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30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从博弈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人水和谐的内涵,提出了人水博弈的概念.对人文系统和水系统的博弈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水和谐博弈模型的框架,其主要包括博弈内涵分析、博弈辨识、博弈评估、博弈管理4个部分.从人水博弈关系方面分析实现人水和谐的途径:①维持水系统健康;②提高公众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等.  相似文献   
52.
对采用团化工艺和未进行团化工艺处理的钽粉进行了分析比较,重点分析了其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及电气性能存在的差异。研究表明,采用团化处理的钽粉,其物理性能明显改善,颗粒均匀性好,漏电流、收缩率低,容量高,有利于提高压制块的成型性,降低烧结块的收缩率,提高电容器的容量,满足高比容、高压高可靠电容器的设计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3.
复数自适应进化规划及模糊规则基的自动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得宝  赵春霞 《电子学报》2007,35(2):341-344
提出一种新的二进制和复数混合编码的自适应进化规划方法.用两层染色体来表示模糊规则基,第一层染色体采用二进制编码,对模糊规则基的结构进行描述;第二层染色体采用复数编码,对模糊规则基的参数进行描述.利用自适应进化规划同时优化规则基的结构和参数.在无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对非线性系统语言模糊规则基和模糊PID控制器规则基进行自动提取实验,结果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4.
从金属杂质含量方面分析了其对钽粉电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了钽粉在不同磁选条件下金属杂质含量的变化,以及在不同烧结温度、不同赋能电压条件下对电性能的影响,从而可以通过降低钽粉中金属杂质含量来改善钽粉的电性能。  相似文献   
55.
Al2O3—SiCw复合陶瓷的组织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6.
人造金刚石冲击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影响了金刚石冲击强度的两个重要因素,晶型与磁性包裹体,特别是磁性包裹体对热冲击强度的影响比对常温冲击强度的影响更甚。  相似文献   
57.

针对传统图模型的流形学习无法准确表达数据间多元几何结构信息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超图正则化的概念分解(HRCF) 算法. 该算法用一组具有相似属性的数据子集构建超边, 建立数据间高阶关系的超图模型. 通过在概念分解算法中增加超图正则项, 保持数据间多元几何流形结构, 提高了算法的鉴别性. 在Yale 库、USPS 库和TDT2 库上的实验表明, HRCF 算法明显提高了聚类的准确率和归一化互信息, 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8.
概述了FN-303胶粘剂取代FN-305胶液作为吸波橡胶与复合材料粘接用胶的可行性试验设计与试验结果,为FN-303胶粘剂的使用提供了依据并取得了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9.
本文结合实例概述了耐热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在复合材料模具制造中的试验设计和测试结果,为耐热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应用提供了使用依据。  相似文献   
60.
本文首先就如何使用臭氧和二氧化氯对水中石油类污染物氧化去除进行了研究 ,确定了最佳反应时间、pH、温度对去除率的影响 ,同时进行了臭氧和二氧化氯的对照氧化实验。分析了ClO2 和O3在水处理应用中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 ,二氧化氯的氧化能力虽比不上臭氧 ,但仍然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石油类污染物。二氧化氯去除石油类污染物试验中 ,一般去除率为 5 0 %左右 ,整个去除作用主要集中在前 5分钟发生。随着时间延续 ,随后的反应中去除率没有明显的提高。因此 ,在投加方式上应采取直接循环接触法 ,建议二氧化氯的最佳投加量应为有机物总量的 1 .5倍 ,二氧化氯处理 pH 6~ 7溶液时的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