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5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31篇
工业技术   9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利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相关数据,分为经济发展水平、科技与教育、交通运输与邮电通信、基础设施与生活质量4个子系统建立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六省会的整体实力,综合评价与分析后提出应该确立武汉作为中部六省的龙头城市进行发展以及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2.
介孔载体嫁接的离子液体催化二氧化碳合成碳酸丙烯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离子液体1-丙基(三乙氧基硅基)-3-甲基咪唑的氢氧化物([Smim]OH)分别嫁接到介孔SiO_2、MCM-41和SBA-15分子筛上制备了非均相嫁接型离子液体,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N_2吸附、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等技术对3种非均相嫁接型离子液体进行了表征。在无溶剂、温和的条件下,以非均相嫁接型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研究了环氧丙烷(PO)与CO_2环加成合成碳酸丙烯酯的反应。实验结果表明,3种非均相嫁接型离子液体均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Smim]OH/SiO_2的催化性能最好;在[Smim]OH/SiO_2 1.260 mmol、PO 70 mmol、CO_22 MPa、120℃、8 h的优化反应条件下,PO的转化率可达99.5%;[Smim]OH/SiO_2重复使用4次后仍能保持较高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83.
硝酸盐催化碳酸二甲酯与苯酚合成苯甲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察了各种硝酸盐催化剂催化碳酸二甲酯(DMC)与苯酚合成苯甲醚的反应活性及其规律,优化了反应工艺参数,并讨论了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200℃、n(DMC)∶n(苯酚)=2.0、CsNO3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1.0%、10h的条件下,苯酚的转化率达98.1%,苯甲醚的选择性达99.2%。分析发现,当硝酸盐阳离子金属的电离能小于600kJ/mol时,硝酸盐具有较好的活性,且电离能与苯酚的转化率近似成线性关系,电离能越小,苯酚的转化率越高;当阳离子金属的电离能大于600kJ/mol时,硝酸盐的活性较低。苯环上引入不同取代基的苯酚的甲基化反应活性不同,供电子基团提高了苯酚的反应活性,而吸电子基团则相反;苯酚活化后生成的苯酚盐的亲核性强弱是影响甲基化反应活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84.
励磁附加控制对电力系统稳定器的影响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超  张俊峰  魏伟 《广东电力》2011,24(11):109-111
惠州抽水蓄能电站的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PSS)在励磁附加控制投入后引起功率自发振荡,根据实测的频率特性进行原因分析.励磁附加控制的引入改变了励磁系统的无补偿特性,基于相位补偿原理配置的PSS反而削弱了机组阻尼,因而引起功率振荡.指出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在正常运行方式下不应投入励磁...  相似文献   
85.
丙炔酸类化合物是一类用途广泛的有机中间体,以CO2为羧基化试剂,将其插入到端基炔烃的C—H(sp)键是制备丙炔酸类化合物的一条新型路线,其绿色化程度显著高于传统方法。本文在系统分析CO2路线制备丙炔酸类化合物反应机理的基础上,梳理了该反应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近年来与该反应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的前瞻研究。基于上述总结,本文认为后续研究应开展的工作包括:①从实际工况角度(耐强碱性反应体系、耐强极性溶剂等)出发进行催化剂的设计;②强化反应机理研究,明确不同催化剂上的反应路径和中间体形态差异,夯实理论基础;③强化潜在技术瓶颈问题的突破,尤其是湿度敏感、碱助剂循环、下游合成网络衔接等。  相似文献   
86.
新型自然软开关变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拓展三相逆变器的自然软开关动作状态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可升压自然软开关变流技术。由于采用该技术的新型三相逆变器电路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可靠,因而能方便地作为电力有源滤波器的逆变器用于谐波补偿。在此,对一种新型逆变器拓扑和新型自然软开关变流技术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主电路的分析,推导出了新型AC/DC/AC变换器拓扑。采用空间电压矢量法,并结合所提出拓扑的特点,重点介绍了如何采用锯齿载波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法,以实现数字控制。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控制技术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7.
解析GB/T 406—2018《棉本色布》标准。对照2008版标准,介绍了GB/T 406—2018《棉本色布》的主要技术变化;对标准测试项目的分类、测评项目的要求与规范限的配合、织物断裂强力的考核及贸易型标准的适用等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建议。认为:按照贸易型标准规则,根据纺织品具体用途与具体需要制订不同的织物断裂强力考核方式是更科学合理、经济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
以HA、BSA和SA模拟典型膜污染物,对比分析了一体式和分体式两种MIEX-UF耦合工艺在减缓膜污染方面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对任何一种典型污染物来说,一体式MIEX-UF工艺减缓膜污染的效果都远远强于分体式MIEX-UF工艺。机理分析证明,即使MIEX对BSA的吸附去除高达91.4%,吸附也不是一体式MIEX-UF工艺减缓膜污染的最主要因素。尽管污染物的性质会影响一体式工艺中三种膜污染减缓机制的相对贡献比例,但MIEX与污染物间更强亲和力带来的动态膜效应始终是一体式MIEX-UF工艺减缓膜污染的最主要因素。污染物与MIEX间亲和力越强,一体式工艺对其造成的膜污染的减缓效果就越显著。因此,当以提高膜污染控制性能为目的时,在一体式吸附-UF工艺中吸附剂的选择更应该关注其与污染物间亲和力而不是吸附剂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