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6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医药卫生   193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刘博  任丽萍  张佟  黄姗  范慧红 《中国药学杂志》2021,55(22):1890-1894
目的 为有效控制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的产品质量,标定甘氨酰-L-酪氨酸的首批国家标准物质的含量,同时揭示肽类药品标准物质标定过程中的一些共性特殊问题。方法 采用紫外光谱、高分辨质谱和一维/二维核磁共振谱对其进行结构确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有关物质的测定及稳定性考察,采用质量平衡法进行标准物质含量计算,并通过核磁共振定量法对质量平衡法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 确证了甘氨酰-L-酪氨酸的结构,并测定了首批甘氨酰-L-酪氨酸国家标准物质的含量为88.4%。结论 针对本品的特点,分别采用多种不同方法对本品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确保国家对照品标定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62.
目的分析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3例,治疗组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是一种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高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采用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为手性选择剂,建立测定氧氟沙星中对映体含量的毛细管电泳方法.方法:采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50cm×50 μmn,41 cm),在30 mmol·L-1的NaH2PO4缓冲溶液中加入(CM-β-CD)手性选择剂,调节不同的pH,分离电压为30 kV,得到优化的分离条件,在优化的分离条件下,对氧氟沙星对映体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并采用该方法对3批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在pH 4.0,30 mmol·L-1的NaH2PO4缓冲溶液,1.0% CM-β-CD,分离电压为30 kV条件下,左氧氟沙星和右氧氟沙星线性范围为0.025 ~0.200 mg·ml1(r=0.999 3和0.999 2),左氧氟沙星和右氧氟沙星的回收率分别为97.6%和97.8%,RSD分别为2.0和2.7%(n=9).结论:羧甲基-β-环糊精对氧氟沙星有很高的对映体选择性,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在不需要左、右氧氟沙星单纯对照品情况下,用于左氧氟沙星和右氧氟沙星的鉴别和含量测定.该方法重复性好,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64.
目的:概述分析2013年北京市药品注册形势。方法统计2013年药品注册申请情况、分析2009~2013年药品注册变化趋势及注册单位现状,为《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结果与结论现行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在颁布之初对药品注册工作产生了显著影响,药品注册逐步趋于稳定,但也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因此需要《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也随之变化,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相似文献   
65.
(接6月下) 2.1.3以试验方案代替实验记录试验前将试验方案抄写在记录本上,试验过程中仅将称量、测定数据填写在相应的位置,未及时记录真实的试验过程。这样有可能使试验过程中的一些非预期情况漏记,造成错误,影响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6.
<正> 起搏器囊袋血肿是起搏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本文将凝血酶应用于起搏器植入术中可有效地防止此并发症的发生,经临床观察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文共收集15例安装起搏器的病人,这15例病人均长期服用小计量阿斯匹林及复方丹参等抗凝和血管扩张类药物,因病情需要不易停药或因心率较慢急  相似文献   
67.
佟金学 《健康生活》2014,(10):20-21
康医生:我母亲6月底查出患大肠癌,位置在乙状结肠,医生建议手术。但是我母亲已72岁,而且还有心脏病,我们担心她承受不了手术打击。此外,我们还听说老人的肠癌进展很慢,既然如此,是否保守治疗更合适呢?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大于75岁的高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围导管消融期三种抗凝方案的安全有效性。方法选取2011年7月到2013年12月行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高龄(>75岁)房颤患者85例,术前常规华法林抗凝后经食管超声检查排除左心耳血栓,分为三组:传统抗凝组30例,消融前停用华法林,以低分子肝素桥接,术中用普通肝素抗凝,术后桥接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过渡到单用华法林;华法林持续使用组32例,围消融期正常使用华法林,术中使用普通肝素抗凝;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组23例(达比加群组12例,利伐沙班组11例),术前、术中同传统抗凝组,术后4h开始服用达比加群或利伐沙班抗凝。比较三组抗凝方案围术期到术后3个月的出血和栓塞事件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结果传统抗凝组住院期间新发脑梗死1例,下肢血肿7例,假性动脉瘤1例,出院后3个月内内脏出血1例,小出血事件6例;华法林持续使用组院内下肢血肿4例,出院后3个月内小出血事件4例;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院内下肢血肿2例,出院后无小出血事件。结论高龄房颤患者行导管消融治疗,总体安全有效。与传统抗凝治疗方案对比,持续使用华法林方案或采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能进一步降低出血并发症风险,并未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  相似文献   
69.
70.
石涛  佟媛媛 《吉林中医药》2012,32(10):1070-1070
臂丛神经是由第五颈神经至第八颈神经和第一胸神经前支组成,个别有第二胸神经参与.其终末支主要有腋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等,主要支配上肢的感觉和运动.颈椎病和颈椎间盘突出是臂丛神经痛最常见的原因,其损伤后主要以受压神经根支配区域的剧烈疼痛,感觉障碍及功能活动受限为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