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潘丹蜺 《中国机械》2014,(12):74-74
所谓油膜振荡是指旋转轴受到滑动轴承中的油膜作用,所产生旋转轴的自激振荡,能够产生和旋转轴在达到临界的转速时相同的振幅,或者使之变得更加激烈。油膜振荡是中小型汽轮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常遇见的机械故障之一,中小型汽轮机组,安全的运行受到油膜振荡的影响。影响中小型汽轮机组产生油膜振荡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轴系结构的设计、轴承负载、润滑油粘度以及轴瓦间隙等,针对产生油膜振荡的这些因素要制定相应的措施,防止油膜振荡的产生,使中小型汽轮机组安全的运行。  相似文献   
52.
黄志才  李嵩  潘丹 《土工基础》2019,(2):159-161
随着城市路网的发展,U型槽在道路交通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地下水位比较高的路段,U型槽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考虑抗浮设计。该问题目前在相关规范中还没有明确统一的规定,各设计单位的算法也不尽一致,因此有必要对U型槽的抗浮设计进行探讨。结合武汉某下穿铁路的道路工程U型槽段的抗浮设计,对设计水位、浮力计算、抗拔力计算、抗浮措施选择、抗浮桩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最终确定采用结构自重+抗浮桩方案来解决U型槽抗浮问题。实践证明,该方法合理可行,可为工程实践中类似结构的抗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潘丹 《四川建筑》2009,39(3):50-51
分析建筑设计中构思的基本特征、过程及思维过程中的困难,从而提出了六种常见的构思方法,指出建筑师应该克服自己思维中的困难,努力培养自己的构思能力,最终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相似文献   
54.
心脏多类分割在医学影像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可提供精准心脏结构信息,辅助临床诊断。然而,在高分辨率心脏影像多类语义分割模型的训练中,多次下采样导致深层特征的丢失,从而引发分割出来的心脏影像器官不连续和边缘分割错误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本文提出基于自注意力和三维卷积的神经网络——3DCSNet。具体地,在网络中引入三维特征融合模块和三维空间感知模块,前者集成了自注意力和三维卷积并行特征提取,能够有效地分配特征图同一维度下的通道内部和通道之间的权重;后者通过融合自注意力机制,捕捉不同维度之间的位置相关性信息,避免因为下采样导致重要信息丢失,进一步保留深层关键特征。3DCSNet在公开的先天性心脏病三维计算机断层图像数据集(Image CHD)上优于多个现有模型。  相似文献   
55.
在具体搭建面向多租户的平台过程中,传统访问控制模型在多租户环境下无法满足租户之间的隔离访问以及对各租户的访问请求实行有效的统一管理。为了在多租户环境下实现一套快速的、访问控制可配置的实施方案,提出一个面向服务的多租户访问控制模型。根据对多视图业务模型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识别出组织模型及其相关的资源模型。通过映射和转换将组织模型转换为面向服务的多租户访问控制模型,并构建访问控制模块对系统进行配置,然后运行访问控制模型。最后,以某交通物流信息平台为范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在多租户环境下提供兼备快速配置与访问控制的实现支持。  相似文献   
56.
便携式非分光红外吸收型二氧化碳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传感器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便携式仪器开始发展起来.根据国内目前红外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技术尚未成熟,研究了一种具有广泛开发的应用前景,并以其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等特点的红外吸收型便携式CO2气体传感器,迎合了气体传感器的发展方向.透过分析仪的红外检测技术原理和系统方案,给出其软硬件的实现.基于单片机AT89C52设计的红外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兼具报警功能的掌上型便携式传感器,实现了二氧化碳浓度检测的高精度、高稳定性和便携式智能化,也可以作为分布式传感系统和传感器网络化的传感器,用于实时、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57.
焊接过程监测系统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确保焊接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要开发出实用的监测软件系统面临着诸如:开发周期长、成本高,系统通用性差、集成难度大等困难.软件重用技术能够为解决上述困难提供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事实上,在目前焊接过程监测软件开发领域中,软件重用意识不高,可重用构件和架构还很缺乏.于是,尝试运用软件重用技术对焊接过程监测系统的架构和构件进行分析和设计.实验室中的系统开发实践表明,运用软件重用技术建立领域架构和构件库并使之逐步完善,可以使得焊接过程监测系统的研制和开发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58.
针对传统配准方法在进行三维多模态图像配准时存在收敛速度较慢、容易陷入极值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s,FCN)和互信息的配准方法。利用FCN模型提取二维图像深层特征并进行粗配准;将得到的配准结果作为互信息算法的初始搜索点,从而使搜索范围缩小至全局最优解附近;利用互信息算法对参数进一步微调优化,得到最优三维配准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进行CT-MR图像配准时,所提方法不仅可以大幅度提升配准速度,还能有效避免局部收敛的情况,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9.
为促进数据挖掘开发及其商业应用,采用云计算技术、领域工程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结合领域驱动设计和云计算框架,提出了一种面向领域的数据挖掘云平台框架,并阐述了云计算环境下面向领域的数据挖掘服务的机理.定义了面向领域的数据挖掘云平台服务开发模式,这对面向领域的数据挖掘、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挖掘服务模式以及数据挖掘服务的开发和应用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0.
目的提取机械臂遥操作典型任务执行过程中的关键特征,建立适合于实验研究层面鲁棒性好、抽象化的遥操作任务仿真实验系统。方法分析几种典型空间站机械臂遥操作任务认知过程,提取其共同特征,建立具有极强代表性的抽象化任务。结果构建了"点对准"、"线对准"与"面对准"三类单人操作任务,"团队合作"与"团队协调"两类团队任务,并基于V-REP平台实现机械臂遥操作仿真实验训练系统。结论机械臂遥操作任务的抽象化结果可应用于遥操作类任务人机交互基础研究,仿真实验系统也可推广到机器人遥操作训练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