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5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73篇
工业技术   110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最近,化学气相沉积技术作为表面硬化法既引人注目,且已迅速得到应用。目前,日本为提高各种工具和机械零件的耐磨和耐热,同时为增强耐蚀和改善装潢,广泛应用了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延长处理件的寿命  相似文献   
72.
由于电缆接头界面易产生沿面放电,进而引发绝缘故障,使其成为电力电缆系统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本文研究了不同界面粗糙度、压强及温度对硅橡胶/聚乙烯双层介质界面交流击穿电压的影响,并对击穿后的界面放电通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常温下界面击穿电压与界面粗糙度有关,界面光滑程度越高,界面击穿电压越高,且界面碳化区域越小。界面压强越大,界面击穿电压越高,而界面碳化区域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温度升高,界面击穿电压呈下降趋势,但高温下的击穿电压并未显著下降。此外,界面碳化区域随温度的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不同温度下界面接触状态变化是影响其特性的主要原因。电缆附件界面状态对界面击穿特性有着重要影响,故在电缆使用和维护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73.
煤的新型气化技术与多联产理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以煤炭、石英矿资源和电力资源,采用电热还原法生产高纯CO(煤)气并伴生四高SiC栽能新材料的煤的新型气化技术.阐述在循环经济理念下,研发并实施以煤、电为基础资源实现煤的新型气化生产大气量高纯CO-醋酸-四高SiC栽能新材料产品的多联产理论及意义.  相似文献   
74.
林州市外贸石材公司地处曾被国际友人誉为世界奇迹之一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畔。主要从事各种天然板石的生产加工、对外出口和国内销售。公司综合占地面积8万余平方米,年生产能力约10万平米。主要产品有红旗渠畔的青灰、粉红、粉黄色银晶板石和蘑菇石,其色彩鲜艳,晶光夺目,为全国稀有,装饰效果颇佳。曾荣获1994年上海罗马公园建筑装饰优秀产品奖。  相似文献   
75.
76.
77.
作为路边设摊摆卖物品的小贩,你是否还在为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取得正规身份而烦恼呢?如果突然需要修鞋缝补,你是否也为上哪去修补而苦恼呢?记者近日从柳州市容管理部门了解到,柳州市政府去年决定在指定路段成立临时性便民经营点将在近期陆续敲定,  相似文献   
78.
为研究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变形指标,根据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了20个剪力墙试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不同剪跨比、试验轴压比、边缘构件纵筋配筋率对矩形截面剪力墙破坏形态、滞回性能、变形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剪跨比减小,剪力墙的破坏形态由弯曲破坏转向剪切破坏;随着试验轴压比增大,剪力墙的延性降低;随着边缘构件纵筋配筋率提高,弯曲破坏剪力墙延性提高,弯剪破坏与剪切破坏剪力墙延性降低。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构件变形-构件损坏程度-构件承载能力的关系,提出了基于骨架曲线和破坏现象两种性能状态划分方法,得到剪力墙的变形性能指标,并将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者较为吻合,验证了基于骨架曲线划分性能状态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79.
以乙酸钙为钙源,钛酸异丙酯为钛源,采用静电纺丝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Ca~(2+)掺杂浓度的Ti O_2纳米纤维光催化剂,利用XRD和SEM等手段对样品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研究发现Ti O_2纳米纤维主要为锐钛矿结构并含少量的金红石结构。同时,通过对水溶性罗丹明B的光降解反应,考察了Ti O_2纳米纤维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Ca~(2+)掺杂可有效提高Ti O_2纳米纤维对水溶性罗丹明B的光催化活性,其中当Ca~(2+)为最佳掺杂浓度5 at%,Ti O_2用量为1.2×10~(-2 )g/L,紫外光照射100 min条件下,Ti O_2样品对浓度为1×10~(-5 )mol/L罗丹明B的降解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80.
近几年,电子产品朝轻,薄,短,小化迅速发展,印制线路板也随着这股潮流朝向高密度封装方向发展。尤其是积层板总数的增加和导通孔以及连接盘的小径化也日益显著。对于积层线路板而言,用来加工层间连接的盲通孔(BVH)的激光方法取决于导通孔和连接盘径。激光器分为CO2激光和UV-Yag激光两种。导通孔径为60μm以上时,则一般用CO2激光加工。由于铜在CO2激光的波长(9.3μm~10.3μm)领域中的吸收比很低,因此"保形法"(在表面铜箔上,蚀刻出需要的加工孔径(开铜窗),再以激光打掉树脂)成为了现在的主流。然而,由于保形法需要蚀刻开铜窗,因此增加了形成图形的工序,而且导通孔的定位取决于下层的定位标记,容易发生错位。随着积层板层数的增加,导通孔和连接盘的小径化发展,越来越需要提高加工速度和定位精度。因此,同时对铜和树脂进行加工的"直接钻孔法"开始被关注。直接钻孔法是根据格柏数据进行导通孔的定位,因此,即使导通孔/连接盘径越趋小型化,也不会发生错位,是一种能够推进多层化,高密度化的先端技术。本文讲述了以直接钻孔法形成高可靠度导通孔时所需的技术和药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