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政治法律   2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20世纪以来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的伟大革命,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第一次革命以意识觉醒为特征,唤起了中华民族近代思想的醒悟。第二次革命以方向觉醒为特征,标志着中国人民政治道路的抉择。第三次革命以模式觉醒为特征,显示现代化建设模式的创新。中华民族通过三次革命,实现了意识觉醒、方向觉醒和模式觉醒,这就为创造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现代化的世界先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2.
五大发展理念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国家治理有条不紊离不开理念科学化,国家治理出错总是与理念迷失科学的方向有关,理念科学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保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科学的取向适应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是党治国理政思想的重大创新。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之中,是当代中国进一步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党引领中国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3.
中国式现代化是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核心政治议题,涵盖党和国家事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党的二十大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内涵,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给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式现代化回应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复兴的理论关切,给不同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系统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与文明追求,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4.
中共八大前经济发展潜伏的矛盾已经积压了3年之久,在强调主要反对右倾保守的号召下,1956年的急躁冒进情绪急剧增长。这样的经济形势走向与反倾向斗争的主调形成明显的反差。党中央一些领导人开始努力纠正急躁冒进的错误,试图扭转反错误倾向斗争的方向。中共八大提出“综合平衡”经济建设方针,具有重要意义,是党中央关于经济发展指导方针的正确决策,是反冒进中积累的认识成果。评价中共八大“综合平衡”方针,应该从客观事实和当时的条件出发。避免以事后判断对历史进行评说。  相似文献   
105.
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过程,党的作风建设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党的作风建设理论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其中包括党的作风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发扬优良作风是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党的作风建设是一场持久战、党的优良作风是党的最大优势、党的优良作风是党的人格力量集中体现、党的作风建设以党内政治生活为基础、人民群众是党的作风好不好的评判者等重要论述。坚持党的领导,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以问题为导向,以党的优良作风塑造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执政党形象;坚持全面与重点相统一,突出加强党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坚持改革创新,加深认识和把握党的作风建设规律;坚持求真务实精神,提高党的作风建设实践的执行力;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的原则,使党的作风建设获得其他资源的有力支撑,是改革开放40年党的作风建设形成的主要经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接续奋斗,需要以过硬的作风锤炼全党、团结人民,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06.
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深刻把握实践催生和时代孕育两个思想理论创新的关键要素。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时代课题的回应。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深入研究它的理论系统,注重研究其理论主题、核心内容和思想精髓。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表现形式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强大的理论引领功能。它集中体现在发展国家、武装全党、团结人民和凝聚社会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7.
试论中国共产党执政模式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模式主要涉及国家政权的性质、政权的组织形式和政党之间的相互关系。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模式的国体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执政采取的政权组织形式;政治协商和多党合作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处置政党关系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8.
<正>党的二十大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胜利召开,发出了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进军令。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必须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中央要求“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相似文献   
109.
“大党独有难题”是政党治理的重大课题,就政党发展的规律而言,大党治理既有共性的难题,又存在因政党性质不同而呈现出的特殊性难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求解大党独有难题既要在具有共性的问题上下功夫,更必须在具有特殊意义的大党独有难题上时刻保持清醒和坚定。  相似文献   
110.
重视领导干部作风问题是党的建设实践的历史传统,改革开放新时期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实践在全新的场域下展开,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成为党的作风建设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形成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之后,全面从严治党的创新实践为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供了更为宽阔的舞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上迈出了新步伐,一系列重要论述体现的深刻思想提升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