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3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10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疾病,具有病情险恶、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的特点。李兰教授认为该病以脾虚失运、湿热内蕴、腑气不通为其核心病机,并且脾气虚贯穿整个病理过程的始终,从而提出了以益气健脾、清热利湿、通里攻下为总治法,早期予中药直肠滴入配合外敷法,中晚期予中药内服、外敷及直肠滴入三者联合,以达到邪去则正安的目的,临床疗效显著,凸显了中医药在危急重症中的潜力和优势,对总结、传承、发扬名中医治疗重症疾病的经验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2.
洪广祥教授为第二届国医大师,将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了医学事业,其医学教育、管理、科研理念先进又切合实际,对后世影响深远,至今仍有重要意义。现探索洪教授生平及医学教育思想,以作启迪学习之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颠倒木金散治疗冠心病的潜在机理。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检索木香、郁金的活性化合物,并通过该数据库筛选出与活性成分相关的作用靶点;通过OMIM、GeneCards 数据库筛选出冠心病的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并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图。利用 DAVID 数据库对药物-疾病交集的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 颠倒木金散治疗冠心病的核心活性成分是β-谷甾醇、豆甾醇、结晶酚、丁香苷、柚皮素等,核心靶点有NOS3、PTGS2、JUN、MAPK1、CAT、NR3C1、SOD1、ESR1、MAPK14等;颠倒木金散治疗冠心病的生物学通路主要依赖于神经活性受体配体相互作用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其功能主要为调节类固醇激素受体的生命活动等。结论 颠倒木金散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冠心病,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可为颠倒木金散的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4.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患者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OVID)、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搜集针刺对TKA术后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及临床观察,中文检索词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针刺”“电针”“针灸”,英文检索词为“Knee Replacement Arthroplasty”“Total Knee Arthroplasty”“acupuncture”“noodling”“after/following TKA”“after/following TKR”,时间均从数据库建立至2020年1月15日。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其中3篇RCTs、4篇临床观察,共397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患者术后1d VAS评分Z=5.90(P<0.00001),患者术后2 d VAS评分Z=3.46(P=0.0005);提高关节活动度,患者术后7 d ROM评分Z=2.63(P=0.008),患者术后14 d ROM评分Z=1.74(P=0.08);提高术后早期HSS评分,患者术后7 d HSS评分Z=2.96(P=0.003);改善术后大腿肿胀,患者术后7 d大腿周径Z=2.56(P=0.01)。患者术后7 d HSS评分及小腿周径异质性较大,故不能明确是否对长期HSS评分及小腿肿胀有改善。结论:针刺能减轻患者TKA术后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及早期HSS评分。  相似文献   
65.
目的:通过统计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治疗不寐的方、药,以期更好地使用经方,提高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治疗不寐的相关方剂,统计相关方、药的使用频数和占比,并对药物四气、五味、归经进行分析,探讨其遣方用药的规律,为治疗不寐提供参考。结果:治疗不寐的主要方剂共22首,方中药味最多者为8味,总共用药106味,其中频数大于等于3的共有13味,占整体的48.1%,四气五味以甘、辛、苦、寒、温多见,药物归经以心、肺、脾和胃经为主。结论:张仲景治疗不寐善用甘、辛、苦、寒、温之品,药物归经以心、肺、脾和胃经为主,补虚泻实、调整阴阳是治疗不寐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66.
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在其著作《四圣心源》中提出“一气周流”理论(即“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认为人体的气机运动是以中焦土气为枢纽,木火金水围绕其周转不休。吴耀南教授认为该理论对于慢性肝病临床诊治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其认为一气周流出现停滞,木郁土湿水寒是慢性肝病的主要病机,临证常用疏肝健脾温肾法治疗慢性肝病而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67.
探究明代医家岳甫嘉从气论治月经病经验特色,主从“气虚证治”和“气实证治”两个角度出发,结合相关医家论述、岳氏论述及其选方用药等,进行总结探析。  相似文献   
68.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分析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的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2010年1月至2021年3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收录的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采用Excel 2016建立数据库,分析针刺治疗该病的用穴频次、经脉分布、特定穴种类、部位选择、聚类群集,运用Apriori算法分析穴位关联规则。结果 纳入的124条处方中,天枢及募穴选用频次最高,经脉以足阳明胃经为主,穴位主要分布在腹部,天枢、足三里具有相对独立性和针对性,关联规则显示天枢-足三里的支持度最高。结论 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确切,显示了传统疗法在此领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本研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9.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因病机多为因寒致瘀、因虚致瘀、因热致瘀。三因均可致气血郁滞脉络之中,最终导致血流不畅,血瘀脉中。故此病的病机关键在于瘀血凝滞。脉道不通,不通则痛,所以出现下肢的麻、凉、肿、疼等症状。本文主要从因虚致瘀出发,以吴鞠通的增水行舟治法为启发,在临床中辨证论治,使脉中瘀血疏通、脉道通利,下肢瘀血如水中行舟,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70.
五味理论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指导临床治疗及调护相关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相关古籍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将五味理论与药、食、四季、脏腑盛衰等各个方面联系起来,初步探讨五味理论在肾脏疾病遣方用药及调护方面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