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7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黄建军  丁琦 《中国基层医药》2002,9(12):1093-1093
我院 1993年 10月至 2 0 0 1年 1月共收治戊型肝炎 2 87例 ,其中重型肝炎 2 6例 (9 1% ) ,占同期住院重型肝炎发病率的 11 2 %。为探索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病理特点 ,初步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系我院住院病人 ,男 2 2例 ,女4例 ;年龄 2 3~ 80岁 ,平均 6 3 5岁。其中年龄≥ 5 5岁以上的病人 2 1例 ,占发病人数的 80 7%。根据 1995年北京《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急性重型肝炎 4例 ,亚急性重型肝炎 2 2例。 2 6例抗HEV IgM均阳性 ,5例重叠HBV感染。1 2 临床与实验室资料 见表 1。表 …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多焦视网膜电图(m-ERO)一阶kemel反应(FOK),检测青光眼视功能损害,评价其在青光眼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与视野、视盘改变的相关性.方法:根据1987年全国青光眼协作组拟定的标准,并结合视野选择了42只青光眼和16只可疑青光眼共58只眼,分为早期、中期、晚期青光眼和可疑青光眼四组,同时选择了33只正常眼,检测m-ERG的FOK P波、N波的振幅和峰时,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了四组青光眼与正常对照组的m-ERG的FOK,结果显示,1、FOK的P波振幅、N波振幅、N波峰时,在正常对照组与三个青光眼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可疑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P波峰时在正常对照组与其它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在鼻上、鼻下、颞下三个象限正常对照组与各期青光眼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FOK的异常检出率(敏感性)分别在早、中、晚期,可疑青光眼组和正常对照组,P波振幅的敏感性分别为73.3%,62.5%,100%,62.5%.特异性为72.7%,N波振幅的敏感性分别为66.7%,56.3%,90.9%,50%,特异性为63.6%.P波峰时的敏感性分别为73.3%,100%,90.9%,43.8%,特异性为51.5%,N波峰时的敏感性分别为53.3%,50%,90.9%,43.8%,特异性为54.5%.3、FOK的P波,N波的振幅与MD呈负相关(P<0.05),N波的峰时与MD呈正相关(P<0.05),P波的峰时与MD相关性不大(P>0.05).4、FOK的P波振幅、N波振幅与C/D呈负相关(P<0.05),N波峰时与C/D呈正相关(P<0.05),P波峰时与C/D相关性不大(P>0.05). 结论:1、在本文记录参数的条件,m-ERG提供了评价育光眼视功能损害的一种敏感的方法,早期青光眼中m-ERG的FOK振幅和峰时的敏感性均达60%左右,对可疑青光眼,FOK的振幅的敏感性也可达50%左右.2、随着青光眼视功能损害的加重,m-ERG的敏感性逐渐升高,晚期青光眼,m-ERG的FOK振幅和峰时的敏感性达90%以上.3、M-ERG FOK的振幅与MD、C/D呈负相关,N波峰时与MD、C/D里正相关,P波峰时与MD、C/D相关性不大.4、m-ERG的特异性还不够高,尚未发现具有典型特征性的m-ERG改变.因而在临床上应该是多种检测指标联合观测,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引起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主要致病菌种及与性传播疾病的关系。方法:对有婚外性行为或其配偶有婚外性行为,疑有性传播疾病982例已婚女性患者,进行真菌直接镜检加培养,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检测。结果:982例患者检出各类性传播疾病421例(42.9%),其中淋球菌58例、衣原体165例、支原体120例或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合并感染78例,合并念珠菌感染153例;单纯念珠菌感染53例;未检查出病原体508例(51.7%)。对照组200例中念珠菌检出5例(2.5%),性传播疾病检出5例(2.5%),合并2例(1.0%),未检查出病原体188例(9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念珠菌感染206例中,性病合并感染153例(74.3%),无念珠菌感染776例中,性病检出例数为268例(34.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念珠菌是引起阴道炎的主要致病菌,在不洁性行为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老年戊型肝炎2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93~1996年3月间共收治散发性戊型肝炎54例,其中年龄5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25例(46.2%),为探索老年戊型肝炎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初步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系急性肝炎,其中男22例,女3例,年龄55~79岁,平均61.4岁,占同期住院老年急性肝炎的39.7%(25/63)。根据1990年上海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标准,临床诊断为急性黄疽型肝炎19例,急性无责疽型肝炎2例,急性重症肝炎1例,亚急性重症肝炎3例,25例抗HEV-IgM均阳性,2例重叠HBV感染,1例重叠HAV感染。1.2临床与实验室资料:见附表1.3肝组织病…  相似文献   
15.
丁琦  欧阳茂 《心脏杂志》2015,27(2):142-144
目的:调查分析他汀类药物和充分水化治疗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的造影剂肾病(CIN)发病率和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分析PCI前后肾功能指标的变化,计算CIN的发病率,比较CIN组和非CIN组的相关指标,寻找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1本组患者CIN发病率为13.8%;2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发现高龄、内生肌酐清除率、贫血、高血压是CIN的危险因素。结论:PCI患者正规治疗后CIN发病率与文献报道CIN平均发病率相比无明显降低,高龄、内生肌酐清除率、贫血、高血压病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胶原贴敷料联合0.05%他扎罗汀凝胶治疗Ⅰ、Ⅱ级痤疮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用胶原贴敷料、0.05%他扎罗汀凝胶,对照组单用0.05%他扎罗汀凝胶。结果:观察组有效53例(88.3%),对照组有效42例(7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4,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皮肤轻度潮红,烧灼感,少量脱屑5例。结论:胶原贴敷料联合0.05%他扎罗汀凝胶治疗Ⅰ、Ⅱ级痤疮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正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其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是机体适应性免疫的始动者,在适应性T细胞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的地位。1 DC概述DC来源于骨髓CD34+造血干细胞,按其来源的前体细胞不同可分为髓系来源的DC(mDC)和浆细胞样DC(pDC)两大类。DC除了呈递抗原外,还参与调节免疫细胞分化、发育、活化、移行及效应等。此外,DC还参与免疫耐受,一方面未成熟DC不表达共刺激分子,反而诱导T细胞失  相似文献   
18.
核糖核酸抗肝纤维化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核糖核酸(RNA)抗肝纤维化的作用,用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发大鼠肝纤维化,由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RNA治疗组肝细胞坏死、变性及胶原纤维增生程度较病理对照组及辅酶Q10治疗组均明显减轻。随机对照用RNA和辅酶Q10分别治疗慢性肝炎(CH)伴/不伴代偿期肝硬化(HC)93例及92例,疗程3个月。结果RNA组改善肝功能和降低血清三型前胶原(PCI)和透明质酸(HA)的疗效均明显优于辅酶Q10组。肝活俭显示,RNA治疗后肝脏炎症活动度和胶原纤维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减轻,而辅酶Q10治疗者反有加重。实验与临床研究结果一致,说明RNA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孙其山丁琦  邵志强 《肝脏》1996,1(4):250-251
戊型肝炎是经粪-口途径传播的传染病.江苏省淮阴地区也有散发性流行,且老年患者有逐年增多趋势。近3年我院共收治戊型肝炎患者56例,现将有关临床与病理特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浴足对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7月~2012年12月,收集60例在本院接受关节置换或关节镜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抗凝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药浴足,行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观察术后引流袋引流量。结果治疗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发生率16.67%),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发生率2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引流血量335.3±47.4ml,对照组引流血量347.4±40.8ml,两组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药浴足对下肢静脉血栓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且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