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工业技术   29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WTBX〗k〖WTBZ〗重覆盖率、能耗、可靠性难以协调的问题,在节点呈泊松分布的假设下,提出了多目标优化的覆盖控制。针对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在种群初始化、参数控制和种群维护中的不足,分别设计了种群正交初始化、参数自适应控制和动态种群维护策略,提出了改进的多目标差分进化(I-DEMO)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在达到81.2%的3重覆盖率的同时有效降低能耗并保障可靠性,I-DEMO可以支配传统算法76%的Pareto前沿。该算法同样适用于求解其他多目标问题。  相似文献   
282.
结合工程案例,探讨城市更新过程中的绿色建筑实践。从该项目城市核心区建筑建设的特点、周边环境及场地特点等多个影响因素出发,根据绿色建筑标准,建立了一套适合城市核心区建筑更新特点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通过模拟风、光、声、热环境,确定了适合该项目特点的绿色建筑技术,包括采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温湿度独立控制、岗位送风、太阳能光伏发电等。  相似文献   
283.
为降低金属矿山爆破微细粉尘浓度,提出了巷道全断面云雾除尘技术,净化回风流中的粉尘。利用自行设计的雾化实验平台,分析了云雾喷嘴的雾化效果及气压、水压对雾化效果的影响,获得气流量、水流量随气压的变化规律,认为当气压为0.5 MPa,水压为0.2 MPa,水流量为35 L/h,气流量为2.65 m3/h时,云雾雾滴中值粒径D50最小,约6.0 μm。基于云雾喷嘴雾化特性及最佳工况条件,以云雾除尘主机和气水源处置为主体,研发了巷道全断面云雾除尘技术,并在梅山铁矿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爆破落矿后,经云雾除尘装置净化后,回风流中全尘、呼吸尘的降尘效率分别为96.89%、96.04%,表明云雾与粉尘粒径匹配效果好,可有效降低沿风流方向的微细粉尘浓度,提高降尘效率,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84.
In this paper, we study how to visualize large amounts of multidimensional data with a radial visualization. For such a visualization, we study a multi-threaded implementation on the CPU and the GPU. We start by reviewing the approaches that have visualized the largest multidimensional datasets and we focus on the approaches that have used CPU or GPU parallelization. We consider the radial visualizations and we describe our approach (called POIViz) that uses points of interest to determine a layout of a large dataset. We detail its parallelization on the CPU and the GPU. We study the efficiency of this approach with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and for large datasets. We show that it can visualize, in less than one second, millions of data with tens of dimensions, and that it can support “real-time” interactions even for large datasets. We conclude on the advantages and limits of the proposed visualization.  相似文献   
285.
提出一种考虑虚警概率和漏检概率指标的低复杂度线性扫频干扰检测算法,并对算法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为实际通信系统判断受扰情况提供依据;提出一种基于Q学习的抗扫频干扰算法,可在无线通信系统遭遇扫频干扰时,自主选择最佳通信信道和最长驻留时间。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检测算法可有效检测出线性扫频干扰信号,以较低复杂度得到与理论分析结果相近的检测性能。所提抗扫频干扰学习算法可在干扰环境中自主选择通信信道,高效规避扫频干扰,实现持续可靠的信息传输。  相似文献   
286.
由于目前的三维模型检索技术中基于文本的检索方法和基于内容的检索方法所使用的关键词或形状特征不能包含模型的语义信息,因而检索的结果不能完全满足用户检索的意图.为此实现了一种基于本体的三维模型检索系统Onto3D. Onto3D能够根据用户的检索条件,利用知识库中模型的语义信息进行推理和查询;也可以根据用户反馈信息,从三维模型的底层特征推出高层语义信息.对Princeton Shape Benchmark的实验表明,Onto3D系统在文本和形状检索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87.
针对机器人铣削系统刀尖频响具有位姿依赖特性,导致机器人变位姿加工时稳定性难以准确预测、加工颤振难以有效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主轴-刀柄结合面接触刚度的机器人铣削系统刀尖频响预测方法。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法与吉村允孝单位面积法,分别构建了机器人本体动力学模型与主轴-刀柄结合面接触刚度模型,进而基于有限元主副自由度理论将机器人本体动力学模型与主轴-刀柄结合面接触刚度模型结合,构建了机器人铣削加工系统刀尖频响预测模型。开展了机器人不同位姿下刀尖频响预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仿真与实验得到的刀尖频响函数相比,固有频率最大误差为6.63%,对应幅值最大误差为9.80%,验证了所提出的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证明了该模型能够实现机器人任意位姿下的频响函数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288.
提出了一种能够结合纹理基元形状和大小两种特征的纹理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定义一种编码规则,应用这种规则对图像中纹理基元的轮廓线进行编码,把纹理的表述转化为夹角链码形式。使用后缀数组提取链码中的重复字符串作为特征编码,应用动态规划算法在近似匹配条件下计算特征编码在链码中的重复频率。最后,以特征编码及其重复频率作为目标的形状特征和尺度特征,使用贝叶斯分类方法对纹理进行识别。通过识别实际矿石图片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89.
目的 符合用户视觉特性的3维图像体验质量评价方法有助于准确、客观地体现用户观看3D图像或视频时的视觉感知体验,从而给优化3维内容提供一定的思路。现有的评价方法仅从图像失真、深度感知和视觉舒适度中的一个维度或两个维度出发对立体图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为了更加全面和准确地评价3D图像的视觉感知体验,提出了一种用户多维感知的3D图像体验质量评价算法。方法 首先对左右图像的差异图像和融合图像提取自然场景统计参数表示失真特征;然后对深度图像提取敏感区域,对敏感区域绘制失真前后深度变换直方图,统计深度变化情况以及利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关键点匹配算法计算匹配点数目,两者共同表示深度感知特征;接下来对视觉显著区域提取视差均值、幅值表示舒适度特征;最后综合考虑图像失真、深度感知和视觉舒适度3个维度特征,将3个维度特征归一化后联合成体验质量特征向量,采用支持向量回归(SVR)训练评价模型,并得到最终的体验质量得分。结果 在LIVE和Waterloo IVC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与人们的主观感知的相关性达到了0.942和0.858。结论 该方法充分利用了立体图像的特性,评价结果优于比较的几种经典算法,所构建模型的评价结果与用户的主观体验有更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90.
大量家用电动汽车集中时段充电,给区域配电网带来较大的压力。为了在满足充电负荷需求的情况下,减少对配电网的影响,需要开展有序充电。文中建立了变电站—小区充电桩接入控制模式,通过对小区电动汽车充电行为的分析,提出了两阶段优化调度策略。首先,在满足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需求的约束条件下,提出以变电站侧负荷水平均衡为目标的区域充电桩接入控制策略,获得区域充电桩整体分时段接入量;而后以各传输线路负载均衡为目标,优化得到各小区分时段接入的电动汽车数量。针对某变电站供电区域内、不同渗透比例下的电动汽车充电进行了优化调度仿真,研究了不同运行方式下充电负荷对电网负荷峰谷差和运行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正确,并通过分析给出了配电网改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