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电化学脱嵌法盐湖提锂技术因其选择性高、吸附量大、绿色无污染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盐湖卤水矿化度高、黏度大,导致实际提锂速率较低。基于此,以NH4HCO3为造孔剂,制备了具有良好渗透性和传质性能的多孔LiFePO4电极,以改善提锂过程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造孔改性后电极表面具有微裂纹-微孔的复合结构,可显著强化溶液的传质过程,降低电化学极化。以多孔电极进行电化学脱嵌法提锂,其嵌锂容量由传统电极的25.6 mg(Li)/g(LiFePO4)增加至多孔电极的35.2 mg(Li)/g(LiFePO4),且提锂过程的平均电流密度由8.7 A/m2提高至17.9 A/m2,提锂效率显著提高。此外采用多孔电极循环提锂30次后容量保持率高达98%,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42.
采用粉体四氧化三锰为吸附剂,对硫酸锰溶液深度除钼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硫酸锰溶液的浓度、溶液的初始pH值、吸附剂的加入量、反应时间及温度等因素对四氧化三锰吸附除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酸锰浓度为70~200g/L、Mo 1 mg/L左右、溶液初始pH值1.2~2.8、除钼反应温度为80℃左右、反应时间30min及四氧化三锰加入量大于1.33g/L的条件下,四氧化三锰的除钼效果最佳,除钼后溶液的残余Mo浓度均低于0.015mg/L,完全达到生产无汞碱性锌锰电池专用电解二氧化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3.
镍电解阳极液深度除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活性硫化镍法"所用的除铜试剂"硫化镍"视为先导化合物,按电子等排原理,通过分子修饰进行类型衍化,修饰阴离子,以一种新设计的含硫化学结构取代S2-,得到的新型除铜剂为NAS和硫化镍混合物.结果表明:当NAS纯度α≥73%(NAS在混合物中所占比例)、除铜剂用量为理论量的1.2倍、溶液pH值为4.0、反应温度为60℃时反应80 min后,采用新型除铜剂从镍电解阳极液中除铜,除铜后溶液中的铜浓度c(Cu2+)可降至1.57×10-5mol/L,除铜渣中铜镍质量比不小于25,远优于工业生产的要求(c(Cu2+)≤1.57×10-5mol/L,渣中铜镍质量比不小于15);NAS在自然条件下放置62 d后,其除铜效果仍然能够满足生产要求,且NAS在除铜过程中没有引入有害离子进入溶液.  相似文献   
44.
介绍了旋转闪蒸干燥机的基本原理及干燥特点,通过在超细镍钴合金粉生产中的成功应用,代替目前传统干燥方法,对改善超细镍钴合金粉的分散性、提高金属直收率、提高粉末的成粉率、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都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难选高硅氧化锌矿碱浸出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氢氧化钠处理难选高硅氧化锌矿的浸出动力学,考察了搅拌强度、浸出反应温度、氢氧化钠初始浓度对锌的浸出速率的影响。利用等浸出率法来确定其表观活化能和反应级数,得到表观活化能E=45.7 kJ/mol,属于化学反应控制;其反应级数K=1.4。实验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可显著提高锌的浸出率,而增大搅拌强度却对锌的浸出率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46.
全面归纳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钨湿法冶金领域内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指出有关研究工作总体上居世界先进水平,在某些方面处世界领先地位,许多成果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同时为近30年来中国钨冶金技术的高速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7.
选择性沉淀法从钨酸盐溶液中除钼的工业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选择性沉淀法从钨酸盐溶液中除钼”新工艺进行了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对处理含WO3130~244g/L,含钼0.535~2.55g/L的工业钨酸铵溶液,除钼后净液中Mo/WO3达到2.00×10  相似文献   
48.
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浸出后,溶液中的镍、钴等有价金属十分容易回收,但一直没有很好的方法来回收锂.实际上,这种浸出液和盐湖卤水都为锂盐溶液,所不同的只是盐湖卤水中锂的浓度往往要低一些,并有大量的氯化钠、氯化镁伴生,因此可将废旧锂离子电池浸出液看做一种特殊的“盐湖卤水”,并进一步调整其Cl-的浓度,进而成功地采用盐湖提锂中常用的萃取法.该方法以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磺化煤油为稀释剂,在三氯化铁(FeCl3)存在的条件下,实现选择性提取锂. TBP首先与FeCl3-NaCl的酸性溶液接触, 形成了锂的专属萃取剂;并将浸出液中氯化钠的浓度进一步调整到250 g/L,在相比(VO/VA)为3,温度为室温条件下萃取5 min, 锂的单级萃取率可达到75 %左右,而Ni2+、Co2+、Mn2+几乎没有被萃取.根据平衡等温线,通过4级逆流萃取,锂的萃取率可达到99 %.   相似文献   
49.
【摘要】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老年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安全性、有效性,并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化疗的近期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82例Ⅲa ~ Ⅲb期不可手术切除的老年性NSCLC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38例,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3 ~ 6个疗程;对照组44例行GP方案4 ~ 6个疗程全身静脉化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1.1%和43.2%(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4.2%和6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71.1%和52.1%,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99 d和336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的主要并发症为气胸。结论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Ⅲ期老年性NSCL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毒副作用低,短期疗效优于GP方案化疗,是现阶段治疗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50.
通过热力学计算绘制25℃时硫磷混酸分解白钨矿过程中伴生稀土物种随pH值以及混酸浓度变化的热力学平衡图,利用这些分析从理论上寻找稀土与钨综合提取的技术,并通过实验验证此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稀土离子可与磷酸、硫酸根以及杂多酸形成络合物而富集在溶液中,不同的pH条件下稀土被络合成阳离子或阴离子。当pH1时,稀土优先与磷酸、硫酸根络合形成阳离子;而当pH约为1~3时,稀土与杂多酸络合成稀土磷钨杂多阴离子,这些配位可促进稀土矿物的分解。实验还表明了杂多酸对稀土分解有促进作用,对于WO_3、伴生稀土质量分数分别为26.11%和0.13%的白钨矿,在温度90℃、反应时间5 h、磷酸浓度1 mol/L、硫酸浓度2.5mol/L条件下,稀土La、Ce、Nd浸出率可达85.61%、45.68%和47.03%。此外,根据稀土与钨络合物种形态的差异可设计稀土与钨分步或同步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