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873篇
  免费   2321篇
  国内免费   1047篇
工业技术   103241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291篇
  2022年   364篇
  2021年   543篇
  2020年   461篇
  2019年   452篇
  2018年   14843篇
  2017年   13815篇
  2016年   10338篇
  2015年   1212篇
  2014年   1005篇
  2013年   1110篇
  2012年   4111篇
  2011年   10364篇
  2010年   9127篇
  2009年   6472篇
  2008年   7640篇
  2007年   8626篇
  2006年   1044篇
  2005年   1985篇
  2004年   1717篇
  2003年   1712篇
  2002年   1089篇
  2001年   619篇
  2000年   629篇
  1999年   585篇
  1998年   421篇
  1997年   372篇
  1996年   392篇
  1995年   289篇
  1994年   266篇
  1993年   166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32篇
  1968年   43篇
  1967年   33篇
  1966年   42篇
  1965年   44篇
  1963年   28篇
  1960年   30篇
  1959年   35篇
  1958年   37篇
  1957年   36篇
  1956年   34篇
  1955年   63篇
  1954年   6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51.
机压成型高效节能格子砖丘必云,黄渊鳞,林剑成(中国轻工总会玻璃搪瓷研究所200052)PressedHighEfficientCheckers¥QiuBiyun;HuangYuanlin;LinJiancheng(Glass&EnamelResear...  相似文献   
952.
针对网络安全问题分析了缓冲区溢出一般规律和抽象缓冲区溢出攻击过程,指出构造植入代码是攻击的关键,详细分析了植入代码的组成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缓冲区溢出攻击自动化的方案,弥补了现有缓冲区溢出攻击无法自动化、通用性差和只注重过程的不足,并能自动生成适合目标主机的植入代码类型,最后给出方案的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953.
954.
针对面源污染为主的湖库型流域,为建立水质目标管理与污染总量控制之间更精准的响应关系,借鉴日最大负荷总量模式,基于物质量平衡原理提出考虑径流丰枯变化、不均匀混合、大气沉降等影响因素的湖库分区动态水环境容量精细解析方法,包括污染混合区设置、代表水文系列确定、逐日分区水量水质计算。以沙河水库为例,分别以全湖Ⅱ类、主湖Ⅱ类作为水质管理目标,采用2010—2015年代表水文系列对总氮动态水环境容量进行精细解析。结果表明:全湖Ⅱ类、主湖Ⅱ类水质管理目标下沙河水库总氮水环境容量的多年均值分别为36.7 t和99.43 t,若不考虑湖滨混合区,全湖Ⅱ类水质目标下总氮的年水环境容量计算值偏大66.43%;实施水质目标管理的水域面积越大,大气沉降对水环境容量的影响越大;径流年际及年内丰枯变化对水环境容量的影响显著;各分区总氮控制总量占全流域总量的比例与面积比基本一致。湖库分区动态水环境容量精细解析可量化不同因素对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的影响,科学解析面源输入型湖库水环境容量的时空结构特征,实现水质目标管理与污染总量分区管控的有机联动,更好地支撑流域水环境的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955.
现存的大多数隐写分析方法的泛化能力较弱,无法对未知隐写算法有效检测,使得其分类的准确性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大幅度降低。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组卷积和快照集成的图像隐写分析方法(snapshot ensembling steganalysis network, SENet)。首先,残差卷积块和分组卷积块对图像的特征进行提取并利用;其次,在每个训练周期中得到性能最好的模型作为快照模型;最后将选定的快照模型进行集成后对图像进行分类。该方法应用分组卷积和快照集成的技术,避免了传统集成方法的高训练成本以及单一分类器泛化能力有限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升隐写分析模型的准确率,并且在训练集和测试集失配时,也能够有效地进行分类,具有较高的模型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956.
邱锦辉  廖廷俤 《中国激光》1991,18(8):620-625
本文采用抛物型等效法研究指数型梯度折射率纤维的成像特性。这种方法计算比严格解析法方便,精度比锥形等效法高,且适用范围大。  相似文献   
957.
随着集成电子等技术逐渐成熟,无人飞行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其中,由于飞行器在飞行阶段具有高响应速度、耦合动力学和非线性等特点,使其在飞行阶段的姿态控制成为该领域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针对该研究方向,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反步法技术的反馈线性化无人飞行器姿态跟踪控制方案来解决其在受到环境干扰的条件下可以精准跟踪姿态角度的问题;在该方法中,设计了反步法技术拆分简化模型和反馈线性化减少调节参数,并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ESO)来对扰动进行估计和补偿,同时给出了ESO的收敛性和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来证明该方法的可实施性;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干扰的环境下仍可以精准控制无人飞行器姿态。  相似文献   
958.
滑转率是轮式车辆运动状态的重要参数,该值过大严重影响牵引效率、油量消耗以及行驶安全;实时精准检测车轮瞬时滑转率是车辆优化控制的关键技术;当车辆在被各种土质或植被覆盖的田地里或复杂地形的环境中低速作业时,传统方法难以精准测量该动态参数;文中采用新测量方法:采集卫星导航、微惯导和轮速等多源信息;依据检测点的空间结构关系,建立多源数据结构融合算法(multi-source data structured fusion,MDSF);实时测量各车轮的瞬时滑转率;模拟仿真与实测试验的结果表明:(1)轮向速度相对误差2.43%,轮转速相对误差0.54%,使滑转率误差小于3.00%;(2)实测数据准确反映车辆运动中的动力学关系,实时体现左右车轮各自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959.
The effect of Mo on the morphology, crystal structure and hydrogen sorption properties of Mg/C composites prepared by reactive milling was studie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ic(TEM) observation shows that Mg/C composites prepared with the addition of Mo are of nanoscale with particle size about 20-120 nm after 3 h of milling under 1 MPaH_2. MgH_2 of tetrahedral crystal structure predominates in the materials with the geometric shape of oblique hexagonal prism. From X-ray diffraction(XRD) and hydrogen content studies, Mo and crystallitic carbon have a synergistic effect on promoting the hydrogenation rate in the reactive milling process. From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ic(DSC) studies, the dehydrogenation peak temperature of the Mg/C materials with Mo is lowered to 299-340 ℃.  相似文献   
960.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ceramic (h-BN) based on the nitridation of B powders was obtained by reaction sintering method. The effects of sintering temperatur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resultant products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reaction mechanism was discuss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action between B and N2 occurred vigorously at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1 000 °C to 1 300 °C, which resulted in the generation of t-BN. When the temperature exceeded 1 450 °C, transformation from t-BN to h-BN began to occur. As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increased, the spherical particles of t-BN gradually transformed into fine sheet particles of h-BN. These particles subsequently displayed a compact arrangement to achieve a more uniform microstructure, thereby increasing the streng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