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10年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针灸疗法、机理研究、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介绍目前研究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围刺配合电针对乳腺增生大鼠乳头高度、直径及血清雌二醇(E2)、孕酮(P)、雌孕激素比值(E2/P)的影响.方法:采用己烯雌酚联合黄体酮肌注的方法进行造模.针刺组对大鼠第2对乳房围刺,针刺膻中穴后,电针刺激30 min,1次/d,共30 d.于治疗前、治疗10、20、30 d测量各组大鼠第2对乳头高度、直径、末次治疗后测定血清E2、P水平.结果:乳头高度、直径、E2、E2/P:针刺组和三苯氧胺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P:针刺组和三苯氧胺组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围刺配合电针具有降低模型大鼠乳头高度、缩小乳头直径,改善血清E2、P紊乱状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虽然火针可以治疗皮肤病,但《针灸聚英》提出火针"面上忌之",所以至今采用火针治疗面部疾患的报道较少,笔者在临床运用火针治疗面部痤疮起到了较好的效果,追溯火针的文献及分析面部的组织结构,笔者认为面部痤疮可火针治疗,现就相关问题分析如下。1火针治疗病症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4.
随机、对照、盲法设计在耳穴疗法临床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笔者通过对2000年~ 2011年国内外发表的耳穴疗法临床研究中随机、对照、盲法的设置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国内外文献在总体上设计的情况国外优于国内,但均有待提高.笔者认为耳穴临床研究应严格随机、对照、盲法的设置,从整体上进一步提高临床研究水平,增强临床研究证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围刺配合电针对乳腺增生大鼠血清性激素含量及雌孕激素比值(E2/P)、乳腺组织形态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和三苯氧胺组4组。采用己烯雌酚联合黄体酮肌注的方法进行造模,于末次治疗后测定血清E2、P、PRL、T含量,计算E2/P比值;取大鼠第2对乳房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表现。结果 E2:针刺组和三苯氧胺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针刺组和三苯氧胺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P:针刺组和三苯氧胺组均高于模型组(P<0.05);针刺组和三苯氧胺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PRL:针刺组和三苯氧胺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针刺组与三苯氧胺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针刺组和三苯氧胺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针刺组与三苯氧胺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E2/P:针刺组和三苯氧胺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针刺组与三苯氧胺组比较有下降趋势,更接近正常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乳腺组织形态:针刺组和三苯氧胺组大鼠乳腺组织的病理表现相似,与模型组比较改善明显。结论围刺配合电针具有降低模型大鼠血清E2、PRL、T,升高P,调节E2/P紊乱,改善乳腺组织病理形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中医药健康旅游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的研究思路,该标准将中医药健康旅游划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中医健康旅游示范区、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的评定从基础条件、资源与环境、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安全与保障措施等5个方面展开;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的评定从基础条件、资源与环境、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体系安全与保障措施等五个方面展开;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的评定从基础条件、自然与环境、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中医药健康旅游特色项目分类、实施方案、安全保障、预期成果等7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近30年针灸治疗感冒后咳嗽临床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从临床研究方法、治疗方法选择、穴位选择等方面为针灸治疗感冒后咳嗽临床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相关主题词,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检索1987年至2016年针灸治疗感冒后咳嗽相关文献,并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57篇,从研究方法看,23篇运用对照研究,其中18篇为随机对照研究,5篇描述了随机方法,未见运用盲法的文献;从疗效来看,57篇文献报道的平均有效率为94.5%;从刺灸方法来看,使用频次最高的为针刺、拔罐;从腧穴选用来看,使用频次较高的为背部膀胱经腧穴,其中肺俞穴使用最多。结论:针灸治疗感冒后咳嗽多采用膀胱经腧穴,主要方法为针刺和拔罐,有效率较高,但临床研究设计不够规范,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规范设计,提高临床研究水平,为针灸治疗感冒后咳嗽提供确凿证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香柴舒郁汤联合益生菌治疗肝郁气滞证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onstipation-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为肝郁气滞证IBS-C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香柴舒郁汤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评估患者精神心理状况;检测肠道菌群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均改善,且治疗组腹痛腹胀、排便频率、大便性状、嗳气频作、胸闷不舒、两胁胀痛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排便状况方面两组改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治疗组评分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肠道双歧杆菌、...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达到出院标准的患者逐渐增多,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治疗应受到重视。通过查阅古今中外文献发现,刮痧疗法治疗瘟疫历史悠久,疗效确切。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也表明刮痧治疗感染后咳嗽、失眠、乏力等疾病疗效显著。现代研究表明,刮痧能通过调节肌体免疫及抗氧化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笔者对刮痧干预新冠肺炎恢复期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并对下一时期的工作提出了建议,以期能进一步推广刮痧疗法,作为中医抗疫的有效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方法:120例婴幼儿腹泻随机分为中医四联法治疗组(n=60),思密达对照组(n=60)。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1.7%总有效率98.4%;对照组治愈率51.7%总有效率7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四联法对婴幼儿腹泻有显著疗效,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