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5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分析比较现有的变截面弯曲三通管内高压成形性能的相关评价指标,提出一种综合性的评价指标,通过有限元模拟,比较了轴向进给力控制和位移控制的优劣,得出了轴向进给力控制方式更符合金属变形规律,能得到更好的成形效果。同时研究了内压力、轴向进给力对变截面弯曲三通管内高压成形性能的影响,内压力过大会造成支管顶部过度减薄甚至破裂,轴向进给量是获得支管高度必要条件,但是进给量过大会使局部壁厚加厚严重;结果表明折线加载路径下零件的成形质量明显优于线性加载路径。  相似文献   
22.
肝素钠精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过氧化氢二次氧化法精制肝素。在该过程中采用低温离心技术,解决在除酸性蛋白过程中,沉淀不易滤除的困难。并通过实验确立酶解结合氧化法精制肝素新工艺,克服粗品肝素钠中残留杂蛋白在纯化过程中很难被除去的缺点。在粗品肝素钠中加入胰蛋白酶对这些杂蛋白进行酶解,再结合氧化除杂过程,从而提高精品肝素钠的效价和效价回收率。  相似文献   
23.
医院管理已逐步从传统经验型向科学量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重大决策需要科学分析数据,医务人员也需要对众多的治疗方案进行分析,总结规律。针对我国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很多,信息不足“的现状,结合数据仓库理论对建立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仓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4.
提出了水泥厂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余热深度回收利用的技术路线,以解决水泥厂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普遍存在的余热锅炉排烟温度过高和蒸发量不足的问题。提出的两种余热深度利用方案,分别为窑头余热锅炉排烟余热回收至给水系统技术路线(方案一)和窑头窑尾余热锅炉能量优化配置技术路线(方案二)。方案一通过加热窑头余热锅炉给水温度,将窑头余热锅炉排烟温度从115 ℃降低至85 ℃,提高了系统余热利用效率。方案二通过优化能量在窑头和窑尾余热锅炉之间的分配,将窑尾余热锅炉排烟温度从219 ℃降低至201.3 ℃,提高了系统余热利用效率。方案一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年收益为101.24万元/年,静态投资为190万元,静态投资回报期为1.88年。方案二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年收益为210.88万元/年,静态投资为165万元,静态投资回报期为0.78年。这两种方案均在节能方面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对水泥厂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余热深度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5.
于营  毛睿  潘玉霞  贾树文 《包装工程》2019,40(3):218-222
目的为了更好地规划出最优可行路径。方法采用三层规划模型(TLP)改进的三维实时路径规划算法,首先从AGV的控制性能入手,基于现实场景的多重约束设定威胁等级函数,利用TLP和改进RRT优化算法规划出更加平滑的最优路径。结果目标函数及TLP的决策变量可以确保AGV准确到达目标位置。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更好的效率与效果。  相似文献   
26.
针对某650 MW机组W炉SCR系统静态混合器在非均匀来流条件下的布置及喷氨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分析常规导流板设计下SCR系统内流场,提出利用静态混合器对SCR系统进行分区流场优化。大范围混合器布置在脱硝入口烟道,分区混合器布置在喷氨格栅下游并将烟道划分为3个分区。经分区流场优化后,SCR系统内流速、温度和NO_x浓度分布均有明显改善,首层催化剂入口氨氮摩尔比峰值从1.50降至1.06,但系统阻力增加了177 Pa。为了进一步改善SCR系统内氨氮匹配性,提出分区喷氨优化方案。经分区喷氨优化后,首层催化剂入口的氨氮摩尔比峰值从1.06降至0.98。在非均匀来流边界条件下,分区流场优化结合分区喷氨优化是改善SCR系统内部流场并降低氨逃逸率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27.
量子保密通信与量子网络作为战略性前沿技术,与国家安全和前瞻性技术战略关系密切,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简要综述量子保密通信与量子网络的研究进展以及产业基础,分析国际量子科技战略,提出遵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创新驱动、改革引领的基本原则,集聚国际创新资源,攻关量子网络的基础科学和若干实用关键技术,规划部署粤港澳大湾区量子干线和制定QKD量子网络评估策略,有助于打造湾区国际量子创新高地及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量子保密通信与量子计算现代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28.
分析了超临界锅炉吹管过程中受热面超温现象的危险性及原因,根据现场条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新能源汽车IBS系统的结构设计,以三维造型软件NX UG为平台,建立虚拟样机模型,同时通过对IBS系统在CAE软件中进行有限元计算,在设计阶段完成对IBS系统的强度评估。按照汽车电子行业的ISO26262标准对IBS系统的电控部分进行研发,通过快速原型样件与控制策略验证电控单元对机械装置的控制能力。将IBS系统机械部分与电控单元集成在一起,进行制动性能台架试验和整车路试,满足制动法规与主机厂规范要求。最终形成IBS系统产业化应用,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提高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0.
针对某330 MW燃煤锅炉低氮改造后出现的再热汽温偏低问题,从锅炉燃烧调整策略角度进行对策研究,主要分析了燃烧器摆角、配风方式、燃烧器投运层分布、上层煤种、上层煤粉细度、水平烟道吹灰和机组自动调节品质等因素对再热汽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热汽温偏低的现象主要出现在锅炉中低负荷(250 MW以下)工况,通过增加燃烧器仰角、采用倒宝塔配风方式、提高上层燃烧器利用率、加大上层入炉煤发热量、减小上层入炉煤粉细度、加强水平烟道吹灰和优化机组自动调节品质等手段可改善再热汽温偏低问题。提出的燃烧调整策略对同类锅炉改造问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