓展中医诊疗的临证思路,希望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29.
基于王琦教授"体病相关"、"体质可调"理论,总结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湿热体质"发病观和"阳气怫郁"病机观以及"清利透散"制方观,并通过2例典型医案进行临床论证。指出认识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湿热体质高发人群,将有助于理解"阳气怫郁"病机学说的意义;临证运用"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掌握"清利透散"组方法度,将有助于复发性口腔溃疡预测防治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30.
1998年 2月~ 1999年 12月的间 ,全髋置换术 15 3例中术后早期发生关节脱位 5例。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5例发生术后脱位的病人中男 2例 ,女 3例 ,平均 6 2 6岁。术前诊断 :股骨颈骨折 3例 ,股骨头坏死 1例 ,骨性关节炎 1例 ;脱位时间 :术后 4~ 10周 ,平均 7 8周 ,均为后脱位 ;根据Do脱位分类 :体位性 3例 ,肌力失衡 2例 ;保守治疗 3例 ;手术治疗 2例。对脱位病人的X线片进行评估 :①测定假体髋臼的前倾角和倾斜角。倾斜角正常为40°± 10°。前倾角正常为 15°± 10°。②测出两侧小粗隆到坐骨结节连线的距离 ,如术侧较正常侧减少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