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16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为应对燃煤工业锅炉日益严苛的排放标准,提出了一种新型低NO_x旋流燃烧器,将煤粉预燃与燃烧器空气分级、炉膛空气分级进行耦合,通过改变燃烧系统的配风布置对煤粉预燃燃烧状态进行调整,研究了一次风率、内外二次风率、外二次风入射方式、循环风率和燃尽风率对NO_x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工况下当一次风率从15.4%提高到28.7%,预燃室内氧气浓度增大,一次风携带的氧气可直接将煤粉热解释放挥发分中含氮化合物HCN、NH_3等中的N氧化为NO,NO_x生成量由284.4 mg/m~3逐渐增至326.7 mg/m~3。当内外二次风率比由0.46增大到1.4,NO_x排放浓度先下降后上升;由于内二次风量影响预燃室内过量空气系数和湍动强度,外二次风量影响炉膛内部主燃区煤粉发生燃烧反应的湍动混合强度,在二次空气配比变化的综合作用下,内外二次风率比为1.0时,NO_x排放值最低为211.2 mg/m~3。随着外二次风内部入射风量与端面入射风量比值由0增大到4.56,NO_x生成浓度先下降后上升;由预燃室端面入射的外二次空气射流边界较长,主燃区相对较大,燃烧整体较为均衡,而从预燃室内部入射的外二次风促进了预燃室出口气粉混合物在炉膛内与助燃空气的混合;当外二次风内部、端面射流风率比为0.25时,煤粉在预燃室出口区域的湍动强度提高,在局部还原性气氛下,NO_x生成浓度有最低值230.9 mg/m~3。当循环风率从0增大到30.6%时,内外二次风中氧气浓度降低,预燃室和炉膛主燃区还原性气氛增强,挥发分中含氮化合物HCN、NH_3等中的N迁移形成N_2的概率增加,NO_x排放量由250.7 mg/m~3逐渐降低到221.1 mg/m~3。随着燃尽风率由0提高到29%,NO_x排放值先减小后增大;燃尽风率提高时二次风率随之降低,内外二次风湍动扩散能力减弱,主燃区还原性气氛增强;燃尽风率进一步提高使得主燃区氧量不足,燃尽区氧化性氛围较强,大量焦炭和含氮化合物在燃尽区发生氧化反应,导致NO_x生成量增加;当燃尽风率为19.6%时,NO_x生成值最低为253.5 mg/m~3。整体上,当一次风率为17%~19%,内外二次风率比为0.8~1.0,外二次风由预燃室端面入射,循环风率为15%~20%,燃尽风率为19%~22%时,NO_x排放值为212~231 mg/m~3,相比试验工况下最大NO_x排放量下降29%~35%。  相似文献   
92.
为提高电磁辐射源的定位精度,该文提出一种利用光纤方式同步的超短基线电磁探测阵列(CASMA)。该阵列包括5个电磁探测站和1个控制中心,阵元间距约为1 km(基线长度与波长的比值约为0.1),同步精度可达10 ns。CASMA用来测量20~70 kHz长波发射电台的垂直电场信号,并利用低频电磁干涉成像算法计算发射电台的方位角。通过实验对比可以发现,估计的发射台方位角与真实发射台方位角之间的误差小于0.2°,远远优于传统的波达角估计方法。因此,CASMA对电磁辐射源具有很高的测向精度。根据实验结果,在2500 km范围内,若两CASMA电磁探测阵对电磁辐射源进行交汇定位,定位精度预期可达0.5%·R(R为探测距离)。  相似文献   
93.
.NET中通用语言运行时环境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年微软公司推出了.NET构架,向网络计算和分布式跨平台计算迈出了鼓舞人心的一步,通过对JVM和CLR及作对比,着重介绍了.NET跨平台计算的核心设施和跨平台计算的实现思想。  相似文献   
94.
