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于在微通道内设置障碍物可以提高混合效率的方法,以T型方波通道微混合器为基础,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具有挡板结构的被动式微混合器,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仿真模型,分析比较了T型直通道微混合器、T型方波通道微混合器和具有挡板结构的T型方波通道微混合器在不同雷诺数(Re)下器件内流体的流动特性和混合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挡板结构的T型方波通道微混合器在挡板阻塞比为1/4时具备最优的综合性能,也即在较宽Re值范围(5~60)内可实现流体的快速、高效混合,混合效率高于95%。  相似文献   
42.
针对射频识别(RFID)三方认证协议存在的安全需求和资源开销难以折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UF的高安全性轻量级RFID三方认证协议(PHL-RTAP)。PHL-RTAP协议利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实现对标签身份的安全认证,保护标签免受物理克隆攻击,同时降低了标签开销,满足资源受限的RFID系统的需求;采用二次剩余算法实现对阅读器身份的安全认证,保护阅读器的数据隐私;引入随机数抵抗重放攻击,同时保证了阅读器与标签的匿名性和不可追踪性。PHL-RTAP协议实现了服务器、阅读器和标签之间完整的三方认证,可以依据需求扩展RFID系统中阅读器和标签规模,使其适用于大规模标签的RFID系统。安全分析表明:PHL-RTAP协议能够有效抵抗追踪、重放、物理克隆和去同步化等多种恶意攻击,使用BAN逻辑分析法和AVISPA工具证明了协议的安全性。与近期协议的对比分析显示:PHL-RTAP协议弥补了同类RFID协议的安全缺陷,并且计算开销、通信开销和标签存储开销等资源开销都较低,在保证高安全性的同时实现了轻量级,适用于资源受限的RFID三方认证场景。  相似文献   
43.
针对核相关滤波(KCF)跟踪算法在遮挡场景中出现跟踪性能降低甚至跟踪失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核相关滤波和卡尔曼滤波(KF)预测相结合的模型自适应抗遮挡图像目标跟踪算法KCF-KF。首先,考虑到传统KCF目标跟踪算法中缺少遮挡评估的问题,通过引入响应图的峰值旁瓣比来对图像目标的遮挡情况进行判断,并将遮挡类型划分为部分遮挡和严重遮挡。其次,根据遮挡程度采取不同的模型更新策略,当目标无遮挡或者部分遮挡时,替代传统KCF跟踪算法中采用固定学习率更新模型的方法,通过自适应地调整模型学习率来更新目标外观模型,避免跟踪漂移;当目标被严重遮挡时,停止KCF模型更新。最后,应用严重遮挡之前的运动信息构建卡尔曼滤波器状态空间和位置输出模型,设计卡尔曼滤波算法预测运动目标轨迹来估计遮挡情景下的目标位置,从而解决在遮挡场景中目标跟踪失败的问题。采用OTB-2013标准数据集进行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混合跟踪算法KCF-KF的距离精度为0.796,重叠成功率为0.692。与其他传统跟踪算法相比,该混合算法的跟踪精度和跟踪成功率均优于其他算法,并且在遇到目标遮挡挑战时具有更好的跟踪性能,有效地解决了跟踪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44.
针对煤层群开采过程中巷道支护困难问题,以贵州土城矿212回风石门为工程背景。综合采用现场调研、数值模拟、相似模拟及现场试验等手段,揭示了212回风石门应力演化规律,并提出了“卸-转-固”协同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212回风石门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煤层群采动过程中存在的地质力学问题导致了围岩失稳。巷道底板及两帮在采动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当遭受垂直应力挤压时,巷道底部承受的挤压力较大,而顶部围岩承受的拉伸力较大,由于力学不平衡导致围岩的破坏。基于此提出了“卸-转-固”协同控制技术。通过爆破卸压的方式,利用爆破产生的冲击波引起围岩的震动和应力波动,使表层围岩中原本集中的应力分散到更深的围岩区域,降低表层围岩的应力集中程度。同时,利用爆轰和封孔工艺进一步加固卸压孔周围的围岩,形成两个承载结构。即由巷道支护体形成的内承载体和由深部围岩形成的外承载体。两者相互作用有效承受巷道浅部及深部围岩的应力,并转移到支护结构,起到保护和稳定围岩的作用。利用该技术在212回风石门现场试验,结果显示:使用该技术区域应力长期趋于稳定甚至缓慢降低,巷道顶底板及两帮移近速率分别降低了74.49%及47.67...  相似文献   
45.
韩谦  范文兵 《华中建筑》2010,28(11):33-36
方塔园在中国建筑史中的地位毋庸置疑,无论是从园林层面还是从建筑层面都有很多方面值得研究和学习。该文以建筑师冯纪忠先生的创造过程为基础,通过对其现状的分析,以"消解"为关键词,从空间组织策略、屋顶和构造节点的策略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深入解读,试图揭示出方塔园深层的设计理念和对东方传统空间意境的追求。  相似文献   
46.
借助于多功能真三轴流固耦合试验系统,基于深部初始高地应力状态还原思路,对砂岩进行了不同应力路径、不同模拟深度下的真三轴正交力学试验,获得了真三轴不同工况下砂岩变形全过程应力-应变曲线,深入分析了砂岩在Z,Y,X三个方向上的渐进变形演化规律,表征了真三轴条件下砂岩渐进破坏力学行为演化特征,较好地反映了与之相对应的深部矿井巷道开挖后围岩的渐进变形演化特征及其渐进破坏力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同一应力路径、不同模拟深度下的砂岩峰值强度随模拟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大,这表明深部效应对砂岩强度演化规律存在显著影响;②同一模拟深度、不同应力路径下的砂岩Z向主应变随Z向主应力的增大而不断增加,X向主应变却是随Z向主应力的增大而不断减小,这表明应力加载路径是影响砂岩X方向与Z方向渐进变形破坏机制的一大因素;③路径2与路径3下的砂岩Y向主应变均是随着模拟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大,而路径1下的砂岩Y向主应变却是随着模拟深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渐变规律,这说明应力卸载程度会显著影响砂岩Y方向的渐进变形特征。另外,不同应力路径下的砂岩X向主应变均是随着模拟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大,深部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47.
该文以No.MAD.MVRDv.UNStudio3个设计小组对图解法的不同运用为主要分析对象,从图解设计法的定义,在设计过程中的使用以及异同分析几个部分着手,对内源性图解法和外源性图解法两种设计方法做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48.
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淮海西路上的一小片民房(图1)紧邻华山路以前的法租界,离城市副中心徐家汇不远,处于所谓的"上只角"。这处民房应该是解放前的私人产权房,在1949年后上海侧重西南部建设、20世纪90年代"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城市建设中,由于地处淮海西路、新建小区和一家三等甲级医院之间的三角地带,在各类红线划定的拆迁夹缝中,侥幸存活下来。它南边的小区单价直奔8万,东侧的医院数年间几乎全部翻新,建起两幢超高层,淮海西路也在一次次改造中越来越有(想象中的)法式风情。而  相似文献   
49.
范文兵 《建筑师》2013,(1):62-67
本文在分析国际建筑学专业版图现状的基础上,将王澍作品放入其中,围绕关键问题展开分析,借此探寻当下中国建筑设计的困境及可能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0.
建筑物日照分析测量内容及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照分析测量是一项为进行建筑物日照分析提供基本数据来源的工程测量,对日照分析测量所要求的内容、涵盖的范围、施测的方法及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