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政治法律   6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让选人用人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党内民主深度发展以及执政党自身建设应对新挑战的必然要求。通过透视党内选人用人存在诸多不透明现象,剖析现象背后的致因,提出构建选人用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2.
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是衡量党内民生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在选人用人上如何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对于执政党党内民主建设意义十分重大。当前在选人用人上的党内民主还存在诸多障碍,提高党员参与能力,拓展党员在选人用人上的话语权和决定权,并制定相应制度保障其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相似文献   
33.
迈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然而基本国情却保持不变。社会主要矛盾之变与基本国情不变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根源。深入了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历史演进过程、深刻内涵与客观依据,探究基本国情不变的重要原因,把握二者之间高度的内在统一性对于新时代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主要矛盾之变与基本国情不变互为逻辑前提,遵循共同的逻辑依据,指向一致的逻辑归宿。二者"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可以为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规避错误思想、提供坚实依据、划定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34.
35.
赵耀 《理论导刊》2012,(2):4-7,15
科学化是制度本身的理性诉求,科学的制度是选人用人科学化的基本保障。本文以诠释选人用人制度科学化的内涵、构成要素及特性为起点,剖析了当前我国选人用人制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遵循选人用人制度科学化的逻辑,提出了相应的制度设计和改进路径。  相似文献   
36.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党肩负着重大而艰巨的执政使命。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的战略目标。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怎样是好干部”、“怎样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的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37.
“富”与“教”赵耀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古人的政治思想对于当令社会也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对待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上也不例外.儒家倡导的“以义统利”的价值取向,也就是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儒家的基...  相似文献   
38.
律师业务通常分为诉讼业务和非诉讼业务两大部分。律师见证,作为律师非诉讼中的一种,其应用越来越普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正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本文试从几个方面简述律师见证中的有关法律问题。 一、律师见证的法律界定。 律师见证是律师事务所的执业律师接  相似文献   
39.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新形势下创新和加强党的建设的崭新命题。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再次强调了这个问题。深刻把握“党建科学化”的意蕴,按照这一命题的逻辑,研究思考选人用人科学化问题很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实现选人用人的科学化,必须树立科学的理念、原则和导向,探索科学的程序、方法,建立科学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40.
干部差额选拔是对公开选拔干部的新发展,作为一种干部选任的创新方式,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和解决的问题,探索和研究干部差额选拔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对于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