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7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苯乙烯和α-烯烃为原料,利用本体聚合法制备苯乙烯和α-烯烃的共聚物,再用乙酸酐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处理该共聚物,对其加以改性制备出了油基钻井液增黏剂.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以及核磁共振分析对产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显示,改性产物为低磺化程度的橡胶类物质.测试了样品在白油基钻井液中的流变性能,该样品能够有效增黏提切,而且可以降低钻井液的塑性黏度,抗温可达到180℃.  相似文献   
42.
介绍了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仪器结构,综述了扫描电子显微镜作为形貌观察工具在石化领域的应用。分析了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能谱仪、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原位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并分别介绍了它们在催化剂和材料表征方面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对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相关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3.
注册是指新连接的或掉电的ONU加入到EPON系统的过程,ONU的自动发现和注册是EPON系统中ONU和OLT之间能够正常通信的前提保证,是EPON系统可扩展性好、操作维护方便的重要体现.该文分析了对ONU自动加入的基本需求,详细描述了ONU自动加入过程,对两种冲突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探讨了注册周期的选取技术,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注册开窗周期的冲突避让机制.  相似文献   
44.
电动自行车VRLA电池失效的非制造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娟  柳颖 《电池工业》2007,12(3):163-166
根据用户退回的故障电池的情况,分析和探讨了非制造问题造成电池容量早衰的几种原因,并对分析的结果进行了验证。认为在电池质量一定的情况下,超越电池的使用限制是造成电池寿命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同时给出了一些改善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5.
商宜美  柳颖  姜健准 《石化技术》2022,(2):143-144,185
采用超声剥离技术以团聚的石墨烯微片为原料制备了薄层石墨烯,应用拉曼光谱对不同超声剥离条件下的石墨烯结构变化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微片的剥离效果随超声时间的延长或超声功率的增大而显著提高,其微区结构初期以边缘型缺陷为主;当超声时间过长或超声功率过大时以空位型缺陷为主.  相似文献   
46.
聚合醇钻井液在辽河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针对辽河油田深井、大斜度井、浅海及滩海钻井的井壁稳定、润滑防卡、环境保护及低压低渗油层保护问题,研制了聚合醇/有机硅钻井液体系、聚合醇/钾钙钻井液体系及聚合醇/KCl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及射孔液。聚合醇是低碳醇与环氧烷的低聚物,是一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常温下为粘稠状乳白色液体,溶于水。对聚合醇钻井液体系的防塌性、润滑性、配伍性、热稳定性及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评价,该体系经数十口各类井应用表明,聚合醇钻井液体系与各种钻井液体系有良好的配伍性,能改善钻井液性能,增强钻井液的热稳定性。具有优良的防塌抑制能力和优良的润滑性,对海洋及环境无影响,能减少对油层的伤害,适用于各种环境的钻井。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钻井液体系。  相似文献   
47.
分析比较了采用不同方案的铁路机车用阀控铅酸蓄电池的额定容量、起动放电特性以及起动循环耐久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低阻抗AGM隔板、经干荷电处理和负极板及经高温固化处理的正极板均可提高蓄电池的2100A起动放电特性.采用高温固化处理正极板的蓄电池具有非常好的循环耐久能力.用电池化成工艺所制造蓄电池的额定容量低,起动放电性能差.负极板的表层不可逆硫酸盐化是影响蓄电池寿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8.
49.
综述了近年来分子筛表面酸性的表征与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吸附指示剂滴定法、程序升温脱附法、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法,并比较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是程序升温脱附法和红外光谱法,前者可以准确地分析总酸量和酸强度,但不能区分酸的类型;后者虽然可以区分B酸和L酸,但对酸强度和总酸量的定量分析不是很理想。随着固体核磁共振方法和高场光谱仪的发展,固体核磁共振已经成为解决分子筛体系中各种基本科学问题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50.
为提高烟叶中茄尼醇的提取率,通过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联用的方法对烟叶进行预处理,研究了酶种类、添加量、温度、pH和反应时间对烟叶提取液中游离茄尼醇和总茄尼醇含量的影响,并以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酶解工艺。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中,最优工艺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联用(酶添加量为每克烟叶各1.00U)、温度55℃、pH5.2和反应时间60min;与未经酶解预处理的空白组(CK)相比,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联用处理后,游离和总茄尼醇提取率分别增加305.61%和113.55%,响应面法优化后,总茄尼醇提取率较CK提高158.78%。本研究探索出一种提高茄尼醇提取率的有效方法,对烟草综合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