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57篇
工业技术   10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该文以色谱分离过程的平衡-扩散级模型为例,介绍了采用正交配点有限元法对模型进行仿真的过程,并在VC 下编写了仿真软件,最后给出相同条件下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仿真表明:采用此方法得到的仿真结果能够比较精确的与试验结果相吻合,可用以指导实际的色谱分离过程的试验或生产。  相似文献   
32.
SMB两组份色谱分离过程建模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TMB建模方法建立了二组份SMB色谱分离过程的理想数学模型。以提高产品纯度和收率为目标,依据Massimo三角形理论,研究了主要操作参数对SMB性能的影响,针对具体的分离对象进行了操作条件寻优仿真,并以此指导实际分离实验,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3.
初步探讨了一种微生物转化生产d 伪麻黄碱的新方法.通过TLC和HPLC分析,对实验室保藏菌株进行筛选,得到可专一性转化前体物质1 苯基 2 甲氨基丙酮(1 phenyl 2 methylamino propanone,简称MAK)生成d 伪麻黄碱的菌株MorganellamorganiiJ 8.通过对转化条件的研究,发现最适起始转化pH为7.5,最适转化温度为40℃.在合适的转化条件下,经过24h能将1000mg/L的MAK转化为852.4mg/L的d 伪麻黄碱,相应的摩尔转化率为84.4%.  相似文献   
34.
粒径单分散高聚物微球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粒径单分散高聚物微球在许多领域里有着广同的应用前景。简要介绍了粒径单分散微米级高聚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和进展情况。介绍影响分散聚合的单体浓度、介质、稳定剂、交联剂、引发刺等影响因素对分散聚合的影响和种子溶胀法的进展情况。对国内原子转移自由基研究进行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35.
从4种蜂蜜中分离得到8株芽孢杆菌,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及形态学观察,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这些菌株进行了鉴定。初步研究了8株分离菌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痢疾杆菌(Shigella dysenteriae S7NaCl)、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SYBCT02)的抑菌作用。通过对这些分离菌的抑菌性质的研究,发现有些菌株是通过竞争作用抑制其他菌落的生长,还有些菌株是通过其代谢过程产生的抑菌物质来抑制其他菌落的生长。  相似文献   
36.
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镰刀霉菌JN158产色素的发酵培养基7种营养物质配比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蔗糖、花生饼粉和FeSO4·7H2O的添加量显著影响色素产量;用最陡爬坡试验使这3个显著因素的添加量接近最大响应区域,优化后,镰刀霉菌产色素的培养基添加量分别为:蔗糖30.18 g/L、花生饼粉4.86 g/L、K2HPO4·3H2O 1 g/L、NaCl 0.5 g/L、MgSO4·7H2O 0.5 g/L、CaCl20.5 g/L、FeSO4·7H2O 0.0122 g/L,预测的最大色素产量是1.268 g/L,验证实验得到的色素产量为(1.252±0.011)g/L,与预测值相近,优化后色素的产量是以前的2.9倍。  相似文献   
37.
利用单因素筛选和正交试验对菌株Serratia marcescens SYBC08液态发酵产酶的培养基和条件进行了优化,其最优工艺为:柠檬酸25 g/L,玉米浆粉36 g/L,初始pH值为6.75,接种量为体积分数4%,装液量50 mL,转速250 r/min,35℃培养36 h产酶活力可达9 553 U/mL,是优化前的5.49倍。通过对硫酸铵沉淀得到的过氧化氢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该酶在碱性条件(pH值为9.0)条件下,60℃下保温150 min酶活力几乎不变,65℃半衰期为150 min,其比商品化的牛肝过氧化氢酶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该酶最佳催化温度是20℃,在0℃依然展示了78%的活力。这些结果表明该酶具有良好的冷适应和热稳定性,在高温、碱性条件或极低温条件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8.
药用真菌竹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黄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药用真菌,属于肉座菌科竹黄属,其主要药用成分为竹红菌素,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光疗药物.概述了竹黄菌的生物学特性、寄主植物、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有竹红菌素、多糖、11,11′-二去氧沃替西林和蒽醌类色素等)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为竹黄菌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9.
研究了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YBCH47对亚硝酸盐的降解能力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B. amyloliquefaciens SYBCH47具有降解亚硝酸盐的能力,当亚硝酸盐质量浓度为50~200 mg/L时,菌株对亚硝酸盐的降解率均高于99%。有氧培养条件下菌种最终OD600为2.34,缺氧培养下为1.07,但两者最终降解率均高于99%并且降解率与生长曲线趋势一致。在30~40 ℃范围内,亚硝酸盐降解率达到99%以上。接种体积分数选择1%为最佳。  相似文献   
40.
在单因素的基础上,以Plackett-Burman(PB)设计结合响应面(RSM)分析法,对产色素海洋细菌Planococcus rifietoensis发酵培养基的8个营养成分配比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培养基最佳碳氮源分别是葡萄糖和蛋白胨,葡萄糖、MgSO_4·7H_2O和酵母粉添加量显著影响色素的产量。Box-Benhnken设计分析确定最优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9.78 g/L,蛋白胨8.00 g/L,酵母粉2.05g/L,MgSO_4·7H_2O 8.17 g/L,Na_2HPO_40.1 g/L,FeSO_4·7H_2O 0.005 g/L,NaCl 10 g/L,CaCl_2 0.1 g/L,培养54 h,在此培养条件下,色素的OD值可达0.984,比优化前提高了2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