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0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8 毫秒
91.
<正>许多人会问:“麦特卡夫是谁?”他是以太网之父,是3Com创始人,是一位广受欢迎的专栏作家。一位见多识广的博学者,还是业内著名的会议主办人。麦特卡夫老了,不能像如今的年轻  相似文献   
92.
句号不完美但也漂亮“没有常胜的将军”,这话更适合信息产业。而且在这一领域,人才、产品的变化周期更快。1999年,业界有名的惠普公司进行了一场大改组,并着手物色新的CEO人选。原CEO、58岁的路?普拉特(Lewis Platt)这时反倒引起人们注意。普拉特在惠普工作33年,应该说是奉献了  相似文献   
93.
试样以碱性混合熔剂熔融,酸化浸取、定容,移取部分试液,通过控制测定各元素的酸度,分别用硅钼蓝光度法测定硅、磷铋钼蓝光度法测定磷,分析结果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剩余试液加三乙醇胺及半胱氨酸掩蔽铁、铝及锰等元素的干扰,以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值〉12.5,加钙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碳化钙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相对标准偏差硅≤1.4244%,磷≤5.0536%,碳化钙≤0.3464%,满足了快速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94.
试样用过氧化钠熔融,用热水浸取熔融物,在乙醇存在下,加热煮沸驱除过氧化氢,定容后,过滤铁、镍、锰等沉淀与硼、铝分离,移取部分滤液分别测定硼、铝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测定结果令人满意,硼的相对标准偏差≤0.74%,铝的相对标准偏差≤2.89%。  相似文献   
95.
杰里·桑德斯(Jerry Sanders)是AMD创始人、前主席兼CEO,导体产业先驱人物,创办AMD. 80年代初期,英特尔曾经将8080微处理器许可给15家公司,如今,只剩下AMD这个唯一的幸存者还在挑战;Zilog、国家半导体、Motorola等许多新星和巨头前赴后继起来挑战,最后都不断落败.  相似文献   
96.
寻梦之路1925年1月30日,恩格尔巴特生于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市。9岁时,父亲去世,性情开始变得忧郁。1942年,考上俄勒冈州立大学。当时雷达技术刚刚出现,很让恩格尔巴特激动,于是学习电气工程。二年级时扔下学业,应征入伍,进入海军,从事雷达工作。1945年,20岁的恩格尔巴特是美国海军雷达技术员。一个闷热的日子,他踱进红十字会图书馆,在那里他邂逅了VannevaBush的文章。这是有关信息处理技术用于扩大人类记忆和思想的论文。从此,一个梦想植入他的大脑。1951年,他着手设计基于计算机的问题解决系统。试图通过机器增加人类的智慧。这一工程一拉开…  相似文献   
97.
<正>与大多数默默无闻的开拓者相比,瑟夫无疑是最幸运的。他是绝大多数媒体谈到互联网起源时都要加以引用的人物。而且尊敬地称他为"互联网之父"。这顶帽子的分量可想而知。据  相似文献   
98.
姓名(中文):加里·基尔代尔(英文):GaryKildall出生年月:1942年5月出生国家、地点:美国西北部西雅图教育背景:1967年,获得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1969年初,获得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1972年,获得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加里·基尔代尔(GaryKildall)是PC软件先驱,DOS之父(完整版,他最早创造了磁盘操作系统(DOS),最早为今天广为使用的A盘、B盘和C盘(CD-ROM)编写了驱动程序,还开发了“DrLogo”计算机语言,他还为微机首创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软件API,微软推出的MS-DOS操作系统的BIOS程式几乎原封不动地从他的…  相似文献   
99.
将经典的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硅改为钼蓝光度法快速分析硅含量。试样溶解后,在0.1~0.6mol/L的微酸性溶液中,硅酸与钼酸铵作用生成黄色的硅钼酸络离子,然后用硫酸亚铁铵还原剂将生成的黄色硅钢络离子还原成硅钼蓝,其蓝色的强度与硅含量成一定比例关系,借此可用光度法测定硅的含量。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缩短了分析周期,提高工效24倍。  相似文献   
100.
他既不是科学家,也不是企业家,甚至连个博士学位都没有,但是无论在互联网还是PC的发展历史中,鲍勃&#183;泰勒(Bob Taylor)都可以牢牢地占据一个重要的席位,而且这个位置十分靠前.1965年,他担任高级研究规划署(ARPA,“阿帕“)信息处理技术处处长,任职期间,他第一个萌发了新型计算机网络试验的设想,并筹集到资金启动试验,这就是互联网的前身--ARPANet(阿帕网)的来由.他把拉里&#183;罗伯茨招入“阿帕“,具体负责项目,直接促成了今天互联网爆炸式的发展.也是他,亳不犹豫地决定支持计算机怪杰道格&#183;恩格尔巴特(Doug Engelbart)的研究,促成一系列计算机技术的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