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3篇
工业技术   9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进一步研究镁水泥在油井堵漏中的应用,本文分别对掺加粉煤灰和矿渣的碱式硫酸镁水泥进行水热环境下的强度试验,研究其在50℃和80℃水热环境中强度变化规律.利用XRD与SEM技术手段,分析碱式硫酸镁水泥在50℃和80℃水热环境中的物相组成和显微形貌,研究碱式硫酸镁水泥强度在水热条件下的衰退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碱式硫酸镁水泥水化产物的物相匹配和显微形貌发生不利转变并使强度衰退,其强度随水热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50℃水热环境下水泥石1d强度由66.9 MPa提高到77.1 MPa,3d强度保留98.1%,7d强度仍能保持77.6%左右;在80℃水热环境下其强度随养护时间衰退较快,1d、3d、7d强度保留率分别为79.7%、70.1%、62.5%.  相似文献   
32.
为解决全工作面液压支架压力连续监测、分析过程中出现的每台液压支架数据变化节奏不统一,工作面顶板运动规律分析较困难的问题,进行了液压支架压力监测结果整体分析。结果发现:基本顶断裂时支架压力呈现出两端头和中间压力较大,中间压力最大的"W"型分布;这种工作面倾向顶板压力显现特征给单支架顶板运动规律分析带来较大干扰。根据工作面倾向顶板断裂特征,将工作面分为上、中、下3个区,区域内支架数据按单支架顶板运动规律分析方法把符合来压判据的循环数据筛选后,按时间序列拟合,再一次判断是否符合来压条件,即多支架联合分析顶板运动规律。实践证明,基于多支架联合分析技术的顶板运动规律和现场观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3.
随着天然气井开发时间的推移,井口压力逐渐降低,低压井口的增压集输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常用的天然气引射技术由于结构尺寸固定,对气井的压力和流量的变化适应性差,使其运行效率普遍较低。据此,设计加工了一台锥芯可调型引射器装置,并对其变工况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可调锥的深入,高压口流量减小,可实现70%左右的流量调节,而且调节过程中低压口流量几乎保持不变,从而使得装置引射率ξ提高,可见该引射技术具有很强的抗流量波动能力。随着可调锥的深入,装置对应的最佳膨胀比增大,从而提高了装置对大膨胀比工况的适应性。同样压缩比下,装置引射效率会随着可调锥的深入而提高,但会降低装置有效引射的压缩比范围。  相似文献   
34.
建立分散固相萃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鱼体中地克珠利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无水硫酸钠脱水,乙腈超声提取并减压浓缩,正己烷去脂,基质分散固相萃取净化,以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扫描模式进行质谱分析,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地克珠利在1~1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9。地克珠利添加水平为1.00~50.0 μg/kg时,平均回收率在95.4%~108%之间,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5%。地克珠利的检出限为0.50 μg/kg。本方法灵敏、高效、简单、重复性好,能满足鱼体中地克珠利残留量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35.
郭江涛  杨娟 《煤炭技术》2014,33(11):345-347
针对煤矿井下巷道顶底板及两帮形变特点及环境影响因素,设计基于激光检测原理的顶底板及两帮移近量传感器。该传感器以PIC单片机为核心,具有遥控设置、数码显示、声光报警、总线通讯、局部电池供电等功能。试验及现场应用表明,该传感器测量精度高、传输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能够准确、及时地反映巷道变形情况,为顶板动态监测及分析提供了可靠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36.
为了使亭口水库反滤料选料经济合理,依据现场土料级配包线,按照反滤料保土性和渗透性要求逐级推求第一层反滤砂和第二层砾石反滤料的级配包线,并按照就近取料的原则,针对原设计第一层反滤砂与推求的级配相差太大,选用杨凌砂和咸阳砂进行试验分析,确定用杨凌砂作为第一层反滤料;针对砾石反滤料太粗的问题,采用掺入杨凌砂的方法调整级配让其接近推求包线,并用接触流失试验验算了反滤层级配的合理性。试验结果表明:调整后的反滤料级配更为安全,并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37.
38.
微乳液-燃烧法制备纳米氧化锆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浓硝酸的氧化燃烧反应,对在可溶性锆盐溶液/环己烷/曲拉通-100/异丁醇形成的四元油包水微乳体系中,以浓氨水为沉淀剂制备的凝胶前驱体进行改进处理,并对燃烧过程的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XRD、TEM、激光粒度分析仪等方法对所制粉体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燃烧反应可显著降低晶体的转化温度,保证了纳米氧化锆粉体形貌;所得粉体的粒度均匀,粒径不大于30 nm,有轻微团聚。  相似文献   
39.
为探寻玻璃纤维增强碱式硫酸镁水泥的耐久性,本文研究了纤维铺设位置以及矿物掺合料对其在加速老化试验条件下弯曲强度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手段,分析了经历7 d加速老化试验后不同情况下水泥基体与玻璃纤维的粘结情况以及玻璃纤维的侵蚀情况.结果表明,纤维铺设于底部的试样强度要高于纤维铺设于中部的试件,老化7d后前者强度仍略高于后者.对比未掺矿物掺合料的试样,矿物掺合料的掺入可以显著改善材料的耐久性.其中,掺入矿渣的试样气硬条件下强度虽高,但加速老化后强度保留率较低,老化7d时仅为51.33%;而掺入硅灰的试样加速老化后强度损失较低,耐久性良好.经过7 d的加速老化后,掺入硅灰的水泥基体与玻璃纤维仍牢牢的粘结在一起,掺入矿渣的水泥基体与纤维的粘结较差,而未掺矿物掺合料的水泥基体已几乎完全失去与纤维的粘结.无论是否掺加矿物掺合料,当加速老化试验进行到7d时,纤维表面均未有受到侵蚀的迹象.  相似文献   
40.
为了研究粉碱式硫酸镁水泥耐硫酸盐腐蚀性能,对不同材料组成的碱式硫酸镁水泥浸入水和硫酸钠溶液中各龄期抗折强度、抗压强度、质量变化及水化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0.3 mol/L的硫酸钠溶液试验环境下,掺入粉煤灰对水泥抗折抗蚀性能改善较为显著,而掺入矿渣对水泥抗压抗蚀性能改善较为显著.掺入粉煤灰和矿渣的碱式硫酸镁水泥180 d的抗折抗蚀系数和抗压抗蚀系数与未掺加矿物掺和料的碱式硫酸镁水泥相比分别提高了0.61和0.15;掺入粉煤灰和矿渣的碱式硫酸镁水泥各龄期的吸水率均低于未加外掺料的碱式硫酸镁水泥的吸水率,同时粉煤灰和矿渣的掺入能有效抑制Mg(OH)2晶相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