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0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虫类妊娠禁忌药的部分药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介绍9味虫类中药对妊娠影响的研究。方法:药理实验(对生殖、血液、免疫等系统的影响),结果:支持9味虫类中药属于妊娠禁忌药的范畴。结论:对研究和临床应用妊娠禁忌中药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民族药小红参滴丸的部分药效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红参滴丸进行了镇痛、抗炎和抑制血小板聚集试验。结果表明 :小红参滴丸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对ADP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药物毒性在镇痛实验热板法中出现假阳性反应剂量与半数致死量(lethal dose 50,LD50)之间的关系,为镇痛药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敌敌畏、四氯化碳及硫酸阿托品3种具有毒性但无中枢镇痛作用的受试物,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其半数致死量(lethal dose 50,LD50),同时用热板法检测3个受试物的痛阈值,分析其LD50与"镇痛"剂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当3个受试物的"镇痛"剂量为其LD50的15-1~10-1时,能显著提高热板致小鼠痛觉反应的痛阈值(P<0.05,P<0.01),从而出现镇痛作用假阳性结果。结论:药物的毒性与镇痛假阳性反应有一定的相关性,用热板法筛选镇痛药物时,若药物剂量在其LD50的15-1~10-1区间时所出现的镇痛作用有可能是因为药物的毒性反应造成的镇痛实验假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发声训练的声带息肉手术患者嗓音康复效果的影响,对患者的自我管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109例声带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4例与发声训练组(训练组)65例,常规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并给予音声卫生指导(音声教育);训练组除按常规组完成护理及指导外还进行了发声训练,在训练指导期间加强了对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后10,20,30 d进行嗓音声学参数的测试,同时调查发声训练患者的有利于嗓音康复的嗓音保健行为。结果:训练组患者术后10,20 d嗓音声学测试结果在振幅微扰、声门噪声能量低于常规组(P0.05);训练组术后20 d内在克服不良生活习惯行为、避免用声不当行为方面管理良好(P〉0.05),术后30 d在避免过度用声行为及主动参与发声训练行为方面其自我管理有下降趋势(P〈0.05);自我管理良好的患者术后20 d的嗓音声学测试结果在振幅微扰方面优于中差患者(P〈0.05),术后30 d声门噪声能量优于中差者(P〈0.05)。结论:发声管理教育能提高声带息肉手术患者术后嗓音康复的质量;可帮助患者建立一套正确的嗓音保健方法并做到良好的自我管理;嗓音疾病患者自我管理可作为患者进行嗓音康复的一种较理想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重症医学科急危重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治疗组,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治疗,康复治疗组在ICU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接受由专业康复团队(由ICU医生、护士、康复科医师、康复治疗师组成)进行的早期康复治疗(入住ICU48 h内),比较两组呼吸循环情况(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不良事件(坠床、管路脱出、压疮、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发生情况,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谵妄发生率、肌力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循环功能(血压、心率)及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坠床、管路脱出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氧饱和度、压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康复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肌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谵妄发生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CU危重症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治疗能显著缩短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增加肌力恢复、降低谵妄发生率、死亡率,提高危重症患者... 更多  相似文献   
16.
类器官(Organoid)是应用体外三维(3-Dimensional,3D)培养技术建立的结构和功能上类似于器官的小型组织,具有组织自我更新及可长期培养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体内器官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可成为精准医疗、器官移植、药物筛选、药物作用机制研究的理想体外载体。就类器官的生物学特点、分类、应用前景及研究发展现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解表方对寒冷刺激致大鼠鼻黏膜免疫屏障功能低下模型的作用.方法 采用冷热循环刺激复制大鼠鼻黏膜免疫屏障低下模型,分别给予含生药量33.48 g/kg的银翘散和含生药量2.43 g/kg的麻黄汤进行干预.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鼻腔灌洗液中sIg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鼻黏膜中IgA、BAFF、AP...  相似文献   
18.
滇黄芩总黄酮急性毒性及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观察滇总黄芩黄酮提取物的小鼠急性毒性及对乌头碱诱发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方法 :①以Bliss法测定滇黄芩总黄酮提取物的急性毒性;②通过测定大鼠心电图研究滇黄芩总黄酮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结果 :①滇黄芩总黄酮提取物对小鼠有一定急性毒性,但半数致死量(LD50,4.438 8 g ·kg-1体重)与抗心律失常实验所采用的中剂量(20 mg ·kg-1体重)的剂量距离较远;②滇黄芩总黄酮提取物能明显增加乌头碱诱发大鼠室早(VP)、室颤(VF)和室性停搏(CA)所需的阈剂量;可剂量依赖性地缩短肾上腺素致麻醉豚鼠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 结论 :滇黄芩总黄酮提取物对小鼠毒性小,但有明显的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9.
芪花降糖方对四氧嘧啶致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民族药芪花降糖方对四氧嘧啶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影响.方法:小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复制糖尿病小鼠模型,:以-甲双胍为阳性对照,研究芪花降糖方灌胃给药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结果:芪花降糖方对糖尿病小鼠有明显降血糖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芪花降糖方能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段小花  李秀芳  周宁娜  代蓉  吴盛友  林青 《中成药》2011,33(7):1138-1141
目的 观察天麻提取物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造成慢性脑灌注不足所致SD大鼠VD模型.术后分别灌胃给予天麻提取物高剂量7.29g/(kg·d)、低剂量0.81g/(kg·d)、尼莫地平30 mg/(kg·d),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3周后,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和搜索距离;同时检测海马组织内丙二醛(MDA)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天麻提取物高剂量能明显缩短逃避潜伏期和搜索距离(P<0.05),使大鼠海马组织内MDA量降低、SOD和GSH-PX活性及SOD/MDA比值升高(P<0.05).结论 天麻提取物具有改善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减轻海马区的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