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4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应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提供的二次开发工具Apdl语言,编制符合文克尔假定的复杂断面衬砌结构计算程序,并对该程序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数值解和理论解基本一致,在实际工程的应用中,表明了该计算方法适用面广,能完成复杂断面的衬砌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22.
间戊二烯树脂有许多的优点,但也存在软化点低、蜡雾点高的缺点,限制了其在很多领域里的应用。通过改性可以改善树脂的诸多缺点,在间戊二烯中添加苯乙烯及单烯烃复合改性,可使软化点控制在89-96℃,蜡雾点≤105℃。提高石油树脂的极性,降低石油树脂的色度,改善间戊二烯树脂相容性,使得间戊二烯树脂在热熔胶及热熔压敏胶等领域有所应用。  相似文献   
23.
由于强化采油技术的深入,水体性质的变化造成原有的阻垢剂性能变差.作者针对油田某区块的结垢物组成和水体特点,选择了5种不同结构的阻垢剂,采用静态实验方法和具有类似该区块矿化度组成的模拟水体,根据阻碳酸钙垢性能来进行阻垢剂单剂筛选和复配研究.结果表明:阻垢条件为70℃,时间2h,单剂考察优选阻垢剂MH-2,质量浓度为40m...  相似文献   
24.
针对吉林省季节性冻土区对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的要求,在沥青混合料中同时掺加硅藻土和玄武岩纤维,通过对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稳定性、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疲劳性能等性能指标进行研究,评价硅藻土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为硅藻土-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硅藻土-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掺加硅藻土和玄武岩纤维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显著提高,低温抗裂性得到改善,疲劳寿命得到大幅提高,水稳定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5.
以沪宁高速公路无锡段C14标粉喷桩加固桥头软土地基工程为例,介绍了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施工程序和施工工艺以及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6.
四川美丰化工有限公司化肥分公司有3台4M12型二氧化碳压缩机,其活塞杆填料函冷却水循环方式为传统的环形夹套折流方式。冷却水直接通向最远端的气缸侧填料盒环形水槽内,然后通过填料盒小孔依次进入每只填料盒的环形水槽,每只填料盒形成1个环形水夹套对填料进行冷却(见图1)。  相似文献   
27.
阳陶  梁春雨  吴红梅 《小氮肥》2011,(12):25-26
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肥分公司二期尿素装置采用水溶液全循环法工艺,年生产能力100kt。最初设计蒸发系统抽真空采用蒸汽喷射泵,通过1.3MPa的中压蒸汽抽负压,达到系统提浓的压力。因该设计蒸汽消耗高,化肥分公司决定用水力喷射泵替代蒸汽喷射泵。  相似文献   
28.
设置铅芯橡胶支座隔震的渡槽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Wen微分型恢复力模型与双线性恢复力模型,分别模拟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非线性滞回恢复力特性.采用时程分析的方法,对南水北调水泉沟大型渡槽进行了横向地震非线性反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所得结果相符.采用铅芯橡胶支座隔震后,渡槽上部结构运动特性得到改善:地震反应加速度减小,槽身与支座的相对位移减小.槽身近似作刚体平动;槽墩墩顶位移、加速度及墩底弯矩、剪力减小.研究表明设置铅芯橡胶支座对渡槽的横向地震起到了明显的控制作用,计算结果对渡槽减隔震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9.
<正>四川美丰化肥分公司日产550 t尿素的汽提法尿素装置自2000年6月投产以来,存在二段蒸发分离器内壁易结缩合物而堵塞分离器,导致二段蒸发真空不达标、成品水分不合格的问题。蒸发系统运行1个月以上即被迫停车,热煮分离器内缩合物。系统频繁停、开,不仅增加了消耗,且热煮后产生大量含缩合物的水,处理难度较大,严  相似文献   
30.
文章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定量分析了折减系数取值规律;然后研究了排水孔对等效渗透系数的影响。对于衬砌外水压力的定量分析有一定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