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30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端部脱砂压裂技术新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端部脱砂压裂的机理及技术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中高渗透地层建立了一套能准确反映压裂液真实流动情况的三维滤失模型,并针对该技术模拟精度高于常规压裂的要求,建立了一套考虑缝高压降的裂缝三维延伸模型,最后提出了完整的端部脱砂压裂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22.
采用等离子熔覆在R780材质钻杆上堆焊3种不同螺旋熔覆层,并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洛氏硬度计和磨料磨损试验机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熔覆层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熔覆层中添加少量稀土元素即可使其晶粒细化,添加Al2O3-TiO2复合陶瓷粉末,可在熔覆层中形成弥散分布的Al2O3硬质强化相。添加稀土元素和Al2O3-TiO2后的熔覆层的硬度和耐磨性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23.
介绍了海藻糖合酶性质、固定化及细胞透性化技术.通过几个海藻糖合酶固定化及透性化技术的实例,探讨适合海藻糖工业化生产的方法,展望海藻糖合酶固定化及透性化技术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4.
细菌纤维素/γ-聚谷氨酸复合膜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γ-聚谷氨酸(γ-PGA),可以制备具有更优性能的细菌纤维素(BC)复合膜.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细菌纤维素/γ-聚谷氨酸复合膜发酵生产工艺,首先通过Plackctt-Burman试验设计对影响复合膜发酵生产的8个因素进行筛选,得到3个关键影响因子:聚谷氨酸添加浓度,pH和γ-聚谷氨酸的添加时间;然后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响应值的最大区域;最后通过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曲面分析确定了各考察因子的最佳取值:葡萄糖25g/L,柠檬酸6g/L,Na2HPO42g/L,γ-聚谷氨酸1.04g/L,γ-聚谷氨酸的添加时间4h,发酵初始pH5.0,温度30℃,发酵周期7d.在优化条件下复合膜的湿重达到61.07g/100mL培养基试验值与预测值误差为-3.05%,较初始培养基复合膜产量提高9 1.32%.  相似文献   
25.
<正>为推进农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近期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国家林草局制定并发布了《“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出台的背景是什么?明确了哪些目标和重点任务?记者就此采访了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记者:我国农药产业发展现状如何?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负责人:经过70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26.
城市道路工程作为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其施工质量逐步地受到重视和关注。随着城市道路工程建设的规模和数量的不断增加,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也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沥青路面因为其良好的稳定性的优点,可以改善城市道路建设工程不合理的地方,因而被广泛地使用到道路建设工程中,但在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质量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而论述了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管理策略,并说明了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完善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  相似文献   
27.
随着社会对大规模储能系统需求的不断攀升,迫切需要开发可持续、低成本的新型电池技术。鉴于钾离子储量丰富、成本可控,钾离子电池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不仅介绍了目前研究较多的几种炭基材料及其储钾性能,还尝试总结了炭基材料可能的储钾机理,展望了钾离子电池用炭基电极材料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8.
29.
界面强度对钛基复合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采用纤维顶出实验(push-outtest)对连续SiC纤维增强TC17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进行了测试,采用SEM观察了样品的形貌。以纤维/基体完全分离后的摩擦力为出发点,采用有限元方法确定了复合材料成型过程中残余应力的产生温度,并计算了残余应力的分布,比较了顶出实验样品制备前后残余应力的变化情况及样品厚度、体积分数对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采用内聚力模型(CZM)分析了界面的化学结合强度。结果表明:SiCf/TC17复合材料高温成型后的冷却过程中开始产生残余应力的温度为775℃;顶出实验样品制备后界面处生成了残余剪切应力,其大小和分布与样品的体积分数和厚度相关,界面处的残余剪切应力造成了界面剪切强度的测试结果与界面化学结合强度的差异;室温下SiCf/TC17复合材料的界面化学结合强度约为450MPa。  相似文献   
30.
为研究腐蚀介质对热浸镀Al-Zn-Si-RE合金镀层腐蚀行为的影响,利用电位-时间曲线、Tafel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研究了合金镀层在不同盐度、温度和pH值的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不同腐蚀介质下极化测试后合金镀层的腐蚀形貌.结果表明:随着NaCl溶液温度或浓度的提高,热浸镀Al-Zn-Si-RE合金镀层均出现腐蚀电位负移、镀层腐蚀倾向增大、腐蚀速率增加、腐蚀抗力降低的现象;此外,酸性和碱性条件均会加快镀层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速率,其中镀层在pH值为11.0的碱性条件下,腐蚀电流最大,阻抗谱容抗弧幅值最小,说明镀层腐蚀速率最快,耐蚀性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