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15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雷公藤叶中二萜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叶中分离出九个二萜化合物,经物理常数测定、化学反应、以及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雷公藤内酯酮(triptonide,1)、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2)、雷公藤内酯二醇(tripdiolide,3);雷醇内酯(triptolidenol,4)、16-羟基雷公藤内酯醇(16-hydroxytriptolide,5)、雷公藤氯内酯醇(tripehlorolide,6)、雷藤内酯三醇(triptriolide,7),以及新化合物雷公藤内酯二醇酮(tripdiotolnide,8)和13,14-环氧9,11,12-三羟雷公藤内酯(13,14-epoxide 9,11,12-trihydroxytriptolide,9)。新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正在研究。  相似文献   
102.
自苦木科(Simaroubaceae)植物苦木(Picrasma quassioides(D.Don.)Benn.)的木质部的乙醇提取物中经硅胶和氧化铝柱层析分离得到两个新β-咔巴啉二聚体生物碱,分别命名为苦木双碱甲(kumujansine)和苦木双碱乙(kumujantine),经光谱(UV,IR,1H-NMR,13C-NMR,2D-NMR和MS)分析确定结构分别为式Ⅰ和Ⅱ。  相似文献   
103.
从地衣 Aspicilin calcarea Muld.中分出一大环内酯,并证明其结构为(Ⅰ)式。取空气干燥地衣粉末184克,以200毫升乙醚提取12小时,乙醚液用10毫升1%NaOH 振摇后,干燥,除去乙醚,提取物溶于200毫升苯,以50克硅胶层析。先以500毫升苯及500毫升苯-乙醚(8:2)洗脱,以除去腊质及油状物。再以1升乙醚洗脱,得350毫克 aspicilin 粗制品,经甲醇及乙醚-已烷重  相似文献   
104.
105.
雷公藤酮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根心中分到三个三萜化合物(Ⅰ,Ⅱ,Ⅲ),经光谱数据分析,确定Ⅲ为一个新的木栓烷类衍生物,命名为雷公藤酮,化学名为3-hydroxy-25-norfriedel-3,1(10)-dien-2-one-30-oic acid.Ⅰ为3β,22β-dihydroxy-△12-oleanen-29-oic acid,Ⅱ为2a,3a,24-trihydroxy-△12-ursene-28-oic acid,系首次从雷公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6.
陵水暗罗枝、叶中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陵水暗罗Polyalthia nemoralis 枝、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并筛选细胞毒活性.方法:以硅胶、大孔吸附树脂和sephadex LH-20 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MT法筛选细胞毒活性.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4个化合物,即丁香酸(1),3-甲氧基-4-羟基肉桂酸(2),香草酸(3),4-羟基苯甲酸(4),毛里求斯排草素(5),番荔枝宁(6),(+)-oblongine(7),(+)-N-甲基网叶番荔枝碱(8),赤藓醇(9),D-甘露醇(10),乙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1),(+)木兰花碱(12),千金藤宁碱(13),(2S,4R)-4-羟基-2-哌啶羧酸(14).结论:1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MTT法测得化合物6和13对多种肿瘤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蒙桑M orusm ong olica茎皮中的D ie ls-A lder型加合物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RP-18及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各种光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6个D ie ls-A lder型加合物,分别为阿尔本F(a lban in F,Ⅰ)、桑酮L(kuw anon L,Ⅱ)、双桑辛素(d im orac in,Ⅲ)、桑酮J(kuw anon J,Ⅳ)、桑呋喃J(m u lberrofuran J,Ⅴ)、桑呋喃Q(m u lberrofuran Q,Ⅵ)。结论化合物Ⅱ、Ⅲ、Ⅴ为首次从该种植物分得。抗氧化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Ⅳ~Ⅵ具有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8.
109.
麦胚提取物对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面粉加工副产品麦胚的脂溶性提取物对机体免疫和抗氧化等多种功能的影响。方法 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环磷酰胺组、麦胚提取物组、麦胚提取物+环磷酰胺组。15天后观察各组腹泻巨噬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消化程度、血清半数溶血值、肝脏SOD的变化。另设对照组、实验1组,每日1次给予麦胚提取物0.025ml,实验2组隔日1次给予麦胚提取物0.25ml,观察受试动物游泳开始至死亡的时间。结果 小鼠腹泻巨噬细胞吞噬率、血清半数溶血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游泳时间4项指标,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性差异(P<0.01、P<0.05、P<0.05、P<0.05)。结论 麦胚提取物在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疲劳等方面均有较强的生理活性,可能与其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等营养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0.
从海南萝芙木生产“降压灵”的母液,经盐析得到生物碱部分,用硅胶柱层,制备薄层和葡聚糖凝胶过滤法,分得六种生物碱。碱Ⅰ(ajmaline)、碱Ⅱ(vellosimine)、碱Ⅲ(spegatrine)、碱Ⅳ(verticillatine)为已知碱,碱Ⅴ和碱Ⅵ为两个新的二聚体生物碱。根据红外、紫外、质谱、氢谱及碳谱等光谱分析,推定碱Ⅴ的化学结构为1式,命名为双斯配加春(dispegatrine)。并用半合成方法进一步确证了其结构.碱Ⅵ的结构待定.药理研究表明碱Ⅴ和碱Ⅵ均具有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