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6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神经网络降维分析法在制浆蒸煮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神经网络降维分析法应用于制浆蒸煮工艺过程,揭示了最高温度、保温时间、用碱量、蒽醌用量等工艺参数间的内在联系和对纸浆得率、硬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对于以木料为原料的蒸煮工艺,当控制纸浆硬度在一定范围的条件下,提高最高温度、适当降低保温时间、减少用碱量和蒽醌用量能明显提高纸浆得率。  相似文献   
13.
文中开发了在三维空间显示函数图象及参数优化图象的通用软件,该软件可以用三维图象显示模拟对象过程的各种操作情况,并可自由旋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操作变化趋势,进行局部或全过程的优化以提出最佳操作方案,也可由不同的操作参数显示多种优化操作方案,以便从中择优。应用该软件对乙苯反应器实施操作优化,烃化液中乙苯的百分含量提高了2.075%。  相似文献   
14.
改进遗传算法及其在过程系统综合中的实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过程系统综合问题通常是奇异、多峰的,本文对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对改进后的算法对该类问题的求解能力进行了研究,对遗传算法测试函数、最优过程设计和换热网络综合等问题的有效求解表明:该处地过程系统综合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MINLP)有着较好的全局求解能力。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技术正在当前国际企业界方兴未艾,我国也在积极起步。对于电子商务的内涵及其范畴的界定,尤有确切认定的必要。审视国际成功建立电子商务的典型案例,分析其必备前提条件并预见其发展方向,为发展我国化工企业电子商务提供借鉴,这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动态系统神经网络结构的改进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群雄  麻德贤 《化工学报》1997,48(6):680-685
在对动态神经网络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网络结构模式,把具有同类特性的输人参数集中在一个节点上以代表该类参数的性质、产生这类参数对网络的综合作用。这样构造的更合乎逻辑的神经网络的权值总数要比传统的BP网络的权值总数大大减少,从而加快网络学习速度,有利于网络的在线学习和提高网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此外,本文对神经网络逆动态控制器进行了分析,提出在输入层增加系统偏差作为一个输入变量,从而增强了控制器的控制质量和控制反应能力。最后,应用上述技术对CSTR典型化工实例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潘沙青  麻德贤 《化工学报》1986,37(2):238-247
本文探讨了扰动硬链(perturbed-hard-chain)理论状态方程式对含有极性溶剂CH_3OH、H_2O及CO_2、CO、H_2、CH_4、N_2、Ar等气体溶质组成的混合体系的适用性.优化计算文献数据求得上列各种物质的有关参数.发现,无论是极性物质对还是极性物质与非极性物质对的调整参数,都与温度有关,应按温度的单变量多项式β=a_0+a_1T+a_2T~2取值.应用这些参数计算CH_3OH-H_2O-CO_2-CO-H_2-CH_4-N_2-Ar八元体系汽液相平衡数据,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化学热力学溶液理论,建立了计算氨合成流程中NH_3-N_2-H_2-Ar-CH_4五元系统气-液相平衡的数学模型。列出了按这个数学模型,应用DJS-121电子数字计算机计算的该五元系统中各组份气-液相平衡参数K值,也列举了对氨合成流程中液氨分离器设计计算的实例,得出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化工过程开发专家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提出了计算机化工应用的“三次浪潮”,并在简单介绍专家系统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回顾了专家系统在化工领域应用发展现状,预测了化工专家系统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在裂解炉中进行轻柴油裂解,由于二次反应生成的高沸点组份凝聚,而出现结焦现象。研究表明,结焦有两个途径:一个是裂解过程中生成的小分子不饱和烃,在600~1000℃温度下发生聚合、脱氢缩合反应;另一个是原料中的芳烃,以及裂解过程中由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