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429篇
  免费   18258篇
  国内免费   12842篇
工业技术   178529篇
  2024年   666篇
  2023年   2301篇
  2022年   5884篇
  2021年   7476篇
  2020年   5424篇
  2019年   3650篇
  2018年   3843篇
  2017年   4289篇
  2016年   3846篇
  2015年   6427篇
  2014年   8284篇
  2013年   9700篇
  2012年   12228篇
  2011年   12561篇
  2010年   12606篇
  2009年   11924篇
  2008年   12514篇
  2007年   12312篇
  2006年   10280篇
  2005年   8635篇
  2004年   6307篇
  2003年   4068篇
  2002年   3847篇
  2001年   3717篇
  2000年   2911篇
  1999年   1057篇
  1998年   300篇
  1997年   238篇
  1996年   180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52篇
  1979年   25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7篇
  1959年   25篇
  1951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91.
虚拟设计是CAD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在机构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现在许多CAD软件都可以对机构进行虚拟设计并进行运动仿真以验证其正确性.但其存在文件大、交互性差、不便于网上传输的缺点,VRML对解决该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和方法.文章介绍了VRML语言特点,研究了利用CAD软件和VRML建立虚拟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的方法与原理,并以齿轮-齿轮、齿轮-齿条机构为例重点阐述实现其运动仿真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包括直齿圆柱齿轮机构、斜齿圆柱齿轮机构、齿轮齿条机构、圆锥齿轮机构、蜗轮蜗杆以及内齿轮啮合机构的齿轮机构三维运动仿真.  相似文献   
992.
压铸模具型芯变形失效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心平  吴炳尧 《铸造》2004,53(1):34-37
压铸模具的型芯变形失效很容易造成铸件的成批量报废.文中对于一失效型芯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弯曲变形是由于受到不断循环的热作用及金属液的冲击所造成的微小变形积累造成的;同时,型芯的硬度在不同的部位均有下降,其中在冲击部位下降幅度最大.型芯在与铝液接触的表面会形成过渡层,圆形的型芯横截面会发生变形.采取有效的措施是可以避免田型芯弯曲变形所造成的铸件成批量报废的.  相似文献   
993.
我国等温淬火球铁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张忠仇  李克锐  吴建基 《铸造》2004,53(2):87-92
综述了我国等温淬火球铁(ADI)的现状及前景.阐述了ADI的优异综合性能和优点,并提出了我国ADI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4.
吴章海 《冶金分析》2022,42(4):57-63
准确、快速地测定含铁尘泥中有害元素,对含铁尘泥节能降废项目研究及综合利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实验针对含铁尘泥试样因含碳量高,导致常规酸溶解方法如果不增加除碳步骤则很难完全分解试样的问题,采用高温熔融法将试样制成熔融液后倾倒于稀酸中溶解的方法,解决了碳含量高难溶解的问题。采用四硼酸锂-碳酸锂混合熔剂在高温下将试样熔融,熔融液高温倾倒于稀酸中制成澄清溶液,由于骤冷,试样炸裂成微小玻璃珠,无迸溅,操作简单,使得后续溶解过程快速完成,从而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测定P、Pb、K、Na、Zn共5种有害元素的方法。按照实验方法测定含铁尘泥中P、Pb、K、Na、Zn,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9)在1.4%~5.7%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6%~110%之间。研究结果表明方法能够满足含铁尘泥样品中5种元素的定量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995.
某乏燃料运输容器壳体的旋转凹槽在制造过程中发生开裂,为了确定失效原因,防止此类失效事件再次发生,实验对该旋转凹槽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和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断裂原因。结果表明,旋转凹槽的失效模式为氢致延迟开裂,材料中H含量偏高和材料脆化是导致旋转凹槽发生氢致开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6.
摘要:为探索低温贝氏体钢的断裂行为,研究应变速率对低温贝氏体钢TRIP效应的影响,采用不同应变速率的拉伸试验对低温贝氏体钢的强塑性进行研究。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X射线衍射(XRD)等试验方法对低温贝氏体钢的微观组织、断口形貌及裂纹走向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的提高,试验钢的屈服强度由771MPa上升至806MPa,抗拉强度由1554MPa上升至1606MPa,断后伸长率由13.5%下降至9.0%。主要原因是高应变速率拉伸引发的绝热温升抑制了残余奥氏体的马氏体相变,对试验钢塑性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97.
镍电解液的复杂高盐基体对其中微量铜的监测产生干扰。将旋转圆盘电极原子发射光谱(RDE-AES)与标准加入法结合,无需样品前后处理,无基体效应,采用改进后的校准曲线测定镍电解液工艺流程中不同中间液中的微量铜。根据元素蒸发曲线,确定预燃时间6 s、采集时间7~30 s,预燃激发改善了盘电极的润湿性,从而保证进样量的稳定性;合理的曝光时间可以在保证分析元素强度灵敏度的前提下提高分析速度,单次检测时间小于35 s。选用Ni 324.845 7 nm为内标,校正激发行为和进样量误差。方法检出限为0.15 mg/L。按照实验方法测定镍电解液工艺流程中不同中间液中微量铜,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小于12%,加标回收率为98%~110%。  相似文献   
998.
包光星  吴为 《轻金属》2002,(2):23-25
本文主要介绍布士公司利用沸腾床焙烧炉生产氟化铝的工艺流程和一些关键性设备及其技术指标、产品质量要求等  相似文献   
999.
1000.
范钦满  吴永海  徐诚  包旭 《机床与液压》2007,35(12):124-126
为减轻设计人员的计算工作量,提高制动器的设计效率和质量,设计开发了一套汽车液压制动系设计计算系统.提出了汽车液压制动系设计计算系统的体系结构,把系统分为4个模块:参数输入模块、制动系设计计算分析模块、结果输出模块和数据库管理模块.详细地讨论了系统实现的3个关键技术:参数约定、制动系计算分析模块的内部实现、人机界面的实现.最后,通过一个运行实例说明了该系统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设计计算结果正确,完全能够应用于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