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陈晓飞  王润生 《计算机学报》2004,27(11):1540-1545
基于骨架的目标表示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虽然目前基于不同原理提出了许多骨架提取算法.但是关于利用骨架信息来有效地表示并识别目标的研究却很少.文章对骨架的结构基元自顶向下地进行分解,将基元组织成层次树表示.通过引入尺度的概念.获得了目标的节点数目小、连接关系稳定的多尺度树表示.实验表明,它可以紧致、稳健地表示目标,并可降低图匹配过程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72.
2-羟基丙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本文研究了2-羟基丙腈合成过程中影响反应的几个条件,主要是从反应温度、p H值、反应物投料配比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给出了最佳的反应p H值是8.0~8.5,乙醛与氰化氢物质的量比是1:1.1,反应温度5~10℃,得到收率98.5%。  相似文献   
73.
目前长水平井段井壁失稳问题仍是制约国内外页岩气资源钻探开发的重大工程技术难题。为解决龙马溪组页岩长水平井段的井壁失稳问题,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氦气孔隙体积测试、高压压汞测试、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CT扫描、岩石连续刻划强度等实验,分析了龙马溪组页岩微观组构特征及理化特性,探讨了微观组构特征、理化特性对龙马溪组页岩井壁稳定的影响。研究表明:龙马溪页岩富含脆性矿物,黏土矿物以伊蒙混层为主,微纳米孔隙发育,微裂隙呈缝状、近平行分布,敏感性矿物的存在及其层理、微裂缝发育是导致页岩井壁失稳的主要内在因素。为此,针对性地提出了多元协同稳定井壁水基钻井液防塌技术对策,即"强化封堵-适度抑制-合理密度-高效润滑"。应用该技术对策构建了高性能水基钻井液优化配方,评价表明,该体系有较好的封堵性和抑制裂缝扩展的能力。该体系在黄金坝区块2口井三开进行了现场试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体系较好地解决了页岩长水平井段的井壁失稳和水平段摩阻较大的问题,为中国采用水基钻井液技术高效钻探开发页岩气资源提供了新的思路及经验。   相似文献   
74.
杭锦旗区块锦58井区钻井过程中普遍存在严重漏失及井壁失稳问题,为此,开展了该井区钻井液技术研究。在深入分析井漏和井壁垮塌原因及主要技术难点的基础上,从"预防为主"出发,优选钻井液处理剂、优化钻井液配方和性能,确定了随钻承压防漏堵漏和井壁稳定技术,以达到兼顾防漏防塌、确保安全钻进的目的。该技术在锦58井区的JPH351井、JPH393井和JPH404井等3口水平井进行了现场应用,大大减少甚至避免了漏失和井壁失稳问题,取得了显著效果。其中,JPH351井钻井过程中顺利钻穿刘家沟组易漏地层,堵漏时间缩短40%以上,减少了漏失次数,缩短了处理时间;石千峰组和石盒子组地层井壁稳定,平均井径扩大率仅为4.73%;水平段累计钻遇长泥岩段11段513.00 m,泥岩占比达35.92%;3 200.00~3 292.00 m泥岩井段揭开52 d后仍未出现井壁垮塌失稳问题。应用结果表明,随钻承压防漏堵漏和井壁稳定技术能够解决该井区的井漏与井壁失稳问题,保障高效安全钻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5.
介绍了超低渗透钻井完井液配方优选及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超低渗透钻井完井液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抗污染性、较强的封堵防塌性能及保护油气层等,且配方组成简单,容易维护。  相似文献   
76.
介绍了高斯模板相关匹配红外小目标检测方法,指出了该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模板的红外小目标分层匹配算法,这种方法避免了目标尺寸与模板尺寸失配情况下的匹配不精确问题,能够在不知道目标尺寸参数的情况下匹配到高斯形状的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很好地解决了低信噪比点目标检测问题。  相似文献   
77.
SMW工法用于深基坑中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排桩支护、地下连续墙和SMW工法几种深基坑(12~20 m)支护工法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对比,突显SMW工法的优越性,并结合工程实例从设计和施工方面介绍这一新型工法,为SMW工法作为深基坑支护提供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78.
在氰乙酸和三聚氯氰等产品生产的同时副产大量的含氰氯化钠废盐,这些工业废盐含有氰化物和有机物等杂质,需精制后才能回收再利用。采用流化床高温氧化方法对含氰工业废盐中有氰化物和有机物的杂质做脱除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在700 ℃以上、停留时间为3 min时,经高温流化氧化处理后工业废盐中的总有机碳(TOC)、无机铵和总铵可达到离子膜烧碱用原料盐标准;处理后的工业盐中未检测到氰。该研究为含氰工业废盐精制过程和装置的进一步放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9.
从军事领域对燃料电池技术的需求进行了分析、说明,针对军事应用需求,着重介绍了某项目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及其主要组成部分:电堆、供氢子系统、空气供给子系统、水热管理子系统等的技术方案,并对系统主要参数进行了匹配设计计算.根据设计方案,建立了系统性能仿真模型,对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预测研究,结果基本满足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80.
赵晓峰  陈晓飞  王晓东 《黄金》2012,33(6):36-40
以金源矿业公司祁雨沟矿区主竖井提高提升能力改造为工程背景,论述了通过加大箕斗容积,更换主电动机和部分电控装置,使提升能力提高20%的竖井提升系统改造优化方案.改造工程应用表明:生产竖井提升系统改造优化方案投资少、工程量小、工期短、见效快.通过设备更新和系统改造,使竖井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得到提高,有利于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