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目的:加味青麟丸用于改善衰老症状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基本健康的老年前期和老年期115例,服用加味青麟丸者85例,设服用维生素E作为对照组30例,并按照衰老积分观察加味青麟丸的临床疗效。结果:加味青麟丸组改善衰老症状总有效率84.7%,治疗前后衰老症状积分值变化明显(P〈0.01),均优于抗衰老药维生素E。两组均有降低TC、TG、LDL的作用,加味青麟丸组降低TC、LDL优于维生素E组。加味青麟丸升高ANAE优于维生素E(P〈0.01)。两组均有降低LPO的作用,与治疗前比(P〈0.05),两组间比(P〉0.05),无明显差异。加味青麟丸组有升高SOD的作用,与用药前比(P〈0.01),维生素E组升高不明显,两组间比(P〈0.05)。结论:加味于麟丸改善衰老优于维生素E。  相似文献   
52.
目的:通过观察与胞宫密切相关经脉的经穴、非相关经穴及非穴体表温度在经期第1d和月经结束后第3d的表现,探寻特异性反应月经来潮的穴位。方法:本研究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进行,招募正常女大学生49人。选取胞宫相关经穴血海、地机、中都、三阴交、太溪、太白、太冲、水泉,非相关经穴悬钟以及悬钟旁非经非穴。于经期第1d和月经结束后第3d的相同时间点连续动态探测经穴及非穴体表温度60min。结果:正常女大学生足少阴肾经原穴-太溪的同名穴位温差值经期第1d显著低于经后第3d(P=0.0075)。其它经穴及非穴2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根据初步研究结果推测:肾经的原穴-太溪在体表温度上具有反应月经来潮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53.
目的通过观察痛经发作时双侧三阴交穴电阻比值变化规律,并与正常女性相对照,进一步了解人体胞宫相关穴位之三阴交穴双侧阻抗比值变化与胞宫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对照及测量、记录、统计人员分离的方法,以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与正常人相对照,以双侧三阴交穴电阻左右比值超过(1.0±0.2)范围定为失衡标准,观察比较痛经组与正常组双侧三阴交穴电阻的失衡比率。结果正常组的失衡率为16.7%,痛经组的失衡率为53.3%,经χ2检验,痛经组的双侧三阴交穴的失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χ2=8.864,P=0.003)。结论原发性痛经患者三阴交穴的电阻值失衡现象较正常人明显。因此推测,三阴交穴是原发性痛经在患者体表的反应点之一,而针灸该穴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具有一定的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54.
目的通过整理和总结国内近年来针灸对体表、脏器微循环及微循环相关生物活性物质影响的相关文献,较为系统了解针灸对微循环的影响。方法以微循环为切入点,对手针、电针、艾灸等对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微循环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结果针灸对微循环影响的研究涉及范围广泛,尤其是对脏器微循环研究明显增多,以胃肠、脑膜微循环为主,生殖系统如子宫等微循环研究相对较少。针灸可明显改善微循环状态,且不同穴位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性。但目前关于针灸改善微循环的机理研究较少,且研究缺乏系统性,多学科交叉合作较少。结论针灸对微循环的影响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今后应将针刺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机理与相应的治疗效应相结合,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研究中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等多学科相结合,共同应用于针灸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55.
加味青麟丸提高老龄大鼠免疫能力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青辟丸(JL)对老龄大鼠免疫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6组,即4月龄空白对照组(4C组)、14月龄空白对照组(14C组)、14月龄加味青麟忙丸组(14JL组 24月龄空白对照组(24C组)、24月龄加味青辟九组(24JL组)和14.24月龄加味青麟丸组(14~24JL组),每组各20只,雌雄各半.空白对照各组:在4月龄时先剖检4C组大鼠,用于对照.其余40只大鼠用普通饲料喂养,每晨灌喂与加味青麟丸等量的生理盐水.当喂至14月龄时剖检14C组大鼠;同法,当喂至24月龄时剖检24C组大鼠.加味青麟丸各组:每晨灌喂加味青辟丸水溶液,其生药量按人与大鼠体表面积换算的等效剂量0.54g/(kg·d),每周称1次体重.14JL组即从4月龄每晨灌喂加味青麟丸至14月龄;24JL组即从4月龄每晨灌胃加味青辟丸至24月龄;14~24JL组即先普食喂养至14月龄.然后开始每晨灌喂加味青辟丸至24月龄.测定血清IL-2水平、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结果:14C组和14JL组大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血清ID2水平均低于4c组(P<0.05),14C组大鼠与14JL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4C组、24JL组和14~24JL组大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血清ID2水平均明显低于4c组(P<0.01).24JL组明显高于24C组(P<0.01),14~24JL组亦明显高于24C组(P<0.01),24JL组与14~24JL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味青麟丸具有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抗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
乳腺增生好发于中年妇女 ,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首位[1 ] 。目前国外多用激素制剂、维生素类药物或手术治疗 ,而国内大多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由于乳腺增生病以局部症状为主 ,中医辨证往往有一些困难。笔者就近年来以冲任失调、肾气不足为主辨证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乳腺增生的病因病机乳腺增生属中医学“乳癖”、“乳中结核”等范畴。《圣济总录》最早论述了冲任失调而致乳病的病机 ,认为“盖妇人以冲任为本 ,若失于将理 ,冲任不和 ,阳明经热 ,或为风邪所客 ,则气壅不散 ,结聚乳间 ,或硬或肿 ,疼痛有核”。《冯氏锦囊》有“妇人…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隔物灸治疗前后神阙、关元穴穴位电阻值变化,以探讨胞宫相关经穴电阻值变化与原发性痛经的相关性,以及隔物灸对原发性痛经相关经穴电阻的影响,为临床应用隔物灸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以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治疗组,采用神阙隔盐灸、关元隔姜灸的治疗方法;以30例正常女性为正常组。观察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前后神阙、关元穴位电阻值变化,并与正常组电阻值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与正常组神阙穴、关元穴位电阻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阙穴、关元穴位电阻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发性痛经患者神阙、关元穴位电阻明显增高,隔物灸法可明显降低痛经患者神阙、关元穴位电阻。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经穴反应特异性是否与证型相关。方法:对5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辨证后分别探测三阴交穴、悬钟穴和非穴的皮肤温度和电阻并比较。结果:寒湿凝滞证患者各点温差无显著差异;三阴交穴电阻失衡度显著高于悬钟穴。气滞血瘀证患者各点温差和电阻失衡度无显著差异。结论:提示经穴电阻反应特异性可能与证型相关。  相似文献   
59.
乳增康对大鼠乳腺增生病理组织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乳增康对乳腺增生大鼠模型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影响,以此做为该复方防治乳腺增生病的病理学基础.方法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造模,同时各组均以灌胃方法给药,每日1次,30 d后对乳腺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取血分离血清,行放射免疫法(RIA)测量性激素水平.结果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腺泡数量、导管分支以及腔内分泌物明显减少,腺泡、导管管腔变小,其中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变化更为明显.结论中药复方乳增康能抑制乳腺增生,明显改善乳腺增生大鼠模型乳腺组织的增生状态.  相似文献   
60.
近10年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评价指标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0—2011年间国内外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国内文献中评价指标侧重于症状、体征的改善,缺少客观的评价方法;国外文献则普遍采用各种量表作为评价指标,同时注重对患者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建议国内研究者应根据研究目的,将普适性指标与疾病特异性指标相结合,从而更全面地评价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