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7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随着当今世界回归自然潮流的兴起,中药因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在市场经济下,某些医药商受利益的驱动,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屡有发生。为了保证患者的用药疗效,我院尝试建立中药质检室,严把质量关,让广大患者吃放心中药。  相似文献   
22.
载体的组成对地西泮微球释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然细菌合成的可降解生物材料聚 3 羟基丁酸酯 (poly 3 hydroxybutyrate ,PHB) ,羟基丁酸酯 羟基戊酸酯共聚物 (polyhydroxybutyrate hydroxyvalerate ,PHBV) ,以及PHBV与D ,L PLA共混物 ,PHBV与明胶 (gel)双层结构材料作为药物载体 ,以抗焦虑药物地西泮 (diazepam ,DZP)为模药 ,用O/W单乳化与O/W /O双乳化溶剂蒸发法 ,制备了地西泮缓释微球 (DZP MS)。微球平均粒径约 30~ 40 μm,平均载药量 15 %~ 2 0 % ,包封率 5 9%~ 81%。用扫描电镜观察与比较了 4种微球结构形态 ,阐述了载体材料机构对释药性能影响 ,初步研究了PHBV/PLA微球动物体内药代动力学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比较丝裂霉素C磁性纳米球胶体溶液与丝裂霉素C在小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及相关药动学参数。方法 采用HPLC法 ,测定小鼠经尾静脉注射丝裂霉素C或丝裂霉素C磁性纳米球胶体溶液 (1mg·kg-1·d-1)后 ,在小鼠体内的血药浓度 ,从而得出药—时曲线及相关药动学参数。将血药浓度经SPSS10 .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在小鼠体内 ,丝裂霉素C磁性纳米球胶体溶液的血药浓度明显高于丝裂霉素C ;胶体溶液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较丝裂霉素C大 ,表观分布容积Vc较丝裂霉素C小 ,清除率Cl较丝裂霉素C慢 ;胶体溶液和丝裂霉素C在小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丝裂霉素C制成磁性纳米球胶体溶液 ,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可延长在血浆中的停留时间 ,降低血管外分布量 ,减慢清除。可望提高药效 ,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4.
介绍了日本学者应用汉方药治疗痛经、经前期紧张征的临床经验和理论。  相似文献   
25.
任非  徐淑魁 《临床荟萃》1996,11(18):823-824
云南白药是一种活血、消肿、止血、定痛之药。对于各种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妇科一切血症、慢性胃痛、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等症均有确切疗效。现将近几年来临床应用的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1 治疗伤寒并发肠出血 刘必敦等报告将伤寒并发肠出血的66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用止血敏3.0g/d静脉滴注,安络血20mg/d肌肉注射。另治疗组给云南白药成人剂量2.0~3.0g/d,小儿剂量每日0.05g/kg,冲服。结果:①治疗组36例中痊愈35例,对照组30例中痊愈28例。②因多种并发症死亡数:治疗组1例,对照组2例。③平均止血时间:治疗组4.92天,对照组6.27天。④平均出血量:治疗组716ml,对照组1078ml。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痊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平均止血时间及出血量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  相似文献   
26.
任非  陈建海  陈志良  许军 《医学争鸣》2005,26(16):1510-1512
目的:研究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MMC-PBCA-MNPS)胶体溶液对裸鼠人肝癌模型的靶向治疗效果.方法:建立了30只裸鼠人肝癌模型的裸鼠,以给药不同被随机分为6组(n=5),各组分别在尾iv生理盐水(对照组),MMC生理盐水和MMC-PBCA-MNPS胶体溶液,给予MMC-PBCA-MNPS胶体溶液又被分为施加磁场组和不施加磁场组.治疗结束后摘取肿瘤分别称质量,计算抑瘤率.结果:在肿瘤部位施加4950Gs的外磁场,iv给药5次即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作用,其瘤质量抑制率为73.9%(低剂量)、84.2%(中剂量)、88.6%(高剂量),在肿瘤部位不施加磁场的瘤重抑制率为54.0%(中剂量),高于MMC生理盐水组(27.6%,P<0.05).病理结果也证明了上述结果.结论:MMC-PBCA-MNPS)胶体溶液结合体外磁场可显著提高MMC的抗瘤效果,且毒副作用明显减低.  相似文献   
27.
紫杉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紫杉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PTX-PBCA-NPs)的不同制备工艺对紫杉醇的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优选PTX-PBCA-NPs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主要评价指标,分别采用界面缩聚法和乳化聚合法制备PTX-PBCA-NPs,进行对比研究.用正交设计优选处方.结果 界面缩聚法、乳化聚合法制备的PTX-PBCA-NPs的包封率范围均在94.39%~9.23%(n=3)之间,界面缩聚法制备的PIX-PBCA-NP的载药量可达(1.07±0.03)%(n=3),而乳化聚合法制备的PTX-PBCA-NP的载药量可达(0.86:±0.01)%(n=3).用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工艺条件,PTX-PBCA-NPs载药量为0.80%,包封率为95.71%,粒径为235.6nm.结论 两种制备方法制备出来的PTX-PBCA-NPs的包封率符合药典要求.经比较研究,界面缩聚法可能是提高PTX-PBCA-NPs载药量较好的一种制备方法(P<0.05).  相似文献   
28.
29.
30.
任非  吴宗耀  段坤峰  杨静  陈学军 《中国药房》2012,(35):3271-3274
目的:建立测定戟叶马鞭草苷在大鼠血浆、人血浆和牛血清白蛋白(BSA)中蛋白结合率的方法,并计算不同介质中的相关参数。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介质中戟叶马鞭草苷的浓度,并结合平衡透析法测定其蛋白结合率。结果:低、中、高浓度下,戟叶马鞭草苷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大鼠血浆:(19.52±4.7)%、(25.60±5.4)%、(20.91±3.9)%;人血浆:(23.12±5.7)%、(21.76±6.5)%、(24.30±7.6)%;牛血清白蛋白:(25.83±7.0)%、(27.70±9.1)%、(26.19±5.6)%。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可靠,戟叶马鞭草苷与大鼠血浆、人血浆和牛血清白蛋白的蛋白结合率低,且与血药浓度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