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28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胥杰  赵尚弘  方姚生  侯睿  马涛  郭钦鹏 《激光与红外》2007,37(10):1039-1040
大气对战术激光造成的光束偏转将使战术激光脱离目标,通过对光束偏转的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折射率结构常数和离地面高度是影响光束偏转的重要因素.对光束偏转提出了简单的预补偿方法,从而可以确保战术激光精确到达靶面.  相似文献   
32.
基于利用透射体布拉格光栅 准直透镜所设计的非相干组束方案,建立了光纤激光组束的理论模型.依据所建模型,对光栅的组束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组束时,不同的光栅厚度须选择不同的光栅参数;随着光栅厚度的减小,满足最佳组束条件的空间频率和折射率调制将逐渐增大;在折射率调制和空间频率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光栅厚度的减小,角或谱的选择性逐渐增大;随着光束发散角和光谱宽度的增大,衍射效率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33.
庄茂录  赵尚弘  董淑福  马丽华 《激光技术》2004,28(4):379-382,409
基于速率方程和光传输方程,对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放大器的计算模型进行了讨论,并利用数值模拟结果对980nm激光抽运双包层Er3+/Yb3+共掺光纤放大器Er3+上能级粒子数的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分别给出了正向抽运和反向抽运条件下,Er3+归一化上能级粒子数分布曲线。利用上能级粒子数沿光纤的分布曲线解释了信号光沿光纤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4.
设计了一种改进的环形腔双包层掺Tm3 光纤激光器.通过分析准三能级系统的再吸收损耗并对比实验结果,获得了双包层掺Tm3 光纤激光器的阈值功率和热平衡时反转粒子的数量;研究了所设计的环形腔双包层Tm3 光纤激光器的稳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环形腔结构下,整个光纤都处于高泵浦状态之中,且随入射功率的增加,泵浦功率增加更明显;在光纤长度不变的情况下,二色镜最佳反射率随泵浦功率的增加逐渐增大;在二色镜反射率不变的情况下,随泵浦功率的增加,最佳光纤长度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35.
光纤激光频谱组束是实现大功率、高质量光纤激光输出的有效手段。综述了光纤激光频谱组束技术的最新进展情况,介绍了光栅外腔频谱组束、MOPA结构频谱组束、PTR布拉格光栅频谱组束以及二维阵列的相干和谱组束等方案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现状,比较分析了各种组束方案的优缺点,最后对频谱组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6.
随着小卫星技术的蓬勃发展和空间激光通信的成熟,编队卫星激光通信以其机动,灵活,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和低成本等优点而成为国际航空航天,特别是军事领域的研究热点。提出了编队卫星群对地通信模型,系统利用Mach- Zehnder干涉仪两臂时延差分别在发送端和接收端进行编解码。建立了光场干扰数学模型,以相互独立光场为基础,研究了在大气弱抖动条件下接收光场和干扰噪声,推导出了系统的信噪比(SNR)和误码率(BER)公式。最后,通过仿真计算对这一模型进行验证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卫星个数较少时具有~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
四象限光电二极管是激光制导武器的核心部件,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并对光电二极管的结构,灵敏度方向性、噪声电流和频率响应时间选择作了分析.提出了噪声电流预存储和等带宽带外滤波两种消噪方法,可作为四象限光电二极管的选择和设计的基础.  相似文献   
38.
分析了点对点量子密钥分配协议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仿真研究了不同用户数量下量子-经典混合光网络量子密钥分配协议的网络性能,同时对比了三类协议的网络部署成本。仿真结果表明,对于中小型接入网(仿真用户数为32),制备-测量协议密钥生成率最高,安全传输距离最短,纠缠光协议密钥生成率最低,安全传输距离最长;对于较大规模网络,测量设备无关协议的网络部署成本最小,是建立混合光网络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39.
针对卫星通信中微波信号光学处理问题,建立了星间微波光子下变频系统模型,采用两个双电极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E-MZM)并联形式,以光载波抑制(DCS)方式实现了星间微波信号的光域放大、传输和下变频。利用贝塞尔函数展开分析了下变频系统中信号和各噪声分量,对射频本振信号功率进行了优化,仿真研究了调制器直流偏置漂移、移相器相移误差和发射光功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调制器直流偏置相位漂移小于5℃时输出载噪比(CNR)恶化小于0.05 dB,移相器相移误差小于5℃时输出CNR恶化小于0.02 dB,系统具有较高稳定性;当发射功率为10.48 dB时,输出CNR达31.33 dB,系统能够满足输出CNR要求。  相似文献   
40.
分析了空间激光通信的两种信道数学模型--自由空间光通信信道和大气激光通信信道,针对信道时变突发的特点,引入信道编码技术和交织技术,交织对发送信号进行扰码以克服大气信道相关性,Reed-Solomon(RS)线性分组码克服信道的突发错误,并进行一定程度的纠错.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RS编码和交织技术非常适合空间光通信信道,能大大降低系统的误码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