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6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药治疗化疗后认知功能下降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收治的化疗后不同程度认知障碍的乳腺癌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对应的安慰剂,观察组给予补肾活血为主的方药,均为2次/d,共治疗6周。分别在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蒙特利尔量表、FACT量表)、生命质量、中医症候评分等。结果:在认知功能评价中,药物观察组患者蒙特利尔量表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明显提高(P<0.05)。中药观察组患者的FACT-cog量表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生命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中药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导致的认知功能下降,但对生命质量的改善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表达均为阴性的一类乳腺癌[1]。TNBC约占整个乳腺癌患者的10%~20%[2],与其他类型乳腺癌相比,其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预后最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是一种建立、估计和检验因果关系的潜变量建模方法,目前在心理、教育和社会科学等学科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中医临床数据中蕴含着许多重要但无法直接测量的潜变量(如证候),传统的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仅能够分析单层次潜变量与症状指标间的相关性。本文提出基于中医临床数据的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潜变量建模方法,对两个层次的证候及其症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为医生进一步定量理解疾病进展规律提供一定帮助。方法针对非小细胞肺癌中医临床数据特点,将中医证候和虚实辨证证候作为两阶因子,对其与症状指标进行潜变量建模分析。结果实验结果验证了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数据中的中医证候与虚实辨证证候及其与不同症状指标的相关关系。结论中医证候与虚实辨证证候以及症状指标间存在一定的内在相关规律,本研究对中医证候的规范化影响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在威胁女性健康中居首位,现代乳腺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配合放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方法,但其带来的不良反应以及产生的耐药性在逐年增长,降低了乳腺癌的治疗效果。中医药治疗肿瘤表现为毒副作用低,不易产生耐药性,经济适用等优点而备受患者青睐。化痰散结法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全文就化痰散结治疗乳腺癌的理论认识、实验研究以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以阐述化痰散结治法在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郁仁存教授认为老年前列腺癌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肝脾肾亏虚,并且按照痰、瘀、毒偏甚将前列腺癌大致分为脾肾亏虚、痰湿蕴结型,脾肾亏虚、气滞血瘀型,肝肾亏虚、癌毒内蕴三大基本类型,治疗上在健脾补肝肾的基础上,根据痰、瘀、毒的属性随证加减加用化痰、消瘀和解毒类药,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16.
126例原发性肝癌生存及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6例原发性肝癌死亡病人,8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44例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生存及死因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平均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半年生存率、1年生存率分别为8.8个月、7.1个月、52.4%、19.5%,均高于单纯西药组(分别为7.1个月、5个月、45.4%、15.9%),显效率比较P=0.045(<0.05).结论: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优势,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李琦玮  于明薇  王笑民 《中医杂志》2015,(4):347-350,354
从癌毒的概念、形成、阴阳属性、特性、治疗等诸多角度阐释"癌毒"理论的内容。癌毒是独立于痰、瘀、热毒之外的一种毒邪,具有致癌的特异性,在各种外源性及内源性致癌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特异性致病因子,具有潜伏性、隐匿性、顽固性、猛烈性、易伤正气、易流注等特性。治疗方面,应在分期论治的基础上,重视配伍适当药物打击癌毒,以期邪去正安。癌毒理论尚有存在争议的地方,如其阴阳属性、物质属性等,以及如何评估癌毒的毒量及毒力,如何利用癌毒理论更好指导临床治疗,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荷瘤小鼠骨髓巾细胞角蛋白CK18、CK19的mRNA表达,研究苏水对肿瘤转移的影响。方法建立Lewis肺癌C57BL/6小鼠肿瘤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苏木低剂量组(SML组)、苏术高剂量组(SMH组)、化疗组(CTX组)、化疗+苏木低剂量组(CTX+SML组)、化疗+苏木高剂量组(CTX+SMH组)、荷瘤对照组(NS组)6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苏木煎剂灌胃(每日1次)、环磷酰胺(接种后24h腹腔内注射1次)。在实验的第7、14、21天分批处死小鼠,摘取肺脏,观察肺转移灶;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小鼠骨髓CK18、CK19的mRNA表达。结果CK18 mRNA表达,第7天CTX组和CTX+SMH组、第14天SMH组和CTX+SMH组、第21天CTX+SMH组与同时点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CK19 mRNA表达,第7天SMH组、CTX+SML组、CTX+SMH组与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TX+SMH组与CTX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第21天各用药组均较NS组表达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小鼠第7、14天均未见肺转移灶,第21天各组均可见肺转移灶;用药各组肺转移灶数目均少于NS组,与N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ML组(P=0.0117)、SMH组(P=0.0042)、CTX组(P=0.0001)、CTX+SML组(P=0.0001),CTX+SMH组(P=0.0001);CTX+SML组的肺转移灶少于CTX组(P=0.0237)。各组肺转移灶的形态也存在较大差异。结论苏木具有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苏木加化疗的抑制作用优于单纯化疗或者单纯苏木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西医疗效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中医及西医两种疗效评价方法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中的差异和特点。方法3个分中心共纳入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0例,分为2组:中药组104例采用中药注射剂联合辨证论治汤剂治疗,化疗组96例采用国际通用的化疗方案治疗,疗程均为6周。以包含临床症状、瘤体、卡式评分、体重、免疫功能评价的"中医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临床受益(疗效)评定标准"和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同步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按照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化疗组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P0.01);按照"中医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临床受益(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中药组优于化疗组,二组比较显示出有出现统计学意义的趋势(P=0.05);上述两种评价方法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结论"中医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临床受益(疗效)评定标准"与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相比更能反映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特色与优势,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类更年期综合征包括烦躁易怒、潮热汗出、乏力、失眠多梦、心悸、骨关节异常等症状,在乳腺癌患者中高发,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王笑民教授基于“火水未济”理论,提出相火肾水未济、君火肾水未济等是乳腺癌类更年期综合征的重要病因病机,同时伴有脾、胃、肝、肺等脏腑功能失调,人体阴阳失衡,辨证施以滋补肾水、引火归元、交通心神、补益脾胃、疏肝宣肺等法,在乳腺癌类更年期综合征治疗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