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6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本报告是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不同类型乡镇卫生院科技综合示范及相应产品开发"-"小康型乡镇卫生院技术集成综合示范"课题的调查报告之一,以江苏省昆山市锦溪人民医院为调查对象,目的是通过昆山市锦溪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1月的用药构成情况来描述  相似文献   
32.
目的: 通过检测Kiss-1基因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索该基因在各类组织中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45例临床确诊的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蜡块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Kiss-1的表达,比较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Kiss-1蛋白在乳腺癌原发灶组织中表达减少或缺失,阳性率为24.4%(11/45),在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00%(45/45),两类组织中的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癌组织中Kiss-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结论: Kiss 1表达水平的下调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使用D2-40(淋巴管内皮细胞标志物)检测胆囊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 LMVD)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技术以D2-40单克隆抗体检测59例胆囊癌(其中肝脏侵犯13例,淋巴结转移27例)的癌中心与癌周组织和6例正常胆囊组织中LMVD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胆囊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LMVD在胆囊癌周边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胆囊组织和癌中心组织中的表达(P<0.01)。在胆囊癌中,D2-40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肝脏侵犯无关(P>0.05),而与胆囊癌的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Nevin分期)有关(P<0.05)。结论: D2-40 可以特异性识别人胆囊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内皮细胞,其标记的微淋巴管主要分布于癌周组织;LMVD可用来评估胆囊癌淋巴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Bcl-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沉默后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乳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中Bcl 3蛋白表达,并分析癌组织中Bcl-3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将乳腺癌MDA-MB-231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常规培养),阴性对照组(转染对照siRNA)和Bcl 3 siRNA组(转染Bcl-3 siRNA)。转染48 h后,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Bcl-3表达;MTT、平板克隆实验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和细胞凋亡。结果: Bcl-3蛋白在乳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5%和51.3%。乳腺癌组织中Bcl-3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Her 2表达呈正相关(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型及雌、孕激素受体无关(P>0.05)。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Bcl-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cl 3 siRNA组(P均<0.01)。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Bcl-3 siRNA组细胞增殖率和克隆形成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增高(P均<0.01)。结论: Bcl 3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沉默后起抑癌作用,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及克隆形成率降低、凋亡率增高。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Bcl-3蛋白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沉默Bcl-3基因后对结肠癌HCT 116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86例患者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Bcl-3蛋白的表达。将HCT 116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 siRNA组和Bcl-3 siRNA组,按分组转染Bcl-3 siRNA和Control siRNA,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Bcl-3表达量以鉴定转染效率;MTT法、平板克隆实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 Bcl-3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72.09% vs 48.84%,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Bcl-3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P<0.05)。转染48 h后,空白对照组、Control siRNA组Bcl-3相对蛋白量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cl-3 siRNA组(P<0.05)。MTT实验中可见Bcl-3siRNA组光密度(D)值在转染24、48、72、96 h时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Control siRNA组(P<0.05),Bcl-3 siRNA组克隆形成率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Bcl-3 siRNA组G2期细胞比例及凋亡率高于空白对照组和Control siRNA组(P<0.05)。结论: 结直肠癌组织中Bcl-3蛋白的高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沉默Bcl-3可能导致结肠癌HCT 116细胞的细胞周期停滞在G2期,抑制细胞增殖能力及克隆形成能力,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小脑锌指结构1 (zinc finger protein of the cerebellum1,ZIC1)基因在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和预后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及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43例,取肿瘤组织及相应的距原发灶边缘2 cm以上的癌旁黏膜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ring及RT-PCR法检测43例子宫内膜癌原发灶组织及癌旁黏膜组织中ZIC1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并通过5年生存情况分析评价其预后价值.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ZIC1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ZIC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72.1%(31/43),在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9.5%(17/43).ZIC1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FIGO分期有关(P<0.01或P<0.05).ZIC1低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高表达患者(66.7% vs 38.7%,P< 0.05).单因素分析发现ZIC1(高表达VS低表达)风险比(HR)为2.66,95%CI:1.07-5.89,P=-0.047;经多因素分析调整后,HR=2.25,95%CI:1.36-3.71,P=0.002,说明高水平的ZIC1与子宫内膜癌术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结论:ZIC1表达水平的升高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治疗和预后测评的一个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新型抑癌基因p33^ING1真核表达质粒在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对胃癌细胞株的生长抑制、凋亡的作用,探索新型肿瘤治疗措施与方法.方法 构建PCDNA3/p33^ING1真核表达质粒,将p33^ING1和wt-p53单、共染至人胃癌细胞,研究p33^ING1与wt-p53间协同功能及对胃癌细胞产生的作用.结果 重组PCDNA3/p33^ING1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经p33^ING1和wt-p53单、共染的人胃癌细胞株SSCG-7901生长速度减慢,融合时间变长,周期S期变短,G0/G1期延长,凋亡增加.结论 p33^ING1除本身具有抑癌功能及生物活性外,同时参与p53基因并与其一起调控胃癌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的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二者为相互依赖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8.
ZIC1(zinc finger of the cerebellum 1)基因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相关基因。近年来研究发现ZIC1基因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都有表达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仍未完全阐明。随着对ZIC1基因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其有可能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基因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一级医院开展的实施体会。方法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等文件为指导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活动后,护士满意度比上年提高3.5%,投诉率下降,护士价值提高。结论院领导的支持和指导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优质护理活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构建并评价富氢环境在干预比格犬盆腹腔手术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的10只健康清洁幼年雌性比格犬,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均在术中暴露并回纳回肠、空肠、回盲部、膀胱、子宫及附件,同时用电凝刀破坏回盲部、膀胱、子宫及附件;根据吸氢后血氢浓度变化、饮用水盆2000ml富氢水浓度衰减分析以及200ml腹腔富氢生理盐水灌洗液氢浓度衰减分析,构建出盆腹腔手术围术期富氢环境条件;对照组术后予以普通处理,实验组在富氢环境下饲养与护理。结果 吸入含2%氢的混合气体30min后,血氢浓度趋于稳定;新制饱和富氢水1h后,氢浓度下降为初始浓度的一半;腹腔灌注饱和富氢生理盐水后,氢浓度急剧下降,约至15min后,浓度下降一半。根据已构建的富氢环境,检测术前、术后第1天以及第3天的WBC、MDA、SOD、IL-6以及TNF-α的水平。其中,术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和第3天实验组WBC、MDA、IL-6以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SOD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富氢环境模型,利用该模型后,盆腹腔手术术后血清炎性指标及氧化应激代谢指标明显下调,提示该富氢环境能够有效控制盆腹腔手术带来的损伤、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