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钛合金薄壁构件具有质量轻、结构紧凑等优势,然而因其轴向尺寸大、壁厚薄和形状复杂等几何特征,传统成形技术在成形薄壁构件时流程长、工艺复杂,严重限制了钛合金薄壁构件的应用。金属粉床3D打印技术可快速成形复杂异形零部件。为此,对电子束选区熔化技术(SEBM)和激光选区熔化技术(SLM)的成形能力和成形钛合金薄壁构件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表面粗糙度进行综述,并分析3D打印高性能精密复杂整体钛合金薄壁构件的发展趋势,为轻量化钛合金薄壁构件在高端装备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金属点阵多孔材料是一种具有复杂周期性结构的先进轻质多功能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比强度、吸声、降噪以及超材料等特性,近年来备受关注.而传统的制备工艺仅可以制造类点阵结构,难以生产复杂、精细的点阵结构,成为金属点阵多孔材料进一步应用的掣肘.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技术具有设计与制造自由度大、快速制造任意复杂几何形状零件的特点,可对金属点阵多孔材料进行微观、界观和宏观尺度晶格的多种组合进行调控,是金属点阵多孔材料制备技术的前沿.然而,增材制造金属点阵多孔材料存在残余应力大、表面粗糙度高以及局部应力集中等问题,导致其压缩脆性以及疲劳强度较低.因此,除了研究增材制造工艺参数对点阵结构性能的影响外,研究者们主要从拓扑优化以及后处理方面不断进行尝试,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结合拓扑优化设计,可使得应力分布更均匀,更好地服役于不同的加载环境;梯度点阵结构的压缩强度以及能量吸收是均匀点阵结构的两倍以上;通过热处理以及化学蚀刻可以降低点阵结构的残余应力和表面粗糙度,大幅提高其点阵结构的疲劳强度.通过控制单胞结构的分级孔隙度分布、合适的后处理,有望同时实现高孔隙率、高疲劳强度和高能量吸收.本文首先陈述了增材制造金属点阵多孔材料的优势和成形准则,随后介绍了单胞形状、单胞尺寸、支柱直径、体积孔隙率等因素对点阵结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归纳了这些因素对点阵结构的屈服强度、能量吸收率和疲劳强度等性能的影响.此外,总结了点阵结构的拓扑优化和后处理对其性能的影响,最后介绍了增材制造金属点阵结构存在的掣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43.
本文从四个相对独立的层次分析了引起智能火灾探测器掉码问题可能的原因 ,并分别针对各个层次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4.
高压电机启动时会对电网公共母线电压波动造成较大影响,选择不同的启动方式,引起的电压波动值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以上海某工程为例,通过ETAP软件仿真10 kV电机在不同启动方式下对电网公共母线的电压波动影响,又结合市场调研比较了其相应的初投资费用。在满足入网点电能质量国家标准限值的前提下,降低用户经费投入,选择合理合适的启动方式至关重要,为用户优化配置10 kV大容量电机的启动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以不同酶解时间(1、2、3?h)、不同酶添加量(1%、2%)生物解离大豆过程中形成的乳状液为研究对象,探究乳状液中乳滴聚集机制、结构特征及分子间相互作用。通过乳状液中蛋白水解度、显微镜观察、Zeta电位、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荧光色谱等指标的测定发现:经过蛋白酶酶解,乳状液中蛋白水解度在7%左右;生物解离使乳状液蛋白被酶解成分子质量较小的肽段,乳状液油脂与蛋白之间的亲和力降低,乳滴出现聚集,Zeta电位绝对值减小;SDS-PAGE条带上出现了由二硫键引起的大分子质量的蛋白聚集体;另外,乳状液荧光光谱中,乳状液相对于相同酶解条件下大豆分离蛋白荧光强度明显减弱,可能是由磷脂的存在、蛋白质-油脂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蛋白质聚集体导致。  相似文献   
46.
为揭示大豆蛋白和大豆卵磷脂在油-水界面层的交互作用及复合微乳体系的稳定机制,探究了温度(20、60℃)和均质压力(0~80 MPa)的协同作用对蛋白质-磷脂复合乳化体系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于天然大豆蛋白与磷脂(native soybean isolate-lecithin,NSI-Lec)形成的乳状液,热变性大豆蛋白与磷脂(denatured soybean isolate-lecithin,DSI-Lec)的乳状液功能性质随均质压力的变化更明显。NSI-Lec乳液在均质压力达到80 MPa时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及电位变化不再显著,但DSI-Lec乳液在该条件下功能性质继续提高。当均质压力高于40 MPa时,DSI-Lec乳液的乳层析指数明显下降,说明乳液更加稳定。粒径分布结果表明:NSI-Lec乳液呈双峰粒径分布,DSI-Lec乳液在均质压力高于20 MPa后粒度分布曲线向小粒径方向移动,且当均质压力达到80 MPa时粒径分布呈现单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DSI-Lec乳液随均质压力的提升分布更均匀,乳液连续性较好。  相似文献   
47.
以水酶法调和油、溶剂浸提调和油、市售调和油为研究对象,探讨在100、150、200、250、300℃条件下加热1h,各调和油理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3种调和油的色泽加深,酸价、p-茴香胺值明显增加,过氧化值均先上升后下降,三种调和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但在加热温度低于200℃时,水酶法调和油的脂肪酸比例仍能接近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均衡比例0.27∶1∶1。  相似文献   
48.
随着台南气田产能建设的逐步完成,每台单井计量分离器负责计量的单井数有明显增加,为了在规定时间内求得每口井的单井产能无形中增加了倒井的频率和次数,日积月累求得的单井产能真实性存在有诸多不确定因素。为此核实单井产量降低产输量误差已刻不容缓。本文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主要介绍了台南气田引起产输量误差的几方面原因,并对此进行了简要分析,最终提出减小误差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营养干预对妊娠期血糖异常孕妇血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产科门诊确诊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孕妇共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强化营养干预组(40例).分别检测两组孕妇孕中期和孕末期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清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组间差异和前后差异.结果:强化营养干预组孕妇孕末期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孕妇(P<0.05),但糖化血红蛋白和各血脂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强化干预组孕末期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显著低于孕中期(P<0.05),对照组孕末期的空腹血糖显著高于孕中期(P<0.05),餐后2h血糖孕末期显著低于孕中期(P<0.05).两组孕妇血清甘油三酯孕末期显著高于孕中期水平(P<0.05),总胆回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孕末期和孕中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存在着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脂代谢紊乱,强化营养干预对控制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妇女的血糖水平有显著作用,但未能发现对血脂的改善作用,其原因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50.
针对目前通信技术中,鲁棒性水印技术面临的抗几何攻击这一难题,且现有鲁棒性水印算法不足,文中提出归一化鲁棒性的盲水印算法,以恢复水印同步性为目的,通过整合图像归一化技术、小波变换、加密置乱和盲水印等处理方法,并利用图像归一化所具有的几何不变性,研究能抵抗几何攻击的鲁棒性水印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嵌入水印图像对常规的信号处理和几何攻击有很强的鲁棒性,尤其在同步攻击的放缩和拉伸攻击及旋转攻击方面效果更为显著。文中所提出的水印算法大大提高了现有水印算法对于旋转攻击的鲁棒性,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