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5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头针足运感区配合五脏俞治疗中风后便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头针足运感区配合五脏俞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针刺足运感区,用28号长2寸华佗牌不锈钢毫针,刺入深约3 cm,指下不紧不松而有吸针感时,行快速捻转约200次/min,同时用28号2寸华佗牌不锈钢毫针在背部五脏俞平刺入,针尖朝向腰部,施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0min,每日1次,治疗15天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用方法服用番泻叶.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6%,对照组有效率76.6%.结论:头针足运感区配合五脏俞治疗中风后便秘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丝蛋白-200(NF-200)的影响,探讨针刺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可塑性影响的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针刺组(C组).通过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以上各组在7 d、14 d、28 d不同时间点NF200 mRNA变化情况.结果头穴透刺组脑组织NF-200的表达与假手术组、造模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时间窗内头穴透刺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头穴透刺可以促进脑组织神经丝蛋白-200的表达.结论头穴透刺能够提高脑缺血后神经功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增加神经丝蛋白-200的表达,发挥对脑组织神经细胞可塑性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微透析技术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透析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应用领域广泛,对其研究已渐成显学。该项技术在临床上的特点与中医学的作用一脉相承,其在中医、中药和针灸方面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作者系统阐述了微透析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对微透析系统的组成、探针的设计及种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并在中医药研究方面,提出了新的研究途径和应用方向,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选用发病2周之内的急性脑梗塞、中医辨证属中经络瘀血阻络证的患者,共计464例,随机分组.疏血通治疗组313例,三七皂苷对照组151例,观察中风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治疗前后变化.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临床治愈35例,显效134例;对照组临床治愈11例,显效54例.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9%,86.75%,2组比较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临床观察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注射液用于中风病(脑梗塞)中经络瘀血阻络证急性期的治疗,其主要机理为活血化瘀通络,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病侧、双侧头穴透刺对脑梗塞TCD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与方法 运用头穴透刺法治疗中风偏瘫,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5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了针刺效应关系的临床研究。结果与结论 针刺双侧头穴TCD改善均优于针刺病侧头穴,针刺双侧头穴可能促进大脑两侧血液的代偿,从而调整大脑左右两侧血流,改善脑供血。针刺范围的不同,对侧支循环影响的形式、程度是不同的。针刺双侧头穴的针刺效应更广泛,更有效。  相似文献   
16.
头穴电鍉针对急性脑梗塞病人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518026深圳三九医院冯军,耿冰518026深圳福田区中医院王坚150001哈尔滨铁路局中心医院杨宇,张春英150040黑龙江中医学院于致顺,东贵荣(指导)电针是一种无创伤的针灸疗法,我们观察了头穴电堤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应用电针膀胱经五脏俞治疗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疗效,验证“治瘙独取膀胱经五脏俞”理论。 方法:①选择2000-09/2004-05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和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住院吉兰-已雷练合征患者49例。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25例及药物组24例。②2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一般常规治疗。针刺组:在基础常规治疗基础上。取心俞、肝俞、脾俞、肺俞、肾俞进行针刺治疗。针刺后接电针仪,用疏密渡,电压2V,频率2-30Hz。1次/d,15min/次,共治疗14d。药物组:给予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0.4g/(kg&;#183;d),1次/d,连续用5d。③在病程6个月内,对每位观察对象按Hughes运动功能缺损评分法(正常为0分,具有轻微症状及体征1分,能独行5m以上2分,需他人扶持或借助拐杖行走5m3分,卧床不起4分,需人工辅助呼吸5分,死亡6分。)进行动态记录。④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运动功能缺损评分≤2分;无效:治疗后病情无任何好转或虽好转但此后又加重至以前程度或更重.运动功能缺损评分≥3分)。⑤采用t检验进行两样本均数比较。对后期疗效及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r检验。结果:吉兰一巴雷综台征患者49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不明显(P〉0.05)。②在病程6个月内的临床过程针刺组与药物组发展至高峰的时间、高峰时的运动功能缺损评分、改善1分所需时间、达到≤2分的比率、达到2分所需时间、用呼吸器者未达到2分的比率、平均住院日差异不明显(P〉0.05),但针刺组高峰期持续时问明显短于药物组(P〈0.05)。④两组患者就诊时、高峰期、病程2周、病程3和6个月运动功能缺损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进入恢复期后。在1个月药物组运动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针刺组(P(0.05)。④两组1年时后遗症的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无副反应发生。 结论:电针膀胱经五脏俞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疗效确切。可明显缩短吉兰-巴雷综合征高峰期持续时问,改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阴阳气血配穴针刺法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观察阴阳气血配穴针刺法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和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临床纳入失眠症患者87例,分为治疗组(针刺法)45例和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42例。对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中医证候评分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两组在PSQI量表积分、中医证候评分,组内治疗前后分析比较,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PSQI量表积分组间比较疗效相当,但治疗组在睡眠时间、睡眠障碍两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组间比较,治疗组在心烦易怒、心悸不安、痰多口黏、口苦口臭、头晕头痛、便秘等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项疗效相当。结论:阴阳气血配穴针刺法结合耳穴贴压不仅具有良好的镇静安眠作用,而且能改善因失眠伴发的各种症状。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血浆 TXB_2水平升高,6-keto-PGF_(1α)水平降低和 TXB_2/6-keto—PGF_(1α)比值升高,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和中医本虚标实辨证有密切关系。可考虑作为缺血性心脏病本虚标实辨证的客观指标之一。TXA_2-PGI_2平衡失调是本虚标实辨证的病变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在评价家兔急性脑出血针刺疗效中的价值。方法:雄性健康新西兰兔25只,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5只,模型对照组10只,针刺治疗组10只,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复制急性脑出血动物模型,针刺治疗组造模成功后每隔24 h针刺一次,分别于造模后2 h、3 d和7 d行PWI检查,观察血肿周围及对侧相对脑血流量(rCBF)及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的变化,并记录相应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兔脑出血模型建立后2 h即可观察到脑灌注损伤改变,针刺治疗组较模型对照组血肿周围及对侧血流灌注的改善更加明显,即不同时间点MTT较模型对照组缩短、rCBF较模型对照组增加,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均>1,P<0.01)。结论:PWI能够客观评价针刺干预家兔急性脑出血后血肿及其周围组织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研究针刺治疗急性出血性脑中风机制的可靠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