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1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研究了软包装太湖银鱼常温超高压处理后的微生物存活量与不同压强、保压时间的关系,以及超高压处理对太湖银鱼水分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600 MPa高压处理能杀灭银鱼中所有致病菌,使其菌落总数降到100 cfu/g以下;高压会造成银鱼水分、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的损失,但损失量较小。  相似文献   
142.
金属矿山开采过程中,采场结构参数影响着采场稳定性和企业经济效益,其合理设计对实现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马郡城铁矿矿区内东南角地表存在马郡河以及木材厂、民房等建构筑物,造成矿区10线以东矿段复杂难采的问题,基于正交试验原理对采场主要因素进行方案设计,利用ANSYS与FLAC3D耦合建模的方式对9种不同方案进行模拟,分析了采场应力—应变情况和地表沉陷规律。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地表沉陷影响主次顺序为矿块长度>间柱宽度>矿块高度,矿块高度对塑性区体积影响最为显著;确定最优采场结构参数为矿块长度40 m、矿块高度40 m、间柱宽度6 m。通过正交试验与数值模拟结合的方式在原有设计基础上对矿块参数进行了优化,对马郡城铁矿“三下”开采的采场参数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3.
针对毫米波辐射图像分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分辨率增强方法该方法将双线性插值与改进的非线性外推相结合,首先利用双线性插值放大原始图像.再利用改进非线性外推算法增加图像的高频分量,最终实现毫米波辐射图像的分辨率增强.实验表明.新方法有效提高了毫米波辐射图像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44.
东雷一期抽黄灌区东雷一级泵站为直接抽取黄河水进入总干渠灌溉的源头枢纽站,泵站特点为低扬程、大流量、扬程变幅较大、水源泥沙含量大.本文总结了两次水泵更新改造的成功经验、关键技术创新点及改造后的显著效果,可为解决多泥沙河流上的水泵运行效率低下、泥沙磨蚀严重、检修频繁的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5.
总结既往开展的核与辐射卫生应急救援演习经验,并参考国内外相关技术指南,给出核与辐射卫生应急救援演习的设计步骤及方法、演习前分科目训练要点、演习实施的主要工作和注意事项,并以具体示例加以分析。建议我国开展更加多样化的核与辐射卫生应急救援演习,进一步提高我国核与辐射卫生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46.
一种改进的频域非线性外推图像增强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图像增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频域非线性外推方法。该方法通过用高频加强滤波代替原算法的高通滤波,使增强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实验表明,改进后的方法能有效地提升图像的高频成分,并能使增强后的图像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47.
王勇  袁龙  刘勇 《建筑科学》2012,28(10):19-23
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资助下,课题组对地表水源热泵系统高效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了中国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适应性分区图;通过实际调研,取得了各种水体的水温分布规律及数据库。而后,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在滞留水体的热承载力、取水水泵与取水能耗耦合、热泵机组适应性、取水技术优化方法等适应性关键技术方面获得了一定的突破。另外,对地表水源热泵的环境影响研究也得到了初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8.
以熟制太湖白虾包装产品中残存菌为研究对象,探讨超高压(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用于灭菌的可行性,对影响超高压灭菌效果参数(压力、时间)进行考察与评价,并分别用Weibull和Log-Logistic模型对不同处理条件下的杀菌效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压力大小和保压时间是影响杀菌效果的主要因素,而压力的影响更加显著;两种模型均有较好的拟合度,且Log-Logistic模型拟合度更高。  相似文献   
149.
“意图识别”与“槽位填充”是智能人机交互中的两个核心任务,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目前业界前沿主流的方法,在一些学术公开数据集上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不过这些方法大多依赖于丰富的标注数据集来完成训练,而数据集需要经过人工采集、标注等流程构造,且需满足其分布的均匀性。然而,真实业务场景下的数据却很难达到以上标准,往往面临小样本学习困难的难题,大多主流方法在小样本学习任务上的表现远不如其在大样本学习上的效果。针对此业界难点,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半监督学习与迁移学习的“意图识别”与“槽位填充”的串联方法。该方法根据“意图识别”和“槽位填充”的各自任务特性,分别设计了针对性更强的小样本解决思路,即通过半监督学习的思想,在不需引入大量标注数据的情况下,利用无标签数据丰富、构造训练样本集,提高小样本意图识别的准确性;以及通过迁移学习的思想,将从大样本数据中学习到的先验知识迁移到小样本数据模型中,利用大样本数据与小样本数据间的公共知识,提高小样本槽位填充的精准度。该文所提出的方法通过实验对比被证实有效,且在2021年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与计算智能大赛(CCF-BDCI)组委会与中国中文信息学会(CI...  相似文献   
150.
为了探明下料点位置、充填流量和料浆质量分数对充填接顶率的影响规律和采场内膏体流动规律。利用自主研发的采场模型,开展相似模拟试验。依据实验结果建立接顶率预测模型,并与采场实际接顶率相对比验证模型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地下采场膏体流动规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简单剪切流动阶段、双层剪切流动阶段、下部沉积与上层剪切阶段及上层剪切阶段。料浆质量分数、下料口位置和充填流量是影响采场接顶率的重要因素,就影响程度而言料浆质量分数>下料口位置>充填流量。接顶率随料浆质量分数增加而降低,随下料口位置向采场内延伸而升高,随充填流量的变化很小。基于实验结果构建了三因素接顶率预测模型,与实际接顶率对比,预测误差约7.6%。本研究成果可为充填采场接顶率预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