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前已经有多种超声弹性成像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通常情况下,这些方法均是基于组织为纯弹 性的假设,因此忽略了组织粘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分别用粘弹性力学的理论计算得到软 组织位移形变分布以及声回波分布等。这对于超声粘弹性成像的理论分析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研究模型组织在不 同粘弹性参数和不同频率的声压刺激下对粘弹成像的影响。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表明,在进行弹性成像研究时不能忽略组 织粘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脑胶质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脑疾病。脑胶质瘤的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改善脑胶质瘤 患者生存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脑胶质瘤的诊断主要依靠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大型仪 器设备,难以精准识别脑胶质瘤边界、术中实时引导手术治疗;且化疗药物受血脑屏障的限制,药物 到达病灶浓度极低,难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且还具有严重的副作用。近年来,纳米技术的飞速发 展为脑胶质瘤的精准诊疗带来了新希望。新型功能化纳米探针具有高灵敏、高特异、多功能的优势, 已被成功用于脑胶质瘤的多模态诊断和治疗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该文先介绍了国内外研究 小组利用功能化纳米探针开展脑胶质瘤精准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然后,重点介绍了纳米探针跨血 脑屏障、多模态成像显影脑胶质瘤边界及成像引导脑胶质瘤精准治疗三方面的研究工作,评述了纳米 探针制备、表面功能化修饰,以及用于脑胶质瘤成像和治疗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最后,对功能化纳米 探针在走向临床应用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3.
轧制镁合金超塑性和超塑胀形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对轧制态MB15镁合金进行了超塑性拉伸实验 ,结果表明 :晶粒尺寸为 5 .9μm的MB15镁合金板材 ,在温度为 5 73K、初始应变速率为 5 .5 6× 10 -4s-1的变形条件下 ,获得的最大延伸率为 30 9% ,应变速率敏感指数为0 .34;当真应变为 0 .3时 ,试样的晶粒尺寸为 4 .5 μm ,说明在拉伸初始阶段轧制镁合金可以获得细晶组织 ,同时发生了部分动态再结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断口发现典型的超塑性空洞形貌特征。通过胀形实验可以看出 ,该镁合金板材的超塑成形性能好 ,具有良好的超塑性成形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4.
具有分形结构Ag纳米衬底的荧光增强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出具有分形结构的Ag纳米荧光增强衬底。实验中,采用532nm连续光激发居于Ag纳米结构衬底表面附近的罗丹明6G(Rh6G)荧光分子,结果表明,具有分形结构的Ag纳米金属衬底对沉积在其表面的Rh6G分子表现出明显的荧光增强效应。根据局域场增强理论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经过电化学方法制备出的分形Ag纳米结构,在外电磁场激发下能够形成较强的局域电磁场分布,从而有效地激发Rh6G荧光分子,增强其荧光辐射强度。  相似文献   
35.
该文介绍了声光器件的工作原理,研究了在相同输入功率下得到的声光衍射功率值;实验以700 MHz声光器件进行测试,得到实验数据.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到声光器件具有一定的噪声抑制能力(实验测试计算的噪声系数NF<1),为声光器件在信号处理中的性能设计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6.
正常运行情况下的最优化与智能化和发生故障情况下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是自动化学科近阶段的两大研究热点。文章关注的侧重点是后者,对故障诊断的研究内容、典型方法和应用领域做了较为系统地阐述。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一种超高频(UHF)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该系统基于80 MHz超高频血管内超声探头,运用高性能集成电子芯片实现超声脉冲的发射和回波数据的接收及高速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芯片实现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包络提取、数字扫描变换等数字信号处理算法。测试结果表明,在80 MHz频率下,系统可接收的最小信号电压为25μV,在47dB增益下动态范围可达51dB。通过钨丝(wire)线模和离体血管的实验,来评估系统的高分辨率成像性能,通过对回波数据-6dB带宽的分析计算,80 MHz超声探头的轴向分辨率和横向分辨率分别为32μm和103μm。实验表明,此系统可实现高分辨率的超声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38.
在表面增强喇曼散射(简称SERS)活性最突出的三种衬底Ag、Cu及Au中,Ag和Cu不仅由于增强效果好,更由于衬底制作的成本低廉,方法多样,而在SERS研究中被广泛使用。相比之下,尽管Au性能稳定,不易氧化,而且在红光激发下具有与Ag和Cu相媲美的增强效果,但终因成本昂贵,制作方法单一等因素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Au衬底的选用。  相似文献   
39.
邹晶  郑海荣  张朋 《无损检测》2010,(12):926-929,943
在高能工业CT系统中,为了提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常在探测器前加装栅格状准直器,导致采样数据出现稀疏的情况。为此采用多次圆周多次扫描的方式,但这又大大增加了扫描时间。为兼顾扫描速度和重建图像质量,提出了一次圆周多次扫描的数据扫描方式并采用相应的重建算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此方法在保证重建图像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扫描速度。  相似文献   
40.
声辐射力弹性成像是一种新的测量组织硬度的超声成像方法。不同于其他超声组织弹性成像方法,声辐射力弹性成像能够定量测量组织的弹性模量数值,并且具有对操作者经验依赖性低的特点。然而,由于成像算法数据处理量大,运算时间长,声辐射力弹性成像还无法进行准实时的二维成像。为了获得实时的二维声辐射力弹性图像,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适合于在GPU上并行计算的声辐射力弹性成像算法。通过与运行在CPU上的原始声辐射力弹性成像算法进行对比,证明在GPU上实现的算法大幅度地提高了运算速度。在自制弹性仿体上,比较了基于GPU和CPU两种算法所成的二维弹性分布图像的质量,结果证明两者的图像质量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