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2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 一、前言作为钨材和钨基合金基本原料的钨粉,其颗粒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某些特殊性能。而金属钨粉的获得,长期以来一直是采用氢还原三氧化钨的方法。为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一定颗粒的钨粉,曾进行过许多研究。而钨粉颗粒的大小并不是简单地完全取决于三氧化钨的颗粒大小,它们两者之间也不存在单值关系。但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着重要而明显的影响。我们可以认为,较  相似文献   
22.
在国际全球化形式下国内环境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面临很大的困难与挑战。本文概括了知识产权与环境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简述了我国环境技术创新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对于面临的问题,得出了研究结果以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3.
采用EDTA-Fe~(2+)配合物催化H_2O_2对滑溜水减阻剂EM50进行氧化降黏以利于混凝处理。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RSM)对初始pH值n(EDTA)∶n(Fe~(2+))、Fe~(2+)加量3个主要因子的最佳水平及其交互作用进行研究与探讨。结果表明,在φ(H_2O_2)=0.5%时,影响催化氧化降黏的主次因素依次为:Fe~(2+)投加量、初始pH值、n(EDTA)∶n(Fe~(2+));三因素中,初始pH值与n(EDTA)∶n(Fe~(2+))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显著;根据模型所预测的最优条件为pH=6.8、n(EDTA)∶n(Fe~(2+))=1∶1,c(Fe~(2+))=0.27 mmol/L。在此条件下,降黏率平均值为81.85%,与模型预测值相对偏差为2.72%,说明建立的模型切实可行。降黏后进行混凝处理,压裂返排液中的SS及COD去除率分别为93.52%和91.31%。  相似文献   
24.
以硫酸铜和硫代硫酸钠为原料,采用简单的化学浴沉积法成功制备了CuS导电纱线。采用电性能、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热分析(TG)等多种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通过施加一定电压,观察CuS导电纱线的电加热行为。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uS导电纱线具有较低的电阻,最低达21.58Ω;当施加3~7 V电压时,温度可达到32℃~78.1℃;CuS导电纱线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加热行为,在人体可穿戴或生物医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5.
以负载CuS/Ni~+的织物为电极材料,以掺杂茜素红(ARS)的PVA-H_3PO_4-ARS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为电解质,组装了柔性织物电容器,讨论了茜素红含量对柔性织物电容器性能的影响。通过引入茜素红制备出具有良好电化学性能的PVA-H_3PO_4-ARS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制备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进行了表征;分析了茜素红的含量对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离子电导率的影响和机械性能的影响;采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图研究了柔性织物电容器的容量和电化学稳定性。结果表明:PVA-H_3PO_4-ARS凝胶聚合物具有优异的弯曲、压缩、拉伸机械性能;随着茜素红含量的增加,凝胶聚合膜离子电导率先增加后减小,当茜素红含量为0.4 g时,凝胶聚合物质子电导率可达1.3×10~(-4)S/cm;该柔性织物电容器呈现出较高的比容量,最高达14.8 mF/cm~2。  相似文献   
26.
罗军明  谢娟  徐吉林  邓莉萍 《材料导报》2021,35(22):22098-22103
本实验通过超声搅拌加球磨的方式制备了镀铜石墨烯(GNPs)增强Ti6Al4V(TC4)钛基混合粉体,将粉体压制后采用微波烧结制备GNPs-Cu/Ti6Al4V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显微硬度、室温压缩和摩擦磨损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石墨烯含量对钛基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石墨烯含量的钛基复合材料均出现Ti2 Cu、TiC相,当石墨烯含量为0.5%时出现GNPs相,且含量越高GNPs相的峰越高.随着石墨烯含量增加,钛基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显微硬度、室温压缩强度和耐磨性先增加后降低,其中石墨烯含量为0.8%时复合材料的性能最好.与未加入石墨烯的Ti6Al4V基体相比,石墨烯含量为0.8%的GNPs-Cu/Ti6Al4V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和压缩强度分别提高80.9%、69.9%.GNPs/Ti6Al4V和GNPs-Cu/Ti6Al4V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分别比Ti6Al4V基体高33.2%和69.9%.微波烧结制备GNPs-Cu/Ti6Al4V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分别比真空烧结和热压烧结高41.6%、22.9%.GNPs-Cu/Ti6Al4V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与粘着磨损共存.  相似文献   
27.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光催化技术在诸多领域应用引起了广泛研究。主要综述了该技术在抗菌、水处理、空气净化、分解水制氢、金属防腐蚀领域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指出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8.
通过采用不同蒸汽压力模拟酱香型白酒轮次生产,围绕蒸煮过程的糟醅和酒体相关参数变化,初步探索蒸汽压力对酱香型白酒生产的影响。结果发现,当蒸汽压力在0.1~0.2 MPa时,甑内糟醅蒸煮温度基本持平,糟醅蒸煮糊化效果基本一致;蒸汽压力越大,出甑糟醅酸度、水分越低,残糖与淀粉含量基本一致,糟醅中总酸、总酯与吡嗪类等香味物质损失量越大,二次酒液理化与感官指标越差。实际生产中,在保证粮食糊化效果的前提下,蒸汽压力尽可能临近0.1 MPa,能有效降低糟醅中香味物质的损失和提高糟醅上水效果,进一步提升酱香型白酒优质率。  相似文献   
29.
含聚合物油田采出水的结垢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传统的标准方法用于评价含聚合物油田采出水的结垢行为会出现较大误差,这是由于聚合物与EDTA竞争螯合水溶液中的钙离子的结果。本文提出了一种评价含聚合物采出水结垢情况的新方法,相对传统方法通过测定成垢前后溶液中钙离子浓度间接反应溶液中结垢情况,该方法直接测定了结垢的质量。另外,结合了原标准中的络合滴定钙离子的方法,对含聚污水中聚合物对污水结垢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聚合物浓度和分子量对水体结垢影响很大,这与聚合物中酰胺基能够与钙离子发生螯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0.
某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地质累积指数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双桥河流域进行环境调查,采集了底泥样品,分析了重金属含量,应用地质累积指数对河流底泥进行了评价。其结果表明:汞的地质累积指数为-1.01~2.39,76.92%采样点为Ⅱ级,属于中度污染;铅的地质累积指数为-0.07~2.19,3.85%采样点达到Ⅲ级,属中度污染到强污染,65.38%采样点达到Ⅱ级,属中度污染;镉的地质累积指数为-0.32~1.55,30.77%采样点达到Ⅱ级,属中度污染,50.00%采样点达到Ⅰ级,属无污染到中度污染;铬、砷基本没有污染;铜、锌地质累积指数平均值为0≤Igeo<1,达到Ⅰ级,属于无污染到中度污染;汞、铅的污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