针对甲醇制芳烃机理建模假设多、产物预测过程复杂、计算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数据驱动建模方法。在两段法固定床反应系统中研究了反应压力、甲醇体积空速、一段中心温度、二段中心温度、装置运行时间、累计甲醇进料量及其交互作用对芳烃产物的影响。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建立四个六元二次非线性产物分布回归模型。测试结果表明,测试样本的总体决定性指标ρ2为0.9576,均方误差MSE为0.0037,相比于传统的动力学模型,具有产物预测精确度高、计算量小以及泛化性强的特点;空速和反应压力的交互作用对产物中芳烃选择性影响显著,在空速增大的情况下,产物中最大芳烃占比对应的压力峰值也随之增高。  相似文献   
95.
为了解决网络延迟检测点的有效放置问题,根据网络节点之间的网络延迟,使用系统聚类法对网络节点进行聚类,并使用递归去除1度异常节点算法提高聚类效果.提出动态距离和最小算法,在聚类结果的类中选取对应的类中心,检测点放置在类中心上.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聚类法中类平均法更适合对网络节点进行聚类,递归去除1度异常节点后能表现出更好的聚类效果,通过动态距离和最小算法能找到放置检测点的最佳位置.使用系统聚类法中的类平均法、递归去除1度异常节点算法、动态距离和最小算法,能有效地解决网络检测点的放置问题.  相似文献   
96.
首先分析了具有过热器的特种燃磷塔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建立物理数学模型,给出辐射对流换热计算关系式和热回收效率计算式;最后以7.5万t/a的热法磷酸生产装置为例,确定过热器结构参数,并对其进行辐射对流传热计算,分析具有过热器的特种燃磷塔的热利用效率,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7.
摘要:鲕状赤铁矿具有含磷高、易泥化,铁与脉石矿物呈鲕状嵌布结构等特点,常规的重选和浮选等工艺难以取得较好的选矿指标。磁化焙烧-磁选工艺是利用高磷鲕状赤铁矿最有效的手段之一。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在750℃的条件下,焙烧矿中磁铁矿的相对质量分数最大。焙烧温度高于800℃会发生过还原现象,生成富氏体,不利于焙烧矿的弱磁选。光学显微镜分析表明磁化焙烧过程不会破坏鲕状赤铁矿的鲕粒结构,只发生铁物相的转变。赤铁矿到磁铁矿的晶型转变由表及里,但是多数鲕状赤铁矿颗粒不会完全磁化,磁化焙烧效果与粒度有关。全铁品位为43.74%的矿样,在焙烧温度750℃、焙烧时间60min的条件下,弱磁选可得到全铁品位为55.42%,铁回收率为85.66%的人工磁铁矿,磁铁矿转化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98.
介绍了一种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电网停电检修预案自动生成的方案。通过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大量历史文本数据的分析处理,将分析结果存入领域本体中,从而构建知识图谱。结合规则和本体模型,运用自然语言生成技术,自动生成预案文本。  相似文献   
99.
随着加入到银行网络中新鲜事物的增多和银行的网络交易环境越来越多样化,银行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中着重对强制访问控制、自主访问控制、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和基于任务_角色的访问控制这五种访问控制模型进行了描述和分析.通过对各自访问控制模型的策略分析而建立比较完备的访问控制模型,详细地以各自的访问控制的授权实现方式展开各自在银行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总结了这五种访问控制模型的特点和应用环境,以实现银行网络安全目标.该目标的实现,一方面保证了银行客户信息的安全,另一方面为银行的安全信誉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主要介绍了绝缘层在薄膜晶体管中的重要作用,总结了在薄膜晶体管中应用的绝缘层材料种类及其特点,介绍了不同绝缘层的制备工艺,以及各种制备工艺的原理与特点。最后,通过分析近几年有关薄膜晶体管绝缘层的文献,介绍了薄膜晶体管在制备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当前的研究热点,并对未来薄膜晶体管中绝缘层的制备工艺和绝缘材料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