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1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01.
将微粒群算法与并行计算模型相结合,基于三种不同的并行计算模型(带中央控制器的并行计算模型、环形结构带缓存区的并行计算模型、BSP并行计算模型),设计出相应的并行微粒群算法,并对并行算法性能进行详细分析。大量实验表明:子种群之间的通讯周期是个重要的可变参数,当选取合适时,能提高解的质量以及算法的收敛性和最优性。  相似文献   
102.
通过纳米结构或声子工程降低热导率是改善PbS热电材料性能的重要途径。利用水热法制备Pb_(1-x)Bi_xS纳米热电材料,并对其热导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PbS的热导率比文献中PbS的热导率低10%左右。随着掺入Bi元素的增加,增加了晶体内部缺陷, Pb_(0.9)Bi_(0.1)S样品的热导率比PbS单体的热导率降低了33%。  相似文献   
103.
王元元 《福建电脑》2012,28(5):110-112
计算机实验的考核是计算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现有计算机实验考试方法的比较,提出一个完整的考核系统。  相似文献   
104.
介绍了中国水电厂实施设备状态检修的状况及遇到的困难,建议积极开展设备状态评估工作,在设备分类、信息收集、数据处理及状态评价等方面进行实践,为实施状态检修积累重要的基础信息数据和专家经验.  相似文献   
105.
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元元  张立志 《暖通空调》2006,36(12):24-27,39
介绍了净化室内不同空气污染物采取的相应净化技术,针对室内VOC,常用吸附法、光催化法、纳米材料净化法;针对室内空气颗粒物,主要采用机械过滤、静电除尘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纳米光催化技术等,而微生物的净化主要是利用纳米TiO2光催化技术。还介绍了生物净化技术、膜分离技术等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6.
王元元  曹珍富  黄海 《计算机工程》2010,36(14):141-143
针对现有的三方认证密钥交换协议缺乏严格安全证明的问题,研究三方密钥交换协议的安全模型。将两方认证密钥交换协议的强安全模型eCK模型推广至三方,同时考虑内部人攻击,定义强三方认证密钥交换协议安全模型,提出一个具体三方认证密钥交换协议并给出其在强安全模型中的安全性证明。  相似文献   
107.
对现有的多信道MAC协议进行了分类,并特别分析了基于负载感知的多信道MAC协议(LAMM)。LAMM协议能够根据网络流量动态地调整信道的分配,在网络时延和吞吐量上都有显著改善。但LAMM协议对多信道中存在的丢失接受者问题(missing Peceiver problem)无法很好地解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解决机制,很好地完善了LAMM协议。其中“成功退避”机制概念的提出,用来减轻由于丢失接受者问题产生的不公平现象。  相似文献   
108.
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陈鸣  胡谷雨  王元元  周雷  齐望东 《计算机教育》2009,(19):111-114,126
解放军理工大学于1999年起启动了网络工程本科专业教学体系的建设工作。我校面向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注重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取得了如下成果:凝炼网络技术内涵,创立网络技术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填补国内教材空白,建设系统完整的教材体系;注重实践知行合一,构建先进配套的实验体系;实践创新教学相长,锻造一流的师资队伍。本文详细总结了我院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创新实践的经验教训,论述了为取得以上成果而具体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9.
面向验证的软件可信证据与可信评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软件可信性问题的凸显,近年来人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出发点研究与软件可信有关的问题。从认识和理解软件的角度,基于对软件的思考以及认识越深入软件越可信这样一个观点,在对传统的软件可信证据收集与分类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验证的可信证据模型。该证据模型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的可信证据收集与分类方法的不足,便于多维性评估,有利于可信演化,符合人的认识习惯。最后,基于该可信证据模型,为探索解决可信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0.
研究了一种基于核的最大散度差准则的文本特征抽取方法。首先回顾了文本分类中特征降维的主要方法、Fisher准则及其相关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基于散度差准则的线性鉴别方法的优点与不足,借助于核函数较好地解决了线性可分性较差的样本分类问题,在最低限度减少信息损失的前提下实现了特征维数的大幅度减缩。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文本分类上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