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081篇
  免费   10183篇
  国内免费   6642篇
工业技术   107906篇
  2024年   341篇
  2023年   1353篇
  2022年   2856篇
  2021年   3817篇
  2020年   2837篇
  2019年   2111篇
  2018年   2482篇
  2017年   2748篇
  2016年   2568篇
  2015年   3808篇
  2014年   4930篇
  2013年   5602篇
  2012年   6804篇
  2011年   7112篇
  2010年   6750篇
  2009年   6574篇
  2008年   6698篇
  2007年   6203篇
  2006年   5994篇
  2005年   4775篇
  2004年   3820篇
  2003年   3414篇
  2002年   4095篇
  2001年   3487篇
  2000年   2133篇
  1999年   1301篇
  1998年   666篇
  1997年   542篇
  1996年   457篇
  1995年   381篇
  1994年   321篇
  1993年   205篇
  1992年   156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21篇
  1951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e gel effect will bring a violent increase of conversion for methyl methacrylate (MMA) polymerization in a short time. It will be very dangerous for the reactor, as it causes an increase of molecular weight and broadens the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To unify the kinetics, molecular weight, and its distribu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semibatch polymerization of MMA, three controlled objectives that are the heat load distribution index, the change in molecular weight, and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index are presented. Three materials (monomer, solvent, and chain transfer agent) and their flow rate and feeding mode are analyzed for the open control of kinetics, molecular weight, and its distribution. The optimum flow rate and mode are obtained. The heat load distribution index and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index are even less than 2.0 and 2.2, respectively. © 2006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100: 4399–4405, 2006  相似文献   
992.
基于神经网络的PP/CaCO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永光  郭朝霞  于建 《塑料》2005,34(6):66-70
研究利用BP网络建立了对PP/CaCO3复合材料性能进行预测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PP/CaCO3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复合态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模型有着较好可信度,与实验现象也有着较好的符合;利用该模型证明了分散相粒子粒间距、EPDM层厚度是影响其材料冲击强度,并决定其脆-韧转变的最重要因素,并证明了EPDM层厚度的临界值大约在0.05μm左右.  相似文献   
993.
介绍了横河公司的分布式控制系统CS3000在离子膜烧碱生产过程中的应用。阐述了系统的工艺流程、硬件配置、软件配置和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994.
孤东油田二区开发单元,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由于油层非均质性及驱替水与油层内流体流度比制约着注入水的驱油效果,水驱采收率不高。针对二区油藏特点及水驱开发现状,决定开展聚合物驱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995.
鼠标的组合型腔浇注系统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注塑系统平衡的理论和数值模拟技术紧密结合起采,研究鼠标组合型腔的浇注系统。如果熔体不能同时到达各浇口并充满各个型腔,将导致压力分布不均匀,使制品的质量下降,以至于出现充不满等问题,本研究对浇注系统优化,得出了一组最佳的浇注系统方案,从而保证熔体能够基本上在同一时间充满型腔,实现熔体的平衡流动。从分析结果可知,要平衡熔体在组合型腔内的流动,分流道的截面形状和尺寸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5-烷基-2-氨基-1,3,4-噻二唑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用硫代氨基脲与甲酸、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异戊酸等在盐酸、磷酸、多聚磷酸、硫酸催化下 ,分别合成了 2 -氨基 -1 ,3 ,4-噻二唑 (a)、5 -甲基 -2 -氨基 -1 ,3 ,4-噻二唑 (b)、5 -乙基 -2 -氨基 -1 ,3 ,4-噻二唑 (c)、5 -丙基 -2 -氨基 -1 ,3 ,4-噻二唑 (d)、5 -异丙基 -2 -氨基 -1 ,3 ,4-噻二唑 (e)、5 -异丁基 -2 -氨基 -1 ,3 ,4-噻二唑 (f)。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试验 ,结果表明 :最佳工艺条件为硫代氨基脲与酸的摩尔比为 1∶ 1 .4,合成 2 -氨基 -1 ,3 ,4-噻二唑为多聚磷酸催化 ,合成其它的为浓盐酸催化 ,回流 3 h,产率分别为 96.78%、74.3 4%、73 .67%、71 .68%、68.44%、67.5 4%。同时以 a~f为原料合成了具有抗菌作用的 5 -烷基 -1 ,3 ,4-噻二唑硫脲乙酸和 5 -烷基 -2 -苯基 -硫脲 -1 ,3 ,4-噻二唑的衍生物  相似文献   
997.
针对血液分析仪对血细胞各个参数检测线性偏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血细胞特性曲线分段拟合算法。根据血液分析仪检测值与理论值的对应关系,针对不同段的数据,进行分段线性拟合,再根据2条线性曲线段衔接处的3个数据点,采用最小二乘法多项式拟合算法进行过度曲线拟合,实现不同线性段间的平滑过渡,从而避免不同曲线交叉点的跳跃现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拟合后的血细胞线性偏差优于血液分析仪行业标准的要求,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8.
茂锆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考察了含锆的茂金属催化剂中催化乙烯反应条件优化研究,在最优条件下催化聚合反应所得的产物与吉林石化公司聚乙烯厂聚乙烯产品进行分析对比.对茂锆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反应条件研究表明,适宜的助催化剂[Al]与主催化剂[Cat]的摩尔比在1 500左右,适宜的主催化剂浓度在1.5×10-4 mol/L左右,最佳聚合温度60℃,此时催化剂的活性可达到106 gPE/(molCat·h).从物理性能、热性能、相对支化度、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分析可知,制备出的负载茂锆金属催化剂在最优反应条件下催化乙烯聚合所得的产物与吉林石化公司聚乙烯产品性质基本一致,符合产品的指标,支链分布均匀,分子量分布更窄.同时对茂锆金属催化剂主、助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的作用和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9.
非负矩阵分解(NMF)把给定的数据矩阵分解成低维的非负基矩阵和对应的系数矩阵,两者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为此,研究者将基矩阵转换为系数矩阵的投影,进一步提高分解效率。但是该方法无法处理非线性数据,核函数的引入部分解决了此问题,却同时导致核函数参数选择的问题。基于多核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种多核学习的投影非负矩阵分解(MKPNMF)算法,该算法有效地避免了核函数参数选择的问题,同时提高了学习性能。在实际人脸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MKPNMF较已有的NMF类方法具备明显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1000.
廖新考  王力生 《计算机科学》2014,41(4):28-30,35
P2P网络中的节点由于固有的理性将产生个人利益与系统性能相冲突的搭便车行为,从而极大地降低网络的性能和效用。在社会规范的基础上结合联合抵制敌我规则的思想,建立了一套应用于P2P网络的社会规范准则模型,该模型惩戒违反社会规范准则的节点,激励节点选择合作策略,并通过博弈收益分析给出模型均衡于合作策略的条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激励节点协作和抑制节点搭便车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