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工业技术   8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印度尼西亚南苏门答腊盆地Jabung地区西北部油区的Gemah油田Lower Tanglang Aka油层组储层砂体厚度较薄,一般为5~10 m,部分小于5 m,且横向变化快。找准这些储集砂体是油田开发取得油气产量的关键因素;应用地震属性确定砂体分布既是油气开发的关键之一,也是难题之一。将地震波形分类、本征值相干体属性分析等新技术,应用于薄层砂体的识别,据此部署钻井5口,实钻与预测吻合良好,实践证实,结合测井资料,进行地震属性综合分析,是油田开发中识别薄层砂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2.
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推导了以CPML作为吸收边界条件的FDTD迭代公式,并以超宽带雷克子波作为发射源,模拟得到了简单二维地电剖面,粗略反映了地下异常体的位置;采用F-K偏移方法对正演剖面进行了处理,通过对比处理前后的剖面可以看出,处理后的剖面反射波得到了归位,绕射波得到了收敛,提高了对正演剖面的分辨率。正演模拟与偏移处理的结合,为今后利用超宽带探地雷达进行地下目标探测及识别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3.
通过岩石学研究,结合古物化环境分析.提供了本区储层岩石学特征和成岩作用证据,根据特殊岩心分析结果,讨论了储层物性分类特征。并通过孔隙演化过程和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分析,对孔隙分布及有利储层区进行了预测性评价。  相似文献   
54.
在讨论深空通信相关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深空通信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适应于这些特点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着重阐述了阵列天线技术、高效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和传输层协议技术、信源编码和数据压缩技术、通信协议等技术的相关内容。研究认为,深空通信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有着关键作用,将是今后通信技术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并有可能带来新的技术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55.
基于小波变换的探地雷达信号去噪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地雷达回波信号受背景噪声、测量噪声、模型噪声的影响很容易被噪声所掩盖。为了提高雷达回波信号的信噪比。文中提出了一种小波变换阈值去噪和预先处理回波信号相结合的方法来对雷达回波信号进行去噪处理。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去除回波信号噪声,且能很好的保留原信号的特性,与单独阈值去噪方法相比,具有较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6.
采用FDTD(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数值模拟方法及CPML(Convolutional Perfect MatchedLayer)吸收边界条件,建立了空气—地下半空间的简单地电模型,分别以UWB(Ultra Wide Band)信号和宽带信号作为发射源,模拟了不同形状(方形、圆形)异常体模型的正演情况。结果表明UWB信号作为发射源的正演模型、能量图能清晰地反映异常体的位置和形状,能区分异常体的电性特征;而宽带信号作为发射源的正演模型只能大致看出空气土壤分界面,不能较好地分辨出异常体,其相应的能量图具有不规则的多个脉冲,也不能反映异常体的形状位置特征。方形、圆形组合模型的正演结果进一步体现了超宽带信号高分辨率的特点,为更好地识别地下异常体,以及地电模型的反演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另外,CPML吸收边界条件的应用消除了入射到截断边界处波的反射。  相似文献   
57.
虚拟现实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考古领域,为文物和古环境的再现提供了平台.X3D作为VMRL语言的继承版本,是新的3D图形规范.本文以X3D/VRML为工具,结合现有的虚拟现实技术对三维虚拟古场景的开发原理和技术进行了研究.综合各方面专家的研究成果与文物考古成果,以精确的地理位置再现金沙地区三维古场景,并运用X3D的消息映射机制以及Java对VRML的控制实现了交互功能.基于X3D制作的虚拟现实场景文件体积小,方便网上传输;其平台无关性,便于实现交互功能.  相似文献   
58.
以周期谱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信号的二阶周期平稳特性及其在连续波信号时差提取中的应用,介绍了四种时差提取的算法模型,这些算法比传统的互相关方法具有更强的抑制噪声和干扰的能力,适用于低信噪比的情况。为了验证这些模型所具有的强噪声抑制能力,同时为工程实现选择最佳的算法模型,在MATLAB中对所给的几种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验,并且作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周期谱相关时差提取算法具有极强的抑制噪声的能力,为工程实现探索了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59.
针对简牍图像存在对比度低、噪声大、文字模糊等问题,采用了一种适合简牍的彩色图像增强算法.该方法按人的视觉特性选择了HSV空间,并将线性变换、中值滤波、高斯-拉普拉斯级联作用于图像的亮度分量,同时也对饱和度做了相应的拉伸处理.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增强后的简牍图像更清晰,文字信息更突出,增加了可读信息,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有利于后期信息提取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60.
数字化考古交互式三维场景复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古领域引入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是未来数字化考古的发展方向.介绍了VRML技术和Java技术,提出了根据金沙遗址的探测数据和考古文献资料建立计算机交互式古代三维祭祀场景的思路和实现的途径与方法.最后,利用VRML技术和Java技术实现了互动的虚拟三维祭祀场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