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95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目的通过在《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中开展复合式教学法教学改革,为我国当前医学教育资源状况的新型教学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以期对我国中医内科学教学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方法本研究应用复合式教学法(微课辅助PBL联合TBL教学模式)教学组与LBL教学组进行比较,评估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复合式教学法教学组的教学效果优于LBL教学组,其中实验组考试成绩为(79.41±9.95)分,对照组考试成绩为(68.83±11.93)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合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并培养和锻炼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提高了实习生参与实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新世纪合格的中医内科学临床人才。  相似文献   
22.
检索近10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医外治法临床研究文献,对中医外治法进行系统地研究与总结,从而明确中医药外治法的疗效及应用地位,并进一步明确消瘿中药塌渍疗法在中医外治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
24.
糖尿病腹泻是由于内脏植物神经损伤所致,是糖尿病晚期并发症之一。对于本病,目前西医主要采取营养神经、应用止泻药等对症进行治疗,虽然大部分患者病情可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停药后病情易反复、相关药物的不良作用等常使糖尿病腹泻的治疗较为棘手。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腹泻中医病机特点呈现为脾肾阳虚及阴证,故温肾暖脾、育阴止泻通络法的选择可有效治疗本病,而临床实践也印证了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5.
目的:系统评价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口臭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美国图书馆PubMed/MEDLINE、CNKI中国知网(总库)、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相关文献.根据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分析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608例有口臭症状患者.依据Meta分析结果,西帕依固龈液与安慰剂比较治疗口臭的评分(organoleptic score,OS)[WMD=-0.43,95% CI(-0.57,-0.29)]、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 [WMD=-1.59,95% CI(-1.67,-1.51)]均显示有显著差异;西帕依固龈液与西药比较治疗口臭OS[WMD =0.16,95% CI(0.05,0.28)]效果略差且降低PLI[WMD=0.10,95% CI(0.03,0.18)]的抑菌效果也略差.西帕依固龈液与生理盐水治疗口臭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64,95%CI(1.11,2.42)].结论: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口臭疗效优于安慰剂,可有效降低口臭值和菌斑指数,与西药相比降低口臭值、抑菌方面稍显欠缺.  相似文献   
26.
本文初步探讨了《伤寒论》中病势的思想。认为三阴三阳初步表明疾病的轻重及发展演化;传经是病势演化的体现;仲景善于因势立法;因势为治在处方用药中处处体现;预后中贯穿着病势思想。并指出《伤寒论》是一部有重要价值的病势理论专著  相似文献   
27.
髁突吸收是下颌骨髁突体积不可逆性缩小的一种临床现象,常继发牙颌面畸形。目前,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案;同时,根据髁突吸收的严重程度,常结合关节手术或以药物、颌板为主的保守治疗。本文从髁突吸收继发牙颌面畸形的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治疗选择及其预防作一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28.
中医药治疗实验性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糖尿病 (DM )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 ,其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胰岛素 (Ins)分泌不足和胰升糖素 (IRG)活性增高所引起的代谢紊乱。它是以高血糖、糖尿、葡萄糖耐量减低及Ins释放试验异常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属中医学“消渴病”范畴。随着对其病机认识的不断深入及现代实验动物科学的引入和发展 ,通过动物实验 ,探讨中医药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已成为中医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就近几年有关中医药治疗实验性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文献 ,综述如下。1 降糖机理的研究1 1 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Ins及促使损伤的…  相似文献   
29.
在医学科技发展迅猛,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背景下,进修学习已成为基层医院医师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总结近10年内分泌科进修医师教学经验,结合个人体会,强调因材施教,注重中医思维能力、中西医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切实提高临床能力,为基层医院培养高素质中医内分泌专科人才。  相似文献   
30.
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疾病的发生率已经呈现出越来越少的发展趋势,但是糖尿病的多种慢性并发症却慢慢凸显出来了。糖尿病腹泻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胃肠功能发生严重紊乱,其发病率较低,但这类患者一般起病相对较缓慢,病程长,且其病因相对复杂,治疗存在一定困难。通过对现代医家辨证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经验的总结,综述各医家对该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其治疗方法的不同。以期寻求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