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包头桥西110kV变电站接地网锈蚀严重,故对其设计了阴极保护方案并予以实施:由WDJDW自动控制装置、WDFY-711型电极、WDCB-811型电极等组成接地网阴极保护系统,自动控制装置的正极与WDFY-711型电极相连,负极与接地网相连:电路接通后。由外部向地下腐蚀的接地网金属材料提供阴极直流电流.电流从WDFY-711型电极经土壤介质至接地网形成回路,使金属电位降低(阴极极化)。该接地网阴极保护系统运行后,各参比点极化值超过(或接近)0.1V,从根本上减缓了金属的腐蚀速率.接地网被阴极极化后得到有效保护.改变了桥西变电站接地网受腐蚀的现状。  相似文献   
82.
长2及侏罗系油藏成藏富集规律及增储建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长庆油田公司采油三厂在宁定长2及侏罗系油藏、靖吴地区侏罗系油藏发现的多个油气显示好的井点,展示了比较好的增储建产前景,但这些增储点远远不能满足2010年乃至后续的增储建产需要,且这些井单井试油试采情况差异较大,依靠单井点的滚动建产存在很大的风险,需要结合长2以上各油藏地质特征分析各油藏区域上分布规律及成藏受控因素,来指导下一步的增储建产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3.
定子绕组是交流电机的主要部分,也是很容易榻坏的部件,据统计现场故障率占8096。  相似文献   
84.
分析了2005年上海市内环以内高架路网的交通数据,从服务水平、主线流量、平均运行车速和流量、拥挤的空间分布等方面对上海市内环以内高架路网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初步评价。可看出中心区高架道路在工作日服务水平已处于全面拥挤的临界状态,特别是南北高架,全面拥挤,尤其上午8:00 ̄10:00和下午2:00 ̄6:00形成明显的最差时段。从周变分析,周五为拐点,服务水平最差。  相似文献   
85.
本文通过苯甲酰氯和30%过氧化氢将大豆磷脂的色度由10降至2,减少了大豆回臭味,并增强了稳定性。基改性工艺简单,产品成本低,能用作各种高级食品及化妆品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86.
简述了德宏州幼儿园设计实例,分析儿童心理及活动与建筑设计的联系,强调建筑内在和外在联系,以体现幼儿园建筑的特有的气质和个性。  相似文献   
87.
超临界机组技术发展与国产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临界技术是国内近年来重点发展的火电新技术。本文阐述了超临界技术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超临界技术的基础与条件,并对我国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同时推荐了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超临界国产化方案。  相似文献   
88.
白旭  孟朋  王晓天 《工程与试验》2011,51(2):1-3,55
在海上风力发电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过对低海况下塔架结构的应力水平监测,获得一系列的结构应力幅与风速风向的关系及自重对塔架结构应力的影响关系。基于灰色预测模型——GM(1,1)模型,本文对塔架结构的高风况下应力水平进行预测,计算了塔架结构的承载能力,为今后塔架的设计研究提供了基本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89.
中国古代书院建筑形制浅析——以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素美  白旭 《华中建筑》2011,29(7):177-180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和河南商丘应天书院为中国古代四大著名书院。该文通过对此四大古书院建筑形态及其形成机制的分析,指示出古代书院在功能、技术、文化、美学等方面的精髓所在,以期为当前文教建筑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0.
在包罗万象的建筑世界,清水混凝土建筑似喧嚣世界中的一股清流,始终以独树一帜的风格屹立其中,同时也取得了建筑业界广泛的关注。文章试图通过探讨混凝土建筑的艺术性以及自明性,解析其对"静谧与光明"的表达,意图为这个被审美化与工具化包围的世界,呈现一些质朴但更有意义的内在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