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4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痛风属于中医"痹症",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血尿酸增高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痛风性肾病、痛风性关节炎等,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动物模型的建立和选择对于阐明痛风发病机制、寻找有效防治药物至关重要。通过不同方法诱导而成的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主要有直接补充尿酸或尿酸前体法诱导模型、氧嗪酸钾诱导高尿酸血症模型、真菌产物诱导高尿酸血症模型和药物诱导高尿酸血症模型。文章对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借助代谢组学Pathway分析方法,比较动物模型组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代谢通路的异同,为进一步研究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相关代谢通路及发病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建立红景天药材的核磁共振(1H-NMR)指纹图谱,为判别不同来源的药材及其质量提供依据。利用水峰抑制脉冲序列采集样品溶液的1H-NMR谱,测定温度298 K,观测频率400.13 MHz, NMR数据经分段积分处理后分别进行相似度法和主成分分析(PCA)法评价。相似度分析结果显示其中9批红景天药材的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PCA法成功区分了10批不同来源的红景天药材,其中3批药材与标准药材差异较大,变量筛选结果进一步提示红景天苷、酪醇、马来酸和丙氨酸是鉴定红景天药材质量的主要差异性成分。结果提示PCA评价方法比相似度计算法的灵敏性更高,并且可提供具体的差异成分信息。1H-NMR指纹图谱结合PCA评价的方法为中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治疗高脂血症常用中药处方规律,总结中医治疗高脂血症的用药特点。[方法]收集中国已上市治疗高脂血症中成药处方,运用SPSS 19.0软件对各处方中药的用药频率、功效分类、四气、五味、归经频次与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国目前已上市且功能主治有明确治疗高脂血症的中成药品种有222个,涉及中药饮片212种,用药频率排在前10位的中药饮片分别为山楂、何首乌、决明子、丹参、泽泻、大黄、荷叶、三七、葛根、黄芪。在高频药物中补虚药33种,活血化瘀药15种,药性以温性、平性、寒性居多,药味以甘、苦、辛为主,主要归肝、脾经。[结论]目前已上市治疗高脂血症中成药用药以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为主,其次为清热药、消食药和利水渗湿药,反映了高脂血症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因病机特点和攻补兼施的用药规律,对临床医生治疗高脂血症遣药组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4.
霍晓光  王琨  冯心池  丁丽琴  邱峰 《中草药》2017,48(17):3582-3586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简便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芍药苷及其代谢产物芍药内酯苷的暴露量,并研究单次ig给予大鼠低、中、高剂量(20、60、120 mg/kg)的芍药苷水溶液后,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以栀子苷为内标,血浆样品经甲醇(含0.1%甲酸)沉淀蛋白后,通过ACQUITY UPLC BEH-C_(18)柱(50 mm×2.1 mm,1.7μm),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色谱运行时间为4.5 min。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扫描模式,以多反应监测方式(MRM)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的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均为2.00~400 ng/m L,定量下限均为2.00 ng/m L,2者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9.10%。芍药苷在低、中、高3个剂量给药组中的t_(max)分别为(1.56±0.62)、(1.13±0.35)、(1.28±1.92)h,Cmax分别为(85.45±47.49)、(390.75±139.26)、(1 223.5±420.15)μg/L;其中芍药苷水溶液低、中剂量组未检测到代谢产物芍药内酯苷,芍药苷水溶液高剂量组芍药内酯苷的tmax为(1.81±0.53)h,C_(max)为(19.81±8.98)μg/L。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适用于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3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是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患病人数多,  相似文献   
36.
研究通过梳理古代医学典籍中含升麻经典名方的应用情况,以考证升麻升降浮沉药性及其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功效及主治病证在古代医学典籍及方书中的应用历史渊源。确认不同时期医家对升麻升降浮沉药性的认识,比较分析其认识差异的内涵和形成根源,为深化升麻升降浮沉药性的理解,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奠定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治疗,其中22例患者射频靶点热凝术后即刻行臭氧髓核消融术,18例视具体情况射频热凝与臭氧髓核消融间隔时间1~5 d不等。对治疗后的10例患者进行0.5~4月随访,并按MacNab腰腿痛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40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治疗,术后显效率100%,平均住院时间7.6 d。随访10例患者中,疗效优4例,良5例,优良率占90%(9/10),疗效差1例,占10%(1/10)。结论射频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大鼠口服芦丁后血浆、尿液、粪便和胆汁中的代谢产物。方法:按50 mg·kg~(-1)剂量对Wistar大鼠一次性灌胃芦丁,取不同时间点的血浆、尿液、粪便和胆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对各生物样品进行检测,分析样品中芦丁的代谢产物。流动相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0 min,5%~15%A;10~15 min,15%~60%A;15~18 min,60%~90%A;18~19 min,90%~5%A;19~22 min,5%A),流速0.4 m L·min~(-1),样品温度4℃;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监测模式。结果:从大鼠血浆、尿液、粪便和胆汁中共鉴定出22个代谢产物,其中血浆中7个,尿液中19个,粪便中12个,胆汁中15个,代谢产物主要包括Ⅰ相的水解代谢产物和Ⅱ相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硫酸结合及甲基化代谢产物。结论:芦丁在大鼠体内存在多种代谢途径,代谢产物主要包括去糖基化产物和苷元槲皮素进一步生物转化的代谢产物,为芦丁的体内代谢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39.
目的:对新鲜旱芹Apium graveolens 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sephadex LH-20,ODs,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新鲜旱芹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发卡二醇(1),(9Z)1,9-laeptaolccacliene-4,6-diyne-3,8,11-triol(2),oplopandiol(3),香柑内酯(4),5,8-二甲氧基补骨脂素(5),异芩皮素(6),丁香酚(7),反式阿魏酸(8),反式桂皮酸(9),阿魏酸.对羟基苯乙醇酯(10),绿原酸(11),5-反式香豆酰基奎宁酸(12),瑟丹内酯(13),lunularin(14),lunularic acid(15),2.(3-甲氧基-4-羟基苯基)-丙烷-1,3-二醇(16),D-阿洛糖(17),β-谷甾醇(18),苯甲酸(19)和丁二酸(20).结论:化合物2,3,6,10,12,14~17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0.
升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功效,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麻疹不透、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阳毒发斑、气虚下陷、胃下垂、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肾下垂、崩漏下血。是一味既具有升浮药性,又具有沉降药性的代表药物。由于升麻属植物资源分布广且品种繁多,为深入开展升麻升降浮沉药性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根据中医临床用药传统,以《中国药典》收载的升麻基原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升麻”“Cimicifuga heracleifolia”“Cimicifuga dahurica”“Cimicifuga foetida”为检索词,检索1990—2021年在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文献,共检索到国内外文献1075篇,筛除非药典基原品种研究文献后,纳入有效文献156篇,对近30年来《中国药典》基原品种升麻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传统中药升麻的升降浮沉药性研究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选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的升麻基原品种,紧密结合升麻的传统中医功效主治进行药性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对于弘扬中医药特色,进一步揭示升麻升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