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稀土元素La对粉末冶金钛合金锻态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添加LaH2和LaB6的方式在钛合金中引入稀土元素La,采用粉末锻造法制备Ti-Fe-Mo-La合金,研究La的添加方式对钛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LaH2可显著提高钛合金的伸长率,其中添加0.3%LaH2的合金伸长率达26.5%,比未添加LaH2的合金提高4倍以上,但强度减少约50 MPa左右;添加LaB6可显著提高合金强度,其中添加0.15%LaB6的合金抗拉强度达1 100 MPa,但伸长率提高不明显。以不同方式添加稀土La形成的微观组织造成的强化机制不同是材料强度和塑性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32.
It has been more than ten years since the semi-solid processing (SSP) technique was put into commercial ap plications in the world. A lot of work on semi-solid metals (SSM) including their preparation, reheating and semi-solid forming has been done in China. In order to produce the high quality die-casting, a novel innovation that modifies the present machines based on the SSP technique was proposed. Semi-solid die-casting on modified casting machines can manufacture parts with more excellent quality than those produced by squeeze casting. It was found that the defects such as "elephant foot" and "periphery liquid metal loss" during reheating could be avoided through controlling the non-de ndritic structure of billets and optimizing the reheating process. The processing parameters and mold designs of semi-so lid die-casting are fair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liquid die-casting.  相似文献   
233.
用离子交换法从镍电解阳极液中除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比较国内外现行从镍电解阳极液中除铜的各种方法, 提出了一种新的除铜方法:将阳极液中的Cu还原后再进行离子交换除铜。考察了还原电位对离子交换操作容量的影响, 发现随着还原电位的降低, 离子交换操作容量增大, 当电位达到0.47~0.45 V时, 其操作容量达到最大。得出镍电解阳极液中Cu2+还原为Cu+的最佳条件为:硫系数为4.5, pH为2.0, 反应时间为0.5 h,反应温度为40 ℃。通过离子交换试验发现:随着高径比的增加, V2/V1(漏穿体积/树脂体积)增加, 当高径比达到48.08之后, V2/V1基本不变;随着线速度的增加, 漏穿体积呈二次曲线减少, 其方程为:Y =1 301.5-161.5X +5.75X2;随着离子交换交前液Cu离子浓度的增加, 树脂操作交换容量减少;在整个交换过程中SO42-浓度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 整体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34.
通过东濮凹陷盐岩电性特征、盐岩地震响应特征、盐岩的沉积特征、盐岩的韵律特征及相变规律分析了东濮凹陷盐岩的基本成因。指出了东濮盐湖生油岩与盐岩属深水—半深水的封闭-半封闭湖相沉积,油气源岩与盐岩沉积可在同时、同条件下形成。有机质来源于盐湖稀释层的水生生物和陆源高等生物,可形成质量好的生油岩。“油盐共生”的岩相组合,为深层勘探提供了新领域。  相似文献   
235.
提出了一种以水热合成的PbWO4为原料,然后通过碳热还原-碳化获得超细WC的方法。以PbWO4为钨中间产品,避免了氨氮试剂的引入;采用碳还原的方式可避免水蒸气的产生,抑制了钨粉的长大。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7.0、反应温度为160 ℃,反应时间为4.5 h的条件下,Na2WO4溶液中99.9%(质量分数)以上的W以PbWO4的形式回收。然后采用低温碳还原PbWO4,在C:W摩尔比为5、950 ℃的条件下还原3 h,获得了W和C的混合物,该混合物中预加富余的C有助于抑制钨粉的团聚。然后将W和C混合物高温碳化,在1200 ℃下反应6 h,获得了粒径约为60 nm的WC粉末。  相似文献   
236.
白钨矿(CaWO4)碱压煮工艺是我国主流的钨冶炼工艺。但是,该工艺的机理仍不是很明确。本文利用相平衡原理,开展了白钨矿浸出过程、浸出渣洗涤过程、浸出液蒸发结晶过程中的热力学研究。根据浸出热力学平衡相图的分析,发现白钨矿中的钙对杂质的浸出有抑制作用(以磷为例),合理地解释了浸出液中磷等杂质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的主要原因。在浸出渣稀释-溶解钨酸钠晶体的过程中,利用热力学平衡相图解释了添加磷酸钠作为抑制剂,抑制二次白钨生成的作用机理,并优化了磷酸钠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逆反应有抑制效果的工艺参数。在钨酸钠浸出液蒸发结晶钨碱分离过程中添加Ca(OH)2,在回收利用余碱的同时,还可实现溶液中杂质磷的脱除。该过程的热力学平衡相图表明,蒸发结晶结束区域是Ca5(PO4)3OH的稳定区,而CaWO4不稳定,说明了Ca(OH)2的加入不会影响钨的损失。实验结果表明,在蒸发结晶开始时加入理论量的Ca(OH)2,可以去除90%的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