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综述了氧化锆的物理、化学性质、应用性能及改善氧化锆陶瓷韧性的方法,增韧的方法主要有:相变增韧、颗粒增韧、纤维增韧、自增韧、弥散韧化、协同增韧、纳米增韧等。  相似文献   
22.
果腐病是导致采后橄榄果实腐烂的主要病害。为明确导致采后橄榄果实果腐病的病原菌种类,本文以福建省主栽橄榄品种‘长营’果实为研究对象,试验采用组织分离法和传统纯化培养法分离采后橄榄果实果腐病病原菌,并用柯赫氏法则测定其致病性;利用真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法提取橄榄果实果腐病病原菌DNA,运用PCR技术对其r DNA-ITS基因序列进行扩增,并测定扩增产物的核苷酸序列,再用局部序列比对基本检索工具(BLAST)方法对测序结果进行同源性分析;采用MEGA 6.0软件的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橄榄果实果腐病病原菌系统发育树,结合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系统发育分析法鉴定橄榄果实果腐病病原菌种类。结果表明,导致采后橄榄果实果腐病的病原菌为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本研究为进一步控制采后橄榄果实果腐病、延长橄榄果实贮藏保鲜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
本实验研究采前喷施含量为10 mg/kg的胺鲜酯(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DA-6)对采后'福眼'龙眼果实(Dimocarpus longan Lour.cv.Fuyan)贮藏期间果皮能量代谢的影响.贮藏期间取样测定龙眼果实的果皮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  相似文献   
24.
为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果实病害与抗病性诱导的影响,采用1.8μL/L 1-MCP处理“中青”台湾青枣果实12 h后在(15±1)℃下贮藏。定期观察果实腐烂和病害情况,测定总酚、木质素含量及抗病相关酶[β-1,3-葡聚糖酶(GLU)、几丁质酶(CHI)、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MCP处理在贮藏前期诱导了台湾青枣果实病程相关蛋白(GLU和CHI)活性上升,两者协同作用直接抵抗病原体;同时,1-MCP处理还诱导了台湾青枣果实PAL活性上升,增加了细胞内木质素和总酚含量的积累,有利于形成间接抵抗病原体的结构性障碍;1-MCP处理的果实腐烂指数和病害指数显著低于对照,台湾青枣果实采后1-MCP处理减轻了果实贮藏期间病害的发生,减少采后腐烂损失。这些结果说明1-MCP抑制台湾青枣果实采后病害与其诱导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25.
杏鲍菇热风-微波真空联合干燥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组合的热风-微波真空联合干燥对杏鲍菇做单因素试验,并与热风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比较;以热风温度(X1)、转换含水率(X2)、微波功率(X3)为试验因素,色差(Y1)、复水比(Y2)、氨基酸(Y3)、能耗(Y4)为试验指标,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做优化试验;通过线性加权法,求出联合干燥的综合优化工艺。结果表明,联合干燥产品品质最好,色差和复水性比微波真空干燥好,氨基酸破坏小,能耗比热风干燥节省。优化试验结果是:微波功率和热风温度对色差和复水比影响极显著,在热风温度60~64℃,微波功率2~3 kW区间获得较好的复水比和色差;微波功率和转换含水率对产品氨基酸影响极显著,转换含水率47%~60%,微波功率1.7~3 kW,产品中氨基酸保持好;热风温度和转换含水率对能耗的影响极显著,热风干燥时间长,能耗高。高品质、低能耗的联合干燥工艺最佳参数组合是:热风温度73.55℃、转换含水率60%、微波功率2.65 kW。  相似文献   
26.
按照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的部署和要求,宿州综合试验站于2010年12月上旬,对服务区的砀山、濉溪、灵璧、泗县和踊桥等五个示范县(区)的60多户农户(种植大户、经营户、产业协会等)和15位农业技术人员及有关单位进行了面对面的调查,深入了解了本区域大豆生产的现状和大豆产业存在的问题及技术需求,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7.
南瓜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因此南瓜加工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南瓜干制在南瓜加工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在介绍当前南瓜加工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南瓜干制加工技术,分析了目前加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法,展望了南瓜加工技术的发展前景,旨在为南瓜加工业的发展和南瓜加工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阳离子聚合物,对许多细菌、真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在控制果蔬等植物病害方面极具应用前景。壳聚糖作为果蔬等植物抗性反应的激发子,它能迅速激发果蔬等植物的防卫反应,包括诱导植保素、病程相关蛋白、蛋白酶抑制剂、木质素和胼胝质等的合成,启动果蔬等植物的防御系统,有效地提高果蔬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29.
与拟茎点霉接种果实相比,DNP能提高拟茎点霉接种果实的病害指数和果皮褐变指数,提高果实呼吸速率和果皮COX、AAO、PPO活性及NAD和NADH含量,降低果皮NADK活性和NADP、NADPH含量及能荷值。而ATP则能降低拟茎点霉接种果实的病害指数和果皮褐变指数,降低果实呼吸速率和果皮COX、AAO、PPO活性及NAD和NADH含量,提高果皮NADK活性和NADP、NADPH含量,维持较高的果皮能荷值。据此认为,DNP处理促进拟茎点霉侵染所致龙眼果实采后病害发生,与DNP加剧能量亏缺、削弱磷酸戊糖呼吸代谢途径及增强COX、AAO和PPO等呼吸末端氧化酶活性有关;而ATP处理延缓拟茎点霉侵染所致龙眼果实采后病害发生,与ATP维持较高的能荷值、增强磷酸戊糖呼吸代谢途径及降低COX、AAO、PPO等呼吸末端氧化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0.
为阐明采前喷施胺鲜酯对采后龙眼果实贮藏期间病害发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理,用浓度为10 mg/kg的胺鲜酯溶液在‘福眼’龙眼盛花期后70、90、110 d各喷施果实1次,以蒸馏水喷施为对照,果实采收后在(28±1)℃下贮藏。采后贮藏期间取样测定龙眼果实感病指数、果皮木质素和总酚含量,以及果皮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力。结果发现:经采前喷施胺鲜酯的龙眼果实感病指数采后贮藏至第6 d比对照组低11.59%。与对照组龙眼果实相比,采前喷施胺鲜酯可降低采后龙眼果实贮藏期间的感病指数、果皮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力,保持较高的果皮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力,以及果皮木质素和总酚含量。综合分析可知,采前喷施胺鲜酯能有效减轻龙眼果实采后病害的发生,这与采前喷施胺鲜酯能提高采后龙眼果实的果皮抗病相关酶活力和降低酚类物质氧化酶活力,从而有利于提高木质素、总酚等抗病物质含量,进而增强果实抗病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