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5篇
工业技术   47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多阳极电离室拟用来探测质子在空气中的射程和能量沉积特性。多阳极电离室的结构特点是:24块阳极同时分区域收集质子在空气中电离产生的电子,通过对阳极信号的分析拟合形成质子在空气中产生的Bragg峰,同时得到质子的射程。  相似文献   
72.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电网故障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电网故障诊断中存在的信息具有不确定性的问题,依据元件故障、保护动作和断路器跳闸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由Noisy-Or和Noisy-And节点组成贝叶斯网络和采用类似训练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误差反传算法进行诊断模型的参数学习,分别建立了线路、变压器和母线的通用故障诊断模型;依据元件-保护-断路器间的关联关系,给出了元件诊断贝叶斯网络的自动生成方法,最后对各个元件的诊断网络进行推理,以获得元件的故障概率值。实例仿真表明了该诊断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无论简单故障或多重故障,并且存在保护和断路器拒动、误动的情况下,都能得到合理有效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73.
对米糠中提取植酸钙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以酸浸pH值、浸泡时间、液料比为影响因素,进行了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经多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酸浸pH值2.0,浸泡时间5h,液料比8∶1;在最佳条件下,植酸钙的提取率为9.06%.通过对植酸钙标准品和所提取物质的红外谱图的比较,证实所提取物质为植酸钙粗品.  相似文献   
74.
食品中真菌毒素污染成为近年来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免疫分析技术具有检测快速、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且环境友好等优点,适合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本文对基于新型标记材料的免疫分析技术,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层析技术、电化学免疫传感技术、免疫芯片技术、基于免疫分析的流式微球技术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应用于粮食产品中真菌毒素快速检测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系统分析了各种免疫分析技术的优缺点,为免疫分析技术在真菌毒素检测的应用及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保障粮食产品的安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5.
沙棘果油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包括不饱和脂肪酸、类胡萝卜素、甾类化合物和生育酚等多种成分,对人体有着多方面的保健作用,在医药、食品以及化妆品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文章主要介绍了有关沙棘果油的五种提取工艺,分别为有机溶剂提取法、压榨离心法、酶法提取、超临界CO2萃取法、超声波辅助法,并对沙棘果油不同提取工艺的得油率、优点以及缺点进行了对比,同时对沙棘果油的功效成分、保健作用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概述,以期为沙棘果油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76.
普洱茶陈化过程可促进普洱茶陈香物质、醇化品质、生物活性成分的形成,当贮藏技术控制不当时,会导致有害微生物的滋生并可产生一些危害衍生物,可引起普洱茶安全性及饮用风险的发生。贮藏技术的变革既为普洱茶带来了发展机遇,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新的挑战。随着国家智能信息技术不断落实推进,所有行业都面临着数字化升级,实现陈化普洱茶安全区块链云服务,建立广泛的信任交互关系是未来普洱茶安全监管基于区块链技术建设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探讨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陈化普洱茶安全监管建设,为提升普洱茶科学贮藏技术及提高普洱茶陈化安全监管,实现陈化普洱茶品质优化及可追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7.
AAS法测定矿石中金的不确定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叶义昌  孟红  苏丹 《黄金》2007,28(8):56-57
文中针对AAS法测定矿石中金的实验过程,详细地分析了可能引入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对各部分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计算,提出了量化过程所需各参数的采集和统计计算方法,得出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并以不确定度的形式给出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78.
在传统经编间隔织物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玻纤经编间隔织物的研究,包括玻纤原料的选用、织物组织结构设计、上机试验编织的研究等。结果表明:优化设计经编间隔织物结构,选用细度较小、捻度较小的玻璃纤维纱并在编织过程中对玻纤采取适当的润滑处理,可大大减小玻纤因脆性大,起静电,易钩毛引起的断纱。同时,上机织造时选择利于编织的成圈机件配置,优化织针形状,合理调节上机过程中牵拉与送经参数的配置关系,选用较大的牵拉角度,可以较好的改善玻纤的编织性能,提高三维整体经编预制件的成型质量,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9.
根据普洱茶(生茶)拼配规则及各普洱茶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生产情况,为进一步推动普洱茶(生茶)实物标准样的科学制备,规范普洱茶原料及普洱茶(生茶)产品,揭示影响云南大叶种晒青茶滋味品质的物质基础,并探讨影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以临沧、普洱、大理、西双版纳的春、夏、秋三个季节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1)通过筛选可拼配单样、小样试拼及排序、大样拼堆及评定等程序,严格通过品质水平均匀性、稳定性检验,制备出二套实物标准样:晒青茶实物标准样、普洱茶(生茶)实物标准样。(2)通过理化分析及感官审评,通径分析表明,茶多酚与氨基酸、黄酮是影响晒青茶滋味品质的主要因素,其中,黄酮对晒青茶的滋味品质直接作用最明显,茶多酚通过其余变量对晒青茶滋味品质的间接作用综合影响最大。本研究不仅为普洱茶的质量标准信息化研究、茶饮料开发等方面提供分析方法参考,更为促进普洱茶的高质量、绿色化、品牌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0.
以信阳毛尖半成品(鲜叶→摊放→杀青→揉捻→排把)为原料,对其分别进行直接冷冻干燥、80℃电烘笼烘至含水量31%冷冻干燥、80℃电烘笼烘至含水量22%冷冻干燥,以80℃电烘笼直接烘干为对照,对样品进行感官审评和化学成分分析,探讨不同含水量初烘叶冷冻干燥对信阳毛尖干茶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1)适当初烘后冷冻干燥干茶品质优于直接冷冻干燥和直接电烘笼烘干,其中,电烘笼初烘至含水量31%时再进行冷冻干燥的茶样感官品质最佳;(2)排把叶经初烘后再冷冻干燥,随着初烘时间延长含水量降低,其中水浸出物、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先增高后降低,当含水量烘至31%时再冷冻干燥含量最高,与感官品质变化一致;而咖啡碱、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简单儿茶素、酯型儿茶素、儿茶素总量随初烘叶含水量的降低其含量一直在降低,当初烘叶含水量22%时再冷冻干燥